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限行后 开封可否借鉴“苏州好行”模式

2018-04-17 14:57:57  来源:大河报  责编:赵滢溪

  核心提示|4月16日,本报刊发“旅游城市该不该对外地车限号”报道,在网上引起又一轮热议。限行政策既然已经公布,开封本地市民、相关专家有着多种看法,也提出相关建议来应对这一政策。开封市旅游部门也作出相关回应。

  和开封相似的旅游城市苏州,在解决城市交通和发展旅游的问题上,探索推出“苏州好行”一站式旅游交通咨询服务平台,开封能否借鉴呢?

  声音1

  开封市民——限行外地车,缓解了市区交通拥堵

  谈起本次限行,开封本地市民贾先生认为,这能有效缓解目前城区的交通拥堵状况。

  贾先生家住在开封市中心,每天往返城西新区上班,去年年底开封的限行让他深有感触,“无论是开车或者骑电动车,限行的那个月上下班特别快,路口不再拥堵,即使是景点附近也很少出现堵车”。限行会不会让开封旅游“火热”现象降温?贾先生认为,近年来开封旅游产业确实发展很快,特别是周末、节假日,外地游客蜂拥而至很常见。不过,幸福带来的烦恼就是,车辆井喷式涌入开封市区的现象也伴随而至,影响到当地的交通和市民的生活。

  “清明节假期,我被堵在家门口两个多小时,愣是没出去。”贾先生说,他的新房子在翰园碑林景点附近。

  声音2

  研究专家——限行影响当地旅游经济发展

  郑州大学体育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武东晓认为,开封限行外地车的政策应当慎重,会对当地经济有一定的影响。

  他解释说,近些年,我国旅游发展早已进入大众化旅游时代,工薪阶层已成为旅游的主力军。而大众化旅游有几个显著特点,一个是自驾游是主要出行方式,自驾游可以占到整个出游的80%以上;一个是散客游为主,团队占比下降到10%甚至更低;再一个是家庭是散客的主力。

  如果进行限号,将会对开封旅游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举个例子,外地游客今天去开封不限号,住一晚上,明天却限号啦,游客敢住吗?而旅游经济就是要拉长游客旅游的时间,刺激旅游消费。事实上,有数据表明开封的散客比例高达90%以上,而这些散客出行方式80%以上又是自驾。

  开封作为我省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开封也一直把旅游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打造,在此背景下,限行可能对旅游产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果限行政策实施,当地也应当做好相应的配套服务措施,比如城外到城内、景区到景区的交通等。

  声音3

  旅游部门——服务游客的基础设施将跟上

  此次限行措施,也引起了开封市旅游部门的注意。

  开封市旅游委员会副主任杨晓伟说,开封市限行的目的是减少机动车污染排放,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作为旅游部门他们理解和支持。

  他进一步说,此次限行政策规定节假日、周末不限行,开封目前的外地游客集中是在这个时段来,这个时间段受限行的影响较小。不过,为了服务好游客,不能让游客因为限行原因到开封旅游不开心,该部门将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做好宣传引导,让外地游客知道开封的限行政策,将通过旅游公司、旅游景点进行引导。其次,开封接待各地游客的态度不变,并加强对游客的服务,下一步将对旅游公司、旅游景点等作出要求。再者,满足旅游的各项基础设施将完善,特别是限行期间,旅游部门将协调交警、公交等部门,协同作战服务游客,例如建议增加通往景点公交的频次,完善换乘点的提醒信息设置等。

  借鉴

  “苏州好行”一站式旅游交通咨询服务平台

  有关人士指出,开封限行外地车影响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是城市交通规划与旅游产业如何协调发展的问题之一。和开封相似的旅游城市苏州,在解决城市交通和发展旅游的问题上,探索推出“苏州好行”一站式旅游交通咨询服务平台,试图解决这一问题。

  众所周知,苏州不少景区如虎丘、拙政园等都集中在市中心的老城区,不少游客到景区游玩都要穿过大半个城市,无论是组团游还是自驾游,都会给城市交通带来一定的影响。此外,苏州工业发达、企业众多,而且截至2017年,苏州全市机动车保有量335.4万辆,其中汽车322.5万辆。

  大河报记者今年1月份实地到苏州采访,苏州市交警支队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苏州好行”项目是当地解决这一问题的探索,可以说是“方便外地游客来苏旅游的一站式旅游交通咨询服务平台”。

  他说,“苏州好行”旅游观光巴士于2015年8月16日开始试运行,主要服务来苏旅游散客,衔接火车站、汽车站,停靠主要景点、商贸酒店集聚区,实现水陆联动,串联旅游要素,成为市民公交的升级版和游客服务的创新版。

  实地采访期间,大河报记者注意到,上述模式就是实现了游客集散地到景区的顺畅接驳,郊区、景区都有旅游观光巴士的停车场,这些巴士的线路串联起多个景点,即让游客和景点实现来去自由。□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邵可强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