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鹤壁)农业硅谷产业园

2018-09-05 09:10:49  来源:河南日报  责编:赵滢溪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

中国(鹤壁)农业硅谷产业园总体规划效果图 农信通集团供图

  春天种什么对?秋天卖给谁贵?

  买谁的农资服务最实惠?

  ……

  长期困扰亿万中国农民的这些农业生产问题,如今点击手机,便可轻松得到答案。

  这是伴随着科技进步与互联网发展,信息化浪潮悄然而深刻地改变农业这一传统产业的生动写照。20年来始终矗立农业信息化潮头、引领潮向的,是一家豫籍农业信息化企业——农信通集团。

  1997年投身农业信息化建设,鹤壁人李勇乘着中国互联网大发展的东风,一步一个脚印将农信通集团打造为全国领先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全面解决方案提供商和农业信息综合服务运营商。

  如今,这家起步于北京、深耕在河南的农业信息化企业,支撑、运维着20多个省(区、市)的3000多个农业信息化系统,在全国范围内参与建设益农信息社逾7万家。

  记者日前走进农信通集团位于鹤壁的“大本营”,追溯这家农业信息化企业20年的发展历程,探究掌门人李勇的“三农”情怀。

  创业二十载:全力推进中国农业信息化

  个头不高,皮肤黝黑,乡音浓重。初见李勇,很难将他与“农业信息化龙头企业掌门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等标签联系在一起。

  今年50岁出头的李勇,曾经是鹤壁市最年轻的副处级干部。他出身于农家,大学学的是涉农专业,毕业后从事农业管理工作,与“三农”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上世纪末的“停薪留职”大潮中,他毅然放弃鹤壁市畜牧局副局长的职位,只身闯荡北京中关村,一手创办了如今在中国农业信息化行业举足轻重的农信通集团。

  那时候,中国互联网行业方兴未艾——百度搜索引擎尚未诞生,GPRS刚投入商用,手机已迈入彩屏时代。涉足信息化建设经年的李勇,心中一个认识越来越清晰:互联网是中国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和产业链重组的最大机遇,必将成为驱动农业竞争力提升的强大引擎;既然人生前30年已经献给了“三农”,接下来的30年,何不尝试以信息化彻底改变中国农业的面貌!

  20年风雨兼程,李勇心中的这一点执念,成为农信通集团最强大的基因,驱动企业在农业信息化探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愈行愈深——

  1999年,开发全国首个商业化农业软件——饲料配方系统;

  2000年,创办全国首个商业化运营的农业门户网站——中国农网;

  2001年,率先用机顶盒、寻呼机为全国农民提供专业化信息服务;

  2004年,在许昌市发出全国首条为农民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手机短信;

  2014年,在鹤壁市浚县布局全国首个农村电商服务站……

  为了摸清农业生产的底数和农民需求中的痛点,李勇带领团队走过全国150个省辖市、600个县区和上万个村庄开展调研,通过信息化平台累计服务农民、农企逾15亿次,推动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不断取得创新性突破。

  手机上轻轻一点,不仅自动增氧、饵料投喂等操作一气呵成,监控视频还将生产全过程清晰呈现至眼前。这是9月2日记者在中国(鹤壁)农业硅谷产业园看到的一幕。作为农信通集团智慧农业园区整体解决方案的“冰山一角”,演示过程中依托互联网创新技术所呈现的无线多参数检测、全自动养殖、疫情灾情预警等“高科技”功能令人眼界大开。

  这正是20年前李勇曾想象过的画面——通过实时化、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等手段,互联网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以及土地流转、农技推广、农村金融等方面提供精准、动态、科学的信息服务,成为农业生产的“定位仪”、农业市场的“导航灯”和农业管理的“指挥棒”,上升为智慧农业的神经系统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核心要素。

  如今在神州大地上,信息化正助力这一切变为现实。

  5排13号辣椒大棚:空气湿度65.5%,土壤温度29.2℃,光照强度2170Lux……在农信通集团大数据平台上,记者可随时调阅600公里外天津市武清区一家益农信息社的监控视频和农业数据,这意味着农民接受农业专家指导已不再受时间、空间及沟通形式的局限,信息化正在改变中国农业千百年来的传统面貌。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以往‘农业基础设施’的概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李勇告诉记者,在农业部门的支持下,农信通集团正在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通向千乡万村的服务体系、网络和平台——益农信息社,将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智慧化,成为中国“三农”发展必不可少的“新基础设施”。

  服务千万家:让手机成为中国农民“新农具”

  “在过去,不论浇水施肥还是打药除草,俺们全凭经验和感觉。”9月3日,在鹤壁市淇滨区钜桥镇岗坡村,饮马泉薯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兼专业型益农信息社总经理刘天河对记者说。

  这家在全国树立标杆的示范社培育有1200亩脱毒红薯种苗,管理着4个种植基地,带动了周边2000多名种植户,年销售额突破4000万元。

  “如今,农信通集团为合作社提供了智慧农业园区整体解决方案。大田里安装的物联网设备可以同步感知农田环境、太阳辐射、风速、雨量等,还兼顾了苗情、墒情、灾情的监测功能。过去农作物不同生长周期曾被‘模糊’处理的问题,现在都有了信息化智能监控系统‘精确’把关。”刘天河一边说,一边掏出手机演示起来——操作不过三步,大田里的灌溉机就“轰隆隆”地开始运作。“浇多少水、上多少肥、该不该打药,我用手机就可以把控,劳动效率大大提高不说,带动这么多种植户全靠它了!”他笑着说。

  让手机成为中国农民“新农具”,这是李勇创业之初就怀揣着的梦想。布局信息化产业多年,获得信息化专利无数,直至肩负起建设益农信息社的重任,他的梦想终于照进了现实。

  2017年以来,按照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统一部署,全国18个省份同步推进实施了信息进村入户整省推进工程。这项工程旨在统筹城乡均衡发展、缩小数字鸿沟,将农业信息资源服务延伸到乡村和农户,通过开展农业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培训体验服务,不断提高农民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引导其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生产、生活方式,实现普通农户不出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出户就可享受到便捷、经济、高效的信息服务。

  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载体正是益农信息社。在全国范围内,农信通集团参与承建的益农信息社已超过了总量20.4万个的三成。在我省,该公司参与承建运营了所有的3.8万个益农信息社,覆盖行政村4万个,服务农民总数达3000万人。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在建设过程中,益农信息社紧密结合地方实际,根据规模大小和功能定位,分为标准型、简易型和专业型——标准型提供公益服务、便民生活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和培训体验服务,一般选址农资超市、村科技服务站;简易型提供便民生活服务、电子商务服务,从便民商店、农资商店发展而来;专业型则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由农业带头人围绕生产经营活动为成员提供专业服务。

  “益农信息社的发展,充分印证了信息化作为一种驱动力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表示,信息化改变了多年以来现代化的发展路径,改变了经济社会运行的方式。在信息流的带动下,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开始转向农业农村,为缩小城乡差距、振兴乡村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引领新时代:“互联网+”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你好,请问近期苏州蔬菜的价格走势如何?”2016年9月,在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工作会议期间,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来到农信通集团展台前,与农业大数据服务机器人“呱呱”进行人机交流,并充分肯定了该公司推进农业信息化所取得的成绩。

  从气象预报、环境监测、病虫害防治到市场行情播报,农信通集团研发的机器人“呱呱”,通过手机APP可同时为5万至50万户农户提供农技服务。

  这只是农信通集团“互联网+农业”全产业链上的小小一环——9月1日,在鹤壁市举行的第十七届中国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现场,逾百架由农信通集团产业链企业生产的植保无人机同时升空,在工作人员的操控下不断变换队形绕场飞行,场面蔚为壮观。

  “登录我们为益农信息社量身定制的手机APP——‘呱呱农服’,你不仅可以看到所在地周边有多少架植保无人机,还可在线预约空中喷洒农药服务,点点手机就把农活给干了。”农信通集团工作人员、中原飞防植保联盟发起人赵帅告诉记者,“中原飞防植保联盟的成立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益农信息社,2017年共对接作业订单180万亩次。”

  “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信息化水平是唯一的出路、必然的选择。”李勇告诉记者,虽然早已将业务拓展至大江南北,但他始终未忘记河南省委、省政府及鹤壁市委、市政府多年来的鼎力支持。2012年,农信通集团投资9.7亿元在鹤壁市启动建设其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农业高科技产业基地——中国(鹤壁)农业硅谷产业园。

  按照总体规划,园区集研发、中试、产业化、推广、培训等功能于一身,能够在农业电子商务、涉农信息服务、信息化建设、云计算与大数据研发等领域,为全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益农信息社提供专业化、标准化的解决方案与技术支撑。

  眼下,农信通集团正在与以色列阿格瑞特公司、本·古里安大学卡迪夫中心实验室开展全方位合作,涉及共建新一代农产品安全研究与检测实验室、联合创办中以农业物联网研究院、共建中以(河南)农业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等。不久的将来,农信通集团将依托双方共同研发的新一代农业物联网技术,以云服务的方式,惠及全球农业生产和消费者。

  “未来,‘互联网+’和乡村振兴战略对于‘三农’的影响将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会再一次渗透到‘三农’综合服务的方方面面,并在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中展开一幅充满想象力的画卷。”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副会长吴秀媛认为,大规模建设益农信息社解决了我国农业信息化“最后一百米”的问题。以河南省为例,农信通集团运营3.8万个益农信息社所收集的海量数据,必将转化为全省发展数字农业和数字乡村的“金山银山”。

  “互联网发展新的‘风口’在‘三农’。河南在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已经拥有了先发优势,正在迎来农业农村、生产生活革命性的变化。”李勇幽默地说,“河南实现超车,不用弯道,直道就中!”(记者 张华君 郭戈)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