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古都新风貌】郑州:千年古都再腾飞 “龙头”昂起正前行

2019-09-26 15:27:01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责编:刘征宇

  国际在线河南频道报道(丁旭):9月24日上午,“壮丽70年·古都新风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成员来到了本次活动河南区域的最后一站——千年古都“商都”郑州。

【壮丽70年·古都新风貌】郑州:古都不古 历久弥新

河南省博物院“华夏古乐”展演 摄影 丁旭

  新中国成立后,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在郑州交汇,所以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郑州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历史文明并不厚重。但实际上,郑州却是一座“火车汽笛唤醒的千年古都”。

【壮丽70年·古都新风貌】郑州:古都不古 历久弥新

采访团一行参观郑州文庙 摄影 丁旭

  郑州,地处中原腹地,黄河南岸,拥有3600多年的建城史,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三皇五帝”活动的中心区域。夏王朝在郑州登封王城岗诞生,拉开了中国国家文明时代的帷幕,商朝、两周战国、管、虢、郐、郑、韩等先后建都郑州。1974年郑州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4年被中国古都协会认定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

【壮丽70年·古都新风貌】郑州:古都不古 历久弥新

河南省博物院技术人员修复古字画 摄影 丁旭

  在郑州市博物馆内,采访团成员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郑州:中国最古老的村落在郑州,中国最古老的城池在郑州,中国最古老的王都在郑州,中国最引人骄傲的文明标志丝绸、瓷器的最早遗存也在郑州……

【壮丽70年·古都新风貌】郑州:古都不古 历久弥新

郑州商城遗址出土的青铜器 摄影 丁旭

  60多年前,郑州一位小学老师在城南面二里岗的一处工地上发现了一些绳纹陶片。经文物部门鉴定,这些绳纹陶片为商朝遗物。由此掀开了距今约3600余年早期商朝都城的神秘面纱。

【壮丽70年·古都新风貌】郑州:古都不古 历久弥新

郑州商城遗址出土的陶器 摄影 丁旭

  据郑州商城遗址保护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经科学考古发掘,商朝城垣遗址、宫殿区遗址、居住聚落遗址、墓葬、手工作坊遗址、窖藏坑等遗迹重现于世,并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青铜器、玉器、骨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其中以周长约7千米的内城城垣遗址和分布范围巨大的宫殿区遗址保留最为完整。

【壮丽70年·古都新风貌】郑州:古都不古 历久弥新

郑州商城遗址航拍全貌 摄影 付锐

  令采风团成员称奇的是,自商王朝在郑州建立都城以后,郑州人世代承袭沿用,历经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更迭,3600余载,城址不移,文脉不断。至今郑州商城遗址依然处于郑州市的城市中心区域,成为世界城市发展历史上的孤例,堪称中国城市文明发展的滥觞。

【壮丽70年·古都新风貌】郑州:古都不古 历久弥新

郑州小双桥遗址出土的陶器及打磨过的石器 摄影 丁旭

  时间的巨轮不停转动,如今的郑州再次腾飞。采访团成员站在郑州市地标性建筑——千玺广场(俗称“大玉米”)的240米高的观光层俯瞰郑州,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高架桥纵横交错,车水马龙;郑东新区CBD生机勃勃;如意湖水波光潋滟。

【壮丽70年·古都新风貌】郑州:古都不古 历久弥新

航拍郑东新区 摄影 丁旭

  近年来,郑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着力建设北龙湖湿地公园。北龙湖湿地公园是郑州市区最大、具有自然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功能的人工湿地,总面积为16.4万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积3.88万平方米,绿化面积8.65万平方米,是市民休闲、摄影采风的绝佳之地,更是郑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点睛之笔。2017年以来,该公园免费对市民开放。

【壮丽70年·古都新风貌】郑州:古都不古 历久弥新

郑州金融岛模型 摄影 丁旭

  2016年年底,郑州入围国家中心城市,承担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历史使命。郑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朝着建设国际综合交通物流中枢、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中心、全国极具活力的创新创业中心、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门户、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心,即“三中心一枢纽一门户”的目标扎实迈进。

【壮丽70年·古都新风貌】郑州:古都不古 历久弥新

讲解员介绍郑州金融岛规划布局 摄影 丁旭

  河南省博物院内,国宝级文物、我国迄今发现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管乐器,被誉为“中华音乐文明之源”的贾湖骨笛的笛声空灵清澈,琴瑟悠扬。厚重的历史文化为国家中心城市扎下深厚的文化支撑。郑州正在以“郑中心”的姿态,抬起中原城市群的“龙头”。古都不古,历久弥新。

【壮丽70年·古都新风貌】郑州:古都不古 历久弥新

采访团成员体验古礼乐 摄影 丁旭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