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余专家学者共同发布《浚县宣言》聚焦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河南日报  2019-12-12 10:02:27

【要闻-文字列表】【河南在线-文字列表】【移动端-文字列表】百余专家学者共同发布《浚县宣言》聚焦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卫河浚县段)及浚县古城 浚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初冬时节,浚县古城静谧安宁。踩在古城的石板路上,看牌坊林立的西大街,古风浓郁的世袭翰林府、古县衙、文治阁等建筑,每一处景致都诉说着耐人寻味的故事。

  浚县古城依运河而建,因运河而兴。卫河(永济渠)浚县段呈西南—东北走向穿越浚县县境,全长约71公里,沿岸至今保留有包括河道遗存、水工设施遗存、桥梁遗存、仓库遗存、运河城镇遗存等在内的丰富运河遗产,被誉为隋唐大运河永济渠中遗产最为丰富多样的一段。

  黎阳收,固九州。位于浚县大伾山北麓的古黎阳仓遗址,于2014年被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名录。黎阳仓西濒永济渠,东临黄河,水运便利,是隋代永济渠沿线规模最大的官仓,见证了隋唐大运河的漕运历史。目前,考古学家已在古黎阳仓遗址考证发现仓窖152座。

  活化运河遗产,再现千年荣光。为进一步深化隋唐大运河文化研究,推动河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步伐,前不久,省社科院与鹤壁市政府在鹤壁市联合举办河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高层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逾百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隋唐大运河历史文化与遗产价值研究、河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鹤壁大运河遗产价值及其当代应用研究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对大运河遗产保护、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建言献策。

  “要把沿运河各地散落的遗迹和文物串联起来,将隋唐大运河与京杭大运河视为一个整体加以保护。”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宋豫秦说。

  天津社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任吉东认为,大运河文化的保护应当高度重视文旅产业,培养旅游文化品牌,构建大运河生态廊道与特色旅游路线;应深入挖掘运河遗产资源,成立文化遗产研究协会,并加大运河遗产宣传保护力度。

  据悉,在对浚县运河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的讨论中,与会专家学者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后达成了共识,形成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浚县宣言》——“大运河浚县段沿线至今仍然保留有黎阳仓遗址、浚县古城墙、枋城堰等运河遗产遗迹。作为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核心区,大运河浚县段无疑是河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鹤壁浚县将重新梳理境内的大运河文化资源,进一步提升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展示和利用水平,积极探索具有浚县特色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新模式,在河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先行先试”。

  此外,《浚县宣言》中还对加大浚县运河文化资源研究开发力度提出倡议,在加大运河文化研究和宣传力度方面,建议在浚县建立一个基地,即省社科院调研基地;成立一个研究院,即永济渠(卫河)文化研究院;举办一个论坛,即每年不同主题的大伾山论坛;举办一个节会,即大运河文化节。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合作,科学规划、项目带动等措施,将鹤壁浚县打造成河南乃至全国知名的运河文化重镇。在加大运河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力度方面,着力整合正月古庙会、泥咕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将运河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黄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培育“千年运河”“天下粮仓”“民俗民艺古城”等品牌,实现文化、旅游和生态共生共融,将大运河浚县段建设成为全国运河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和示范区。(壁观察记者 郭戈 蒋晓芳)

责编:石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