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寻常路 “黑色”能致富

2018-05-18 10:17:08  来源:河南日报  责编:赵滢溪

  从种啥赔啥到种植黑色农产品挣钱,从单一种植到搞农产品加工再到开连锁饭店,陈大华经历过激情、痛苦和彷徨,如今正在收获着喜悦和幸福。5月16日,正在地头看黑小麦生长情况的陈大华说:“种地得走特色之路,不能跟风种植,大众化农产品无法抵御价格的波动风险。”

  43岁的陈大华是商水县魏集镇人,原来在外做生意,积累了一定的资金。2010年,他回到家乡,创办农业种植合作社,以每亩1000元的地价流转土地120亩种红薯。他说:“当时满怀激情,认为种地技术简单,能挣钱。没想到,一开始就碰得头破血流。”

  第一炮哑了。后来,陈大华还种过蔬菜,栽过桃树,结果种啥赔啥。种地4年,原来的积蓄赔完了,还欠外债100多万元。村民挖苦,家人奉劝:“别种地了,你不是那块料!”

  陈大华承认失败,但不甘心失败,更不愿这样灰溜溜地离开农业,他下决心闯出一条具有特色的种植新路。

  面向“养生”的“黑色”种植让他绝处逢生。2014年,一个朋友向他建议,人们的健康意识提高了,黑色食品越来越受欢迎,不如种黑小麦、黑芝麻、黑绿豆等黑色系列农产品。陈大华到市场一考察,发现黑色食品市场潜力大,便毫不犹豫地把桃树统统砍掉,种植黑色杂粮。

  当年,他种的黑芝麻、黑绿豆、黑小米、黑花生等黑色杂粮销售很火爆。他说:“种地几年了,终于没有再赔钱,感觉路子选对了。不能想种啥就种啥,而是看市场需要啥再种啥。”于是,他开始专种黑色农产品,专做黑色食品。

  为扩大规模,陈大华在当地推行零利润订单政策,每斤1.8元收购农户种的黑小麦,同样的价格卖给订单企业,陈大华创办的合作社靠发展深加工挣钱。价格高时,加工的黑小麦面零售高达每斤8元,附加值非常高。

  陈大华靠黑色杂粮挣钱,自称要“一黑到底”,并别出心裁地把自己的农场命名为黑色农庄。他用黑玉米做醋,把黑玉米加工成玉米糁等,并开办饭店,专门提供黑色食品。他说:“农业是一个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是个有吸引力的职业。我未来就是要种好黑色农产品,为群众提供更健康的食品。”

  在陈大华的带动下,当地黑色作物种植面积已超过2000亩,种植有黑小麦、黑玉米、黑谷子、黑绿豆、黑芝麻等七八个品种,很多农户靠种植黑色农产品致富。他的黑色农庄产品成为当地一张特色名片,产品成为大家走亲访友的特色礼品。

  陈大华开发出的休闲食品黑花生、黑谷茶、黑谷营养餐系列,都是国内首创的养生产品。他立志把黑色农庄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农业品牌,把商水县打造成著名的“黑谷之乡”。带动周边百姓种植黑色杂粮,既优化了农业种植结构,也给老百姓带来效益,实现脱贫致富。( 记者李运海)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