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县:生态优先 推动高质量发展

2018-10-31 11:56:28  来源:河南日报  责编:赵滢溪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

滨河公园群众乐园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3

果中珍品金珠沙梨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4

爱和小镇徜徉花海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5

海升现代农业苹果分选线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6

故县水库景色宜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新年贺词中说,“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40年峥嵘岁月,40年砥砺奋进。回首过去,改革开放40年,洛宁在社会、经济、民生等各个层面都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常态化发展到转型升级,从传统农业到高科技创新……洛宁在改革、开放、创新中一路步伐铿锵!

  继往开来,发展永不止步。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十九大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忠勤厚正的洛宁人围绕“实力洛宁”建设,正以再出发的姿态从新型城镇化、生态建设、脱贫攻坚、民生福祉等,把高质量发展深深铭刻在2306平方公里土地上,奏响新时代发展的最强音。

  1

  着眼总体定位 推进新型城镇化

  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李亚指出,要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着力实现规划提质、建设提速、管理提效,强化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洛宁是市委定位的洛阳南部生态涵养区之一,近年来,该县紧紧围绕“山水田园、秀美洛宁”这个总体定位,按照“建好主城区、强化支撑点、保持原生态”的总体布局,着眼城市建设塑形象、人居环境提品质、公共服务上水平,统筹抓好规划、建设、管理“三篇文章”,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15年底的14.5平方公里增至目前的16平方公里;县城常住人口由11.8万人增至13.4万人;县域城镇化率由2015年的30%提高到2017年的34%,两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

  ——规划定盘子,绘好“一张图”。以规划为引领,按照“一心二区三层次,一轴二带三板块”的布局,到2020年,县域常住人口达到46.4万人,城镇常住人口达到18.6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0%。

  ——建好主城区,实施“三联创”。累计投资26.8亿元,实施“十路一桥”和“9526”城建提升工程。全县新建改建城区道路18条,改造棚户区126万平方米,建设商品房、保障房4.8万平方米;新增教育场所20余所、医疗卫生机构9家;县城供热面积达50万平方米,天然气管网覆盖率85%;在全省率先开通了县级城市“绿色公交”;先后实施了风翼山地质灾害治理、杜河山体修复等项目;积极建设“绿色矿山”,投资1.5亿元的发恩德月亮沟矿区“绿色矿山”项目通过国土部验收;在城区建设各类公园、绿地29处;组建成立城市综合执法局,建成数字化城管系统,实现城区卫生保洁全覆盖,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均达99%以上,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入选“省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强化支撑点,统筹“三层次”。按照中心镇、特色镇、美丽乡村“三级联动”、互为支撑的城镇结构布局,着眼“区域集聚、辐射带动”,由东至西规划布局了河底、长水、故县3个中心镇;重点打造了赵村乡、景阳镇等5个专业园区乡镇,培育了上戈金果小镇、小界运动休闲、罗岭爱和陶艺、故县滨湖风情、陈吴绿竹风情等一批特色小镇;先后实施了罗岭讲理、小界田洼等13个美丽乡村建设,集中打造北部塬区、西部山区2条美丽乡村精品示范带。

  ——保持原生态,打好“两张牌”。按照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亚到洛宁调研时的要求,统筹做好“山、水、林、文”文章,该县大力实施“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产兴城”,加快洛书文化传承开发、古村落修缮保护,争创省级文明城市,着力塑造“一河润城、两山望城、水链织城、绿园荫城”的城市山水景观新风貌;扎实推进全域绿化,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3%,林木覆盖率达65%,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全省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目前正在创建“省级森林城市”。

  2

  着重规模发展 打造绿色有机农业品牌

  金秋十月,走进洛宁,一派累累丰收的场景:枝头苹果艳红,沙梨金黄,冬桃俊美……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是洛宁发展有机农业的先天优势。

  李亚曾对洛宁的特色农业提出目标要求:“打好有机牌,提升规模化”。近年来,该县立足于打造“中国有机农业之乡”的总体定位,牢固树立“兴产业,强实体,提品质,增效益”的农业品牌发展理念,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品为龙头,质量为核心,以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为重点,积极推进“三品一标”绿色有机产品认证,规划设计了“洛水崤山”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形成了一批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天豫、清谷田园、香腮、上戈牌、豫嫣红、云鹤等知名品牌,加快生态农业发展,助推群众增收脱贫。

  目前,洛宁规划有机早、晚熟苹果和金珠沙梨、核桃、油用牡丹、红薯、谷子、玉米、食用菌、蔬菜、鸡(蛋)、肉牛和有机产品加工园区等13个有机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核心区;建成500亩以上农业园区8个,市级农业标准化基地6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356家;全县注册家庭农场26家。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4.3万亩次,其中设施蔬菜0.2万亩,食用菌500万袋,成为洛阳市最大的无公害辣椒、西红柿、蔬菜供应基地。

  与此同时,洛宁立足于农业产业发展实际,从政策、资金、服务、环境等方面进行大力扶持,对规模化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三品一标”证书和生产基地进行奖补。目前全县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共30家企业,面积达25万亩;绿色农产品认证6家企业,面积达20万亩;有机认证49家企业,面积达3.3万亩。地理标志2个,总认证面积达51万亩;通过有机认证(转换)的企业达到49家、获得证书76张,总面积3.3万亩,年产值5000多万元。

  洛宁坚持以绿色、生态、有机为引领,已走出有机产业的一片海阔天空。未来,有机产业必将成为洛宁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3

  着力产业扶贫 “6344”模式趟出脱贫新路子

  在长水镇信念蔬菜基地,一筐筐新鲜嫩绿的苦瓜被送到棚外;在东宋镇“澳湖一代”能繁母羊养殖大棚里,莹白、肥美的羊儿悠然地咀嚼着饲料……当前,产业扶贫已经成为洛宁的致富之道、强村之基和脱贫之本。

  地处豫西深山区的洛宁县,辖18个乡(镇)384个行政村和6个社区居委会50万人,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2011年被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区秦巴山片区。目前,全县有贫困村118个,还有77个贫困村、5830户、18016名贫困人口尚未脱贫。

  今年是洛宁实现脱贫摘帽的攻坚年,该县紧紧围绕省、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和“一转三推进”要求,坚持把强化产业扶贫、带动群众就业、夯实基础条件、提升基本服务作为重点,深化推进“6344”扶贫模式。即以产业扶贫为重点,持续拓展金鸡、金果、金牛、金叶、金融和光伏扶贫的“六大产业支撑”,引导群众转移就业、建设扶贫车间、设立公益性岗位的“三大就业渠道”,改善“水、电、路、房”“四大基础条件”,提升教育、医疗、文化、托养“四大基本服务”。

  目前,洛宁县以“五金扶贫”为主线,先后引进了德青源蛋鸡、天豫红薯、三阳肉羊、鑫宁湖羊、信念蔬菜、科尔沁肉牛等一大批扶贫龙头企业,通过直接帮扶、代种代养、保底分红、资产收益等多种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建成75个扶贫车间,先后引进义乌来料加工、青岛东方蓝毛绒玩具、中元服饰、“中蔼万家”巧媳妇工程等一大批扶贫车间和来料加工项目,带动就业4226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500人,人均月增收1800元以上;县财政专项列支扶持资金,出台特色产业、扶贫车间建设、务工就业奖励激励政策,今年前三季度,为贫困户发放务工奖励21250人,发放奖补资金1581.43万元;设置公路养护、卫生保洁、河道管理、水利及森林管护等“八员”公益岗位,解决特困家庭、贫困户家庭人员就业难等问题,今年前三季度发放岗位工资3048.3万元。2018年该县共投入涉农整合资金1.73亿元,实施到户增收、互助扩容、科技扶贫、特色种植等产业扶贫项目16类279个。扶持项目涉及种植、养殖、购买加工机械、农用运输车辆、户用分布式光伏等,截至目前贫困户产业项目叠加度达2.6以上。

  前不久,在第五个国家扶贫日,李亚书记提出,要持续深化产业扶贫,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该县在持续谋划产业扶贫项目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努力实施贫困村产业扶贫基地、专业合作组织、带贫企业全覆盖,在脱贫攻坚中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

  4

  着意高质量党建提升群众幸福感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洛宁县以基层充满活力的高质量党建为引擎,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和目标,以增进群众福祉为根本,坚持把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县人民,使人民群众拥有更多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在今年召开的县委全会上,县委书记张献宇明确讲到,要通过党建提升破解一个个民生难点,成为撬动社会进步的“支点”,把群众的呼声变成满意的掌声。

  今年以来,该县紧紧围绕市委“河洛党建计划”全面进步年的要求,以办好基层党建十件实事为抓手,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服务群众为主线,以基础保障为重点,抓基层、强基础,破瓶颈、补短板,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促进教育、卫生、医疗、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促进基层党组织实现“五个全面进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和奋力谱写新时代“实力洛宁”建设新篇章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基层党建活力四射。投入专项经费对全县390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全面规范化提升,让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成为村内的标志性建筑,让党徽、党旗等党建元素闪耀在乡村;大力实施“村干部轮训工程”,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分层次”的方式,对换届后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培训6期,对其他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培训16期,实现了390个村(社区)“两委”成员轮训全覆盖;建设新时代“三新”讲习所506个,建立各类讲师队伍2380名,开展讲习活动2700余场,参加受益党员群众超6万人次,强化政治引领,搭建学习平台;对全县有贫困户的380个行政村选派846名优秀干部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工作队员,实现驻村干部“派驻全覆盖”、贫困户“帮扶全覆盖”。去年以来,全县驻村干部共协助所驻村落实扶贫项目388个,新发展项目222个,引进各类资金5000余万元,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困难3800余件,村级党组织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真正成为凝聚党员服务群众的坚强“堡垒”。

  ——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全县共设立各级集体经济试点村97个,其中省级集体经济试点村12个,市级集体经济试点村5个,县级集体经济试点村80个。目前,长水村和三龙庙村长兴专业园区综合服务中心、丰衣口村谷特许愿鸭蛋加工、后湾村粮食交易中心、王伙村“金牛”扶贫养殖小区等市级试点项目已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首批通过市级验收,每个试点村每年村级集体收入均能到达10万元以上,每个300KW的集体经济试点项目可为每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全县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能达到5万元以上。

  ——教育事业浓墨重彩。严格落实贫困户子女就学补助和资助政策,今年前三季度共发放教育资助资金799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4031人次;投资1.2亿元,新建、改扩建寄宿制学校35所。

  ——医疗卫生阔步前行。投入971.6万元对320个村级卫生室进行新建、改扩建,全县所有行政村卫生室全部达标;实施“四免、三提、二保险、一救助”政策,提高贫困患者住院报销比例;为贫困户慢性病患者新办理慢性病卡2673人;设立首席医师服务制度,与贫困户签约实现全覆盖。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投资1976.17万元,对全县所有行政村实施“七个一工程”;投入资金659.8万元,推进电视收看边远山区全覆盖工程,达到所有村贫困群众户户通广播电视标准。

  ——托养服务扎实有效。县级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智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建成投用;成立福宁医院,打造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县级和16个乡镇残疾人集中托养中心建成投用,县康复中心完成主体工程;今年前三季度向5008名残疾人发放困难生活补贴283.6万元,向6660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360.9万元;创新设立“孝善基金”,今年前三季度为70岁以上老人发放3530.05万元(含收缴基金3212.81万元和财政补贴资金319.44万元)。

  已见繁花结硕果,逐梦扬帆再起航。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新发展坐标系上,古老厚重的洛宁大地澎湃着生机勃勃的时代乐章。未来的洛宁,开放之门将会越开越大,改革之路将会越走越宽,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上满怀热忱铿锵前行!(记者 田宜龙 通讯员 赵笑菊 李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