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白云小镇发家史:昔日穷山沟今变风景区

2018-06-19 18:30:16  来源:人民网  责编:赵滢溪

【图说1】【发现故事专题 河南故事】洛阳白云小镇发家史:昔日穷山沟今变风景区

白云小镇(罗孝民摄)

  人民网郑州6月17日电 :洛阳人吴栓娃要回嵩县老家看亲戚。临走时,老伴打包几件旧衣服。老家穷,乡亲们兴许用的上。车到站,吴栓娃睁眼一瞧,埋怨司机:“俺要到天桥沟,你咋停景区了?”

  “这就是天桥沟,你下车看看。”司机说。吴栓娃不信。天桥沟是个穷山沟。窗外风景优美、农家乐连片,分明是个景区。同车的乘客问,你多久没回来了?天桥沟现在叫白云小镇,是3A景区呢!

  穷山沟咋能变景区?

  这问题,吴栓娃不明白,天桥沟的乡亲们一开始也想不明白。

  地处深山,“地在墙上挂,旱涝都害怕”。山是穷山,吃饭靠天,能卖的树全伐完。全村1130人,2014年建档立卡,光贫困户369人。

  前年,省旅游局下派第一书记驻村,提议发展旅游,乡亲们都犯嘀咕。“咱这穷山沟,会有人来?”第一书记陈占元讲清利害:西有国家5A级景区白云山,东有国家4A级景区木札岭,310国道穿村而过,咱天桥沟凭啥发展不起来?

  扶贫先扶“心”。陈占元从各家卫生抓起,月月搞评比,改变贫困户的精神面貌。村民高天成66岁,一辈子好吃懒做,白衣服穿到黑也不换。村里开会,陈占元一连三次扒掉高天成的衣服,换上自己的干净衣服。从来“不干活”的高天成不好意思,主动申请养猪脱贫,第一茬猪就卖了5000多块钱。

  全省的第一书记中,陈占元或许是唯一一个靠“骂”贫困户推进工作的。对于“躺在政策温床上”的懒散户,月月开会,回回“批评”。贫困户当清洁员,按绩效拿工资。外出务工,搞“红榜”评比,激发内生动力。

  有了干劲儿,第一步咋走?“背靠大树好乘凉”。村里依托白云山景区,引进自驾游营地项目,建起滑雪场。本着“同等条件下贫困户优先的原则”,安排贫困户搞建设,搞小型运输1600人次。一个项目,全村贫困户创收54万元。

  自驾游营地开业,农家宾馆火了。村民陈志勇一家在310国道边开农家宾馆,之前人气一直不旺。二十张床位,节假日都能空十几张。如今,一到七八月旺季,一房难求。去年春节,来滑雪的人络绎不绝。陈志勇准备过正月的年货,初二就吃光了!

  “天桥沟的冬天啥时候也没这么热闹过!”陈志勇说,以前一年挣不了一万元,现在一年收入十几万元。自驾游营地开业后,天桥沟农家宾馆入住率从不到20%提高到90%,村民收入大幅提高。

【图说1】【发现故事专题 河南故事】洛阳白云小镇发家史:昔日穷山沟今变风景区

白云花谷(罗孝民摄)

  不赔钱也能搞开发?

  尝到“甜头”,村民们心思活络起来。岭后、古路沟几个长期落后村组,纷纷要求发展旅游。陈占元趁机提出,整治全村环境发展乡村旅游。条件相当“苛刻”:树不赔、地不赔,活儿自己干。

  县里曾有村子搞旅游开发,只因赔偿不均,矛盾不断。这不是自找麻烦?陈占元有自己的想法:“村民只顾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事情就没法做成。要想发展整村旅游,必须破除小观念,形成合力。”

  几次开会,反复动员。最终,想发展的渴望战胜了自家小利益。大家约定,毁坏自己的一草一木不赔偿,毁坏自己的地皮不赔偿,拆除自己不合理的建筑物不赔偿。村民们签下承诺书,齐心建设美丽乡村。

  村里有条沟,以往垃圾成堆,污水横流。想清理却不容易:拉水泥现款,拉石料现款,政府的项目资金也有限,怎么办?乡亲们自己筹款。你3000元,我5000元。一个组兑了好几万块钱,项目开了工。

  有户村民,地里长有30多年的杨树。改造电网时,不让砍。现在村子搞景区建设,杨树最影响视线,二话不说,砍了。贫困户高天成,性格挺犟,别人说啥都不听,但为建设旅游项目,自家地里的树,一下自愿挖了六七棵。

  全组村民都发动起来。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七八岁的孩童,都帮忙搬石头,清杂草。没有资金,干活先记公分,男90、女60,回头结算。八九十号人干了一年多,一条美丽的“白云花沟”出现在游人眼前。开发企业感叹:“这工钱,600万都不够,天桥沟人居然自己干了下来,了不起!”

  众人拾柴火焰高。河南省旅游局协调各类资金432万元,嵩县扶贫办协调整合资金160万元,支持天桥沟发展乡村旅游。路宽了,从来没有的停车场、休闲、游乐广场建起来。生态步道,自行车道把整个村子的乡村游串连起来。

  天桥沟变了。从前脏乱差的穷山沟露出了美丽的笑容。四公里长的 “白云花谷”绿树成荫,小溪潺潺,常有骑友穿梭身影。道路两旁,一座座农家小院竹篱疏疏,鸡犬相闻。今年年初,天桥沟白云小镇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穷山沟华丽转身。

  “输血”变“造血”,脱贫不拉一人。发展旅游不能只富大户,村里成立专业合作社,采取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贫困户农舍、林地、苗圃等作价参股,农民变股东,终身受益。合作社收益壮大集体经济,不仅兑现了“工分”,还能持续保障村民脱贫。

  2015年底,天桥沟实现整村脱贫。如今,天桥沟人还有更大梦想,自驾游营地二期工程、精品民宿、美食街区提升、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如火如荼,小山村要打造4A级开放式的乡村旅游示范区。

【图说1】【发现故事专题 河南故事】洛阳白云小镇发家史:昔日穷山沟今变风景区

白云小镇滑雪场(罗孝民摄)

  旅游扶贫的“嵩县探索”

  天桥沟的蝶变正是嵩县旅游扶贫的缩影之一。作为河南省四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嵩县素有“九山半岭半分川”之称,建档立卡共识别出贫困村95个,贫困人口8.06万人。另一方面,嵩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境内大小景区20余个。全域旅游带动全域扶贫,嵩县走出一条特色之路。

  坚持“全域旅游”理念,嵩县把“商、养、学、闲、情、奇”新旅游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实施“572510”工程。每年打造5个特色小镇,提升7条生态景观廊道,建设25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办10个休闲农业观光园,助推全域脱贫。下寺村银杏小镇,大张镇黄金小镇,二程故里的理学小镇,各有特色,避免千篇一律。

  景区带动,群众吃上“旅游饭”。目前,在白云山、木札岭等景区直接就业的村民有500多人,带动农家宾馆近千家,解决就业1万余人,其中,近1/3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社会帮扶,游客群众得双赢。2016年8月,嵩县发起“帮扶一个贫困户,嵩县山水任您游”活动。2019年之前,帮扶一个贫困户,即授予“嵩县旅游精准扶贫爱心卡”。持卡者本人及户口本上的家庭成员,可以免门票进入嵩县所有A级景区观光游览。脱贫攻坚完成后,帮扶者游览景区终身免票。目前,已有1314名爱心人士与贫困群众结对帮扶,捐助资金300余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68个。

  2017年,嵩县接待游客120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益40.5亿元,旅游业收入占农民家庭收入的比例达68%,全县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8.46万人,减少到2016年底的4.67万人。让美丽不再和贫穷同行,嵩县用实际行动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扶贫新路子。(张毅力、徐驰)

【图说1】【发现故事专题 河南故事】洛阳白云小镇发家史:昔日穷山沟今变风景区

白云小镇竹林(罗孝民摄)

【图说1】【发现故事专题 河南故事】洛阳白云小镇发家史:昔日穷山沟今变风景区

自驾游营地(罗孝民摄)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