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奔楚”谜案的南阳之问

2018-05-24 10:15:15  来源:河南日报  责编:赵滢溪

【中原文化-图片】千古“奔楚”谜案的南阳之问

王子朝奔楚暨南阳先秦古遗址保护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共同见证揭碑仪式    王居博摄

【中原文化-图片】千古“奔楚”谜案的南阳之问

宋镇豪、宋蕙等为“王子朝奔楚望”揭碑李宾摄

【中原文化-图片】千古“奔楚”谜案的南阳之问

中国先秦史学会专家在冢岗庙遗址进行考证研究王居博摄

【中原文化-图片】千古“奔楚”谜案的南阳之问

与会专家考察“不见冢”李宾摄

【中原文化-图片】千古“奔楚”谜案的南阳之问

姬朝像    赵朔摄

【中原文化-图片】千古“奔楚”谜案的南阳之问

中华晁姓发祥地    赵朔摄

【中原文化-图片】千古“奔楚”谜案的南阳之问

“不见冢”相关遗迹分布资料图片

【中原文化-图片】千古“奔楚”谜案的南阳之问

白振国为现场学者、专家介绍相关遗址的分布情况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漫漫历史长河中留下的谜题从未因岁月的流逝而被人们所淡忘。岁月更迭,被时间掩埋的历史尘埃愈发让人着迷,诱惑着人们不断去探寻、去追问,“王子朝奔楚”便是这众多历史谜题中的一个。

  这一天,中国先秦文化史从南阳、从“王子朝奔楚”事件走来:尘封的文化史一点点被破解……

  5月11日,王子朝奔楚暨南阳先秦古遗址保护学术研讨会在南阳市鸭河工区举行,中国先秦史学会王子朝奔楚暨南阳先秦文化研究会成立并任命白振国为会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王子朝奔楚暨南阳先秦古遗址保护研究基地设立。

  这一天,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宋镇豪题字的“王子朝奔楚望”“中华晁姓发祥地”“晁姓始祖姬朝像”揭碑。

  这一天,中国先秦史学会、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及南阳的60余名学者、考古专家,齐聚南阳鸭河工区,系统考察了王子朝奔楚遗址群落、进行深入地研究、探讨。

  这一天,对“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具有重要价值——我国实施“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目的就是追寻中华民族更悠久、更古老的文明记载史。而“王子朝奔楚”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

  这一天,历史从“王子朝奔楚”事件走来。

  这一天,“王子朝奔楚”的历史谜题一点点被破解……先说说王子朝。

  王子朝,姬姓,名朝,周景王姬贵庶长子,周悼王姬猛、周敬王姬匄(gài)之兄。

  公元前520年,周景王去世,周悼王姬猛继位。周王室在继位问题上发生内战。庶长子王子朝攻击并杀害周悼王,占据王城洛阳数年,时人称为“西王”,姬匄避居泽邑。公元前516年秋冬之际,晋顷公出兵支持王子丐复位,王子朝遂携周王室典籍投奔楚国。《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曰:“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嚣奉周之典籍以奔楚。”

  在社会激荡的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王子朝奔楚”事件的发生,与王子朝有关的几个历史谜团在这一天之前一直困扰着中国学术界、考古学界:王子朝奔楚具体奔到了哪里?王子朝墓葬到底在哪里?随王子朝而消失的周室图书档案典籍在哪里?世界奇书《山海经》编纂者是否是王子朝?王室之乱主要责任人是谁?晁姓发源地到底在哪里?沉没周鼎的泗水到底在哪里?

  这一天,与“王子朝奔楚”有关的三个历史谜团被破解:王子朝奔楚奔在了南阳鸭河——中国先秦史学会达成了七项共识,定论了“王子朝奔楚地域为鸭河工区一带”“皇路店镇晁庄为晁姓发祥地”“王子朝为周景王庶长子,承位为周之意,王室之乱主要责任人为单穆公、刘蚠等人”三项共识;其他四项需进一步研究。

  先秦史学家:“王子朝奔楚”之于“夏商周断代”“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其价值不可估量

  一个“王子朝奔楚”,为何引起中国先秦史学界、考古学界如此大的关注?执着于“王子朝奔楚地”的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宋镇豪说,“王子朝携周典奔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中华文明史个例研究的一件大事,不仅对“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推进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于中国历史、中华民族甚至整个人类文明历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

  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副主任刘国忠说,从历史上看,王子朝携周室典籍奔楚,表示他自己仍然是周王室的合法继承人,出发点是保护典籍毋庸置疑。随着王子朝被杀,这批周王室典籍也不知下落,无疑是中华文明的重大损失。但从文化现象上看,楚文化发达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王子朝携带典籍南迁。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兴起,恐怕更是直接受益于周室典籍的外传。近代出土资料进一步反映了楚文化的发达,据文物部门统计,自1951年湖南长沙五里牌发现楚简以来,全国共出土先秦简牍帛书30多批次。这些楚地出土的战国简册,反映战国时期楚国私人藏书的繁荣,或许与周王室典籍有关。1993年出土于湖北沙洋县郭店一号楚墓楚简,包括十六篇先秦时期的文献。其中老聃原著《太一生水》为首次发现。有学者考证,这些文献或直接收藏周典,或为其抄传复制典籍。

  王子朝争夺周天子之位失利后南奔原本是政治事件,却因他“奉周之典籍以奔楚”,演变成影响深远的一大文化事件,引起了历朝历代有识之士的关注,同样也吸引了今天国内一流先秦史学专家、考古学家们的目光。

  也因此,中国先秦史学会首次把单纯地以一个历史事件为主题来举办的学术研讨活动放在了南阳鸭河——王子朝奔楚地。

  “王子朝奔楚”事件一个绕不开又不得不大胆推测、慎重研究的课题:“不见冢”里“见”什么

  说到“王子朝奔楚”七大谜团的定论与探索绕不开一座“不见冢”。把目光回到2017年的5月和6月1日,并追随之后近一年的时光。

  2017年5月,鸭河工区党工委书记白振国在鸭河通用航空文化产业园项目和鸭河工区至南阳市中心城区快速通道项目现场办公时,关注到“不见冢”等古遗迹,作为一名历史文化爱好者和研究者他敏感地意识到这极有可能会因此带来一系列重大的文化发现。出于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时不待我的紧迫感,鸭河工区组建课题组对“王子朝携周典奔楚”事件展开了一系列研究。

  实地考察发现,鸭河工区皇路店镇焦庄村有一个自然村叫“晁庄”,而“晁庄”的东西南等距离(1000米)分布三个疑似大冢。其西侧“大冢”叫“晁坟”;其东侧“大冢”叫“双庙”,老百姓称之“龙头”;其南侧“大冢”叫“冢岗庙”,老百姓称之“龙心”。“冢岗庙”上有一清代石碑,碑文记载庙下旧有“不见冢”。

  白振国意识到“不见冢”极有可能是王子朝墓。原因有六:

  其一,《史记·晁错传·索隐》记载:“晁氏出南阳,今西鄂晁氏之后也。”司马迁在此明确指出了晁姓起源于西鄂。据《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载,魏文帝曹丕时“(王子)朝冢在南阳西鄂县,今西鄂晁氏自谓子朝后也”。白振国认为,由此可以推断王子朝奔楚之后定居在西鄂,并葬于此,其后代便以“晁”为姓。宋代黄庭坚在其诗作《送晁道夫叔侄》中称赞道:“晁氏出西鄂,世家多艺文。文庄和鼎实,尚书亦大门。”晁氏在西鄂今遗存“晁庄”“晁坟”等村名、地名。晁庄现属鸭河工区皇路店镇焦庄行政村。晁庄村南约300米一坡地被村民指认为晁坟。如今,晁坟已被推平,但仍有大冢迹象。“不见冢”的位置符合文献记载。

  其二,“不见冢”位置符合郊南祭祀传统。“不见冢”正北方约1500米处是鸭河工区焦庄村晁庄自然村,中间是略有起伏的岗坡地。“晁”通“朝”,晁姓起源于西鄂。我国古代祭祀祖先神灵的位置,一般都是南部,所谓“南郊之祭”。

  其三,封土规格形制与王子朝身份相符。经当地老人回忆,封土原为三层棱台形,顶层面积约两亩,高约15米。此规格封土合乎春秋晚期或战国早期王侯级。

  其四,2017年3月有关部门曾对“不见冢”进行了近一个月的钻探,初步查明,墓道长60米,墓室长40米、宽38米,这是一处战国早期或春秋晚期的特大型墓葬。

  其五,排除鄂侯的可能。2012年为配合南水北调南阳段工程,南阳文物部门已在石桥镇东南部白河东岸的夏饷铺村发掘了20余座鄂国贵族墓葬,还有30余座未发掘。出土的青铜器上有“鄂侯夫人”“鄂姜”“鄂侯”等字样,时代在西周晚期。

  其六,冢名“不见”,指向王子朝。周王室的国家典籍和周鼎等国之重器,本来传承有序。王子朝载周王室典籍奔楚到西鄂后,因被当时的诸侯国认为是叛君,无法正常传承,违背了夏商史官见国家政权更迭而主动有序传承的传统,又不忍遗失散落,无奈只得深藏地下。后人依其事迹将其冢名为“不见冢”。

  六条直接线索指向“不见冢”极有可能是王子朝冢。

  而考古发现又给予了进一步的佐证。不见冢墓室长40米、宽38米,深约18米,且有封土冢,并且在此墓葬周边发现了大型车马坑,规模是河南省“考古发现”之最。

  2017年6月1日,这一天,白振国署名文章《“不见冢”里“见”什么》在媒体发表,提出了“周王子朝墓葬到底在哪里、晁姓发源地到底在哪里、周王朝典籍到底遗失在哪里、《山海经》编纂者到底是谁、老子辞周隐退到底隐在哪里、沉没周鼎的泗水到底在哪里、春秋楚汉南阳圣人为什么多”七个千古之问,相互关联、相互补证,形成一个完整的因果链条。自这一天始,关于“王子朝奔楚事件”的研究全面铺开,鸭河工区组织文物部门,对王子朝奔楚地有关遗址进行全面调查,组织专家学者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与探索。

  有了初步的考古探测结果,2017年10月,白振国将盗墓贼遗落在“不见冢”东南侧20米的20块黑色炭块,交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主任金正耀教授进行科学检测。金教授又将该炭块转呈美国Beta实验室使用碳十四测年方法进行检测。同年11月16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给出了权威说明:“与该样品相关的考古遗址年代将可能受到样品的材料来源、考古地层等因素影响,遗址的年代范围应在战国时期,不排除年代进一步提前的可能。”

  编钟、大鼎等礼器也有行踪可觅。在冢岗庙遗址进行初步探测之后,就有文化学者苏玉熙提出,“王子朝奔楚”不仅携带周室典籍,还有大鼎、编钟等礼器。而这样的推论也在群众的记述中得到印证。白振国在走访守护冢岗庙十四年的李广金处得知,过去冢岗庙北面,确实发现过一个黑黝黝的、上面有成排的疙瘩、一敲会响的“玩意儿”。也曾有4年前盗墓者从不见冢里盗出四吨铅铜锭,并在去年的初步探测中探出大鼎迹象等事实予以佐证。

  民国教育家、藏书家张嘉谋在《北仓日录》中记述:“王子黾(音猛)冢,在南阳鄂县西。当云西鄂县西。见《太平御览》卷五百六十引《皇览·冢墓记》。按今南阳县北五十里许石桥镇鄂城寺,西鄂故城也。其西有冢冈。旧尝于此地耕,得古编钟,色黝,有乳,无铭,疑即王子黾冢也。钟藏礼部郎中李星垣家。”这些史料所讲述的礼器的存在也为证明“冢岗庙”墓葬所葬之人的身份尊贵提供了有效证据。

  历时近一年的研究发现,一项项研究成果在此期间陆续推出,一个个考古发现面世,白振国《“不见冢”里“见”什么》(二、三、四)又相继在媒体推出,一个“不见冢”,四篇文章二十八个“自问自答”,涵盖的是王子朝携典奔楚的前因后果,追索的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珍贵典籍。在此之外,围绕“王子朝奔楚”还相继在媒体刊发14篇文章,最终引起中国史学界、考古界的重视与关注,中国先秦史学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文化学者、考古专家把目光聚集到这里。

  缘何苦苦追寻“不见冢”?“不见冢”里能“见”什么?

  对历史的考证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见冢”的大胆推测开始,就有人始终在问一个问题:即使“不见冢”是王子朝的墓葬,意义何在?而这些也是“不见冢”中或许所能“见”到的答案:

  解疑周王室典籍遗落在哪里。

  王子朝携国之典籍奔楚,致使周王室典籍下落不明,典籍文献是记载历史的重要档案。这批典籍是王权正统的象征,也是治国理政必需的档案资料,更是国家的文化血脉。这批典籍的下落,将对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带来新的视野。

  此外,还可能解决一系列由“王子朝奔楚”引发的猜想——王子朝墓葬到底在哪里?《山海经》由谁编纂?老子辞周地可能在南阳,周鼎可能沉没于南阳的泗水。

  新时代,河南文化新作为:“王子朝奔楚”事件对于南阳乃至河南文化、经济之影响力

  新时代,新思想,新行动,是这个时代赋予文化工作者的新使命。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不能丢,“有文字的(历史)是3000年”,那么3000年之前的“无文字”的N千年的历史的“文字”在哪里呢?也许就在“王子朝奔楚”事件里,在“奔楚”留下的亟待揭开的诸多谜团里。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对“王子朝奔楚”留下的亟待揭开的文化谜团进行研究,既是对历史的负责,更是新时代树立文化自信的一次新作为。

  正是基于责任感、使命感、时不待我的紧迫感,鸭河工区组建课题组对“王子朝携周典奔楚”事件展开了一系列研究、调查与实地探测,并与中国先秦史学会举办了这次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站在了时代的前沿,文化的纵深,已确认“王子朝奔楚奔在了鸭河”等三项共识。中华文明的其他几个千古之谜也许有一天会在这里“见”出谜底,也许将把中国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也许将改变中国的历史记述……而对南阳这不仅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更重要的是其社会溢出效应——这里将成为南阳乃至中国的又一个文化高地,这里将成为世界晁姓膜拜的故里、藏书家心中的圣地。

  白振国说,王子朝奔楚地的研究,在给南阳带来新的文化影响力之外,对鸭河工区的社会、文化生活与经济发展也将带来不可估量的效益。这个软实力的发现、发掘和研究,应是鸭河工区经济、社会发展必然的动力和需求,是必要和必需的。

  之于河南文化,这将是对“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具有不可估量之价值的一个文化现象,一张文化名片;它将成为河南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文化极。

  正因如此,研讨会上,中国先秦史学会向全国发出倡议,希望每个人都要自觉加入宣传古迹遗址价值,发掘文化内涵,弘扬传统文化的行动中来。希望有实力、有文化情结、有家国情怀的个人积极参与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保护、利用,积极主动围绕建设“王子朝奔楚地”“晁姓发祥地”等先秦文化遗址,打造新的文化品牌和名片,让文化文物活起来,书写先秦文化的“诗和远方”。

  ▶“不见冢”大事记

  ●2017年5月,鸭河工区党工委书记白振国在鸭河通用航空文化产业园项目和鸭河工区至南阳市中心城区快速通道项目现场办公时,关注到“不见冢”等古遗迹。

  ●2017年5月31日至6月24日,市文研所再次对墓葬周边进行文物调查,发现了陪葬坑等遗迹。

  ●2017年6月1日,南阳媒体刊发署名文章《“不见冢”里“见”什么》,大胆推测古墓与“王子朝奔楚”事件有关,引发各界热议。至2018年4月,学者们围绕“不见冢”,在媒体刊发《“不见冢”里“见”什么》(一、二、三、四)系列、《王子朝奔楚探秘》《南阳“不见冢”西侧发现大型车马坑》《“不见冢”古墓四考》《“不见冢”为战国时期大型墓葬》《南阳“藏书家”祖根地“目录学”之鼻祖》等18篇研究文章。

  ●2017年7月,鸭河工区主动邀请,并与市文研所签约,由文物部门成立文物普查工作组,对鸭河工区全域范围内的地上地下文物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和保护。

  ●2017年8月,“不见冢”墓葬周边文物调查显示,“冢岗墓”周围有河南考古史上最大的车马坑。

  ●2017年9月10日,鸭河工区皇路店镇晁庄村发现晁庄遗址群落。同年10月25日复查确认为古遗址。

  ●2017年9月20日,皇路店镇高嘴坡村发现高嘴坡群落遗址,形成时间约为商周时期,发展延续至汉代。同年10月26日复查确认为古遗址。

  ●2017年10月26日,鸭河工区楼上村发现聚落遗址,形成时间为商周时期。同年11月24日复查确认为古遗址。

  ●2017年11月16日,碳十四监测数据显示“不见冢”盗洞附近的金属块时间在东周时期。

  ●2018年4月11日,中国先秦史学会批复同意成立“中国先秦史学会王子朝奔楚暨南阳先秦文化研究会”。

  ●2018年5月11日,“中国先秦史学会王子朝奔楚暨南阳先秦古遗址保护研讨会”在南阳鸭河工区召开。□本报记者孟向东本报通讯员郭起华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