河南三部门齐发力 为自贸试验区建设送大礼

2017-04-07 10:57:14  来源:人民网  责编:张琳瑞

【要闻 摘要】河南三部门齐发力 为自贸试验区建设送大礼

发布会现场,刘伟(右二)在介绍省发改委对自贸试验区的支持政策

  人民网郑州4月7日电: 在4月5日的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河南自贸试验区”)新闻发布会上,郑汴洛三大片区负责人详述了三区未来发展的路线图,这也标志着三大片区的建设已全部入轨,全速起航。4月6日,河南省自贸办再次举行发布会,河南省发改委、省商务厅、省工商局负责人分别介绍了本部门对自贸试验区的支持政策,为自贸试验区建设送上了实在“大礼”。

  省发改委:竭尽所能 从5个方面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

  去年以来,河南一大批国家战略规划和战略平台密集获批,战略组合优势更加突出。其中河南省自贸试验区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田,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起,共同构成了支撑河南未来发展的三大支柱。为放大政策集成效应,近期,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把“三区一群”作为统筹推进的重点,集中力量加快建设。

  河南省发改委主任刘伟说,省发改委将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主动担当,竭尽所能,与有关部门一起,重点从简化自贸试验区项目审批程序、加快推进口岸建设和贸易便利化、支持自贸试验区企业“走出去”、支持企业到境外发债融资、支持其开展多式联运先行示范等5个方面全力助推河南自贸试验区建设。

  “其中在简化项目审批程序方面,首先是最大限度减少投资项目审批事项,下放投资项目审批权限。” 刘伟说,“其次是,在自贸试验区试点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原则上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投资行为,政府不再审批项目建设的相关事项。”

 【要闻 摘要】河南三部门齐发力 为自贸试验区建设送大礼

孙敬林在介绍省商务厅对自贸试验区的支持政策

  省商务厅:能放尽放 68项职权除规定外全部下放

  自贸试验区的要义在于改革开放创新。河南省商务厅副厅长孙敬林说,省商务厅将推出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应放快放、能放尽放,将商务部门承担的68项职权,除国家明确规定外,全部下放到自贸试验区,为自贸试验区建设和企业发展助力加速。

  孙敬林说,省商务厅将重点从促进对外贸易转型升级、降低投资准入门槛、完善市场竞争环境等几个方面对自贸试验区给予支持。其中,在促进对外贸易转型升级方面,将着力做好便利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积极培育和引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方面的工作。

  “除目前国家批准实施的试点内容外,我们还将在更多方面进行探索创新。” 孙敬林说,比如,允许外国投资者在自贸试验区投资设立典当企业,业务范围可以放宽,区内未报关的大宗商品可以作为典当物;比如,放宽自贸试验区内外商投资企业申请直销经营许可资质的条件,取消3年经营年限要求;比如,允许外国投资者以独资形式在自贸试验区内设立企业,从事加油站的建设、经营,不受门店数量的限制;再比如,积极争取开展汽车平行进口,建立多渠道、多元化汽车流通模式,试点企业可以向商务部申领汽车产品自动进口许可证等等。

 【要闻 摘要】河南三部门齐发力 为自贸试验区建设送大礼

陶洪臻在介绍省工商局对自贸试验区的支持政策

  省工商局:18条措施 为自贸区建设送上实在“大礼”

  河南省自贸试验区的设立,既是国家赋予河南的一项重大使命,也是河南发展难得的一次战略机遇。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陶洪臻说,为全力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省工商局围绕“放管服”改革,推出了18条政策措施,为自贸试验区建设送上了一份实实在在的“大礼”。

  陶洪臻说,具体说来,省工商局将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围绕“宽进”,营造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围绕“严管”,改革创新市场监管体制机制;围绕“优服”,加强信息化综合服务能力和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

  “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关键是制度创新,下一步,我们将依据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任务措施,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上先行一步,践行‘放、试、创’理念。” 陶洪臻说,“放”就是要做到应放尽放,最大限度地释放法律、政策、机制、制度的红利,为开放招商、企业发展提供最大的空间和便利;“试”就是要先行先试,探索更多可复制的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创”就是要避免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创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走出一片前所未有的新天地。

  发布会上陶洪臻还透露,省工商局将在总结开封成功实施“二十二证合一”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梳理全省涉企证照,研究整合范围,确保2017年10月1日前,在全省范围推广实施“多证合一”。(辛静)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