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报告(2020)》发布会在郑州举行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0-12-30 10:44:13

【原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报告(2020)》发布会在郑州举行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01230094223

新闻发布会现场 摄影 仝瑞勤

  国际在线河南频道消息(仝瑞勤):12月29日,郑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郑州师范学院新近推出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报告(2020)》(蓝皮书)。郑州师范学院党委书记、蓝皮书主编赵健,郑州师范学院校长、蓝皮书主编孙先科,郑州师范学院副校长、蓝皮书副主编蒋丽珠,郑州师范学院国家中心城市研究院院长、蓝皮书执行主编陈耀等人分别介绍蓝皮书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报告(2020)》是郑州师范学院国家中心城市研究院研创团队推出的一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蓝皮书。该书深入分析了国家中心城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集中反映了特大型城市韧性建设的探索实践,重点探讨了特大型城市韧性建设的热点和前沿问题,提出了城市建设思路原则与举措,具有现实性、指导性和前瞻性。

  在内容上,该蓝皮书系统呈现了众多全国区域经济学界重量级专家在第三届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高层论坛上发表的重要观点,涉及我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思路的调整、我国特大型城市的功能完善与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提高特大型城市的韧性和智能化水平及统筹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县域经济发展等主题议题,实现了蓝皮书与高层论坛两个平台的有机衔接和融合。

【原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报告(2020)》发布会在郑州举行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01230091812

《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报告(2020)》 摄影 仝瑞勤

  拓展评价范围 增选“特大型城市”

  在对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指数和成长性指数进行评价分析时,该书首次尝试增选了9个国家中心城市以外的10个特大型城市,进行发展潜力的测度和评价,并从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引领、提升城市枢纽功能、完善全产业链结构、优化城市布局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在2017年和2018年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评价基础上,该蓝皮书综合考虑当前城市韧性建设代表性、数据来源的连续性、指数数据可获取性、指标的有效性等因素,优化构建了包含38项评价指标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同时,该书综合发布了国家中心城市、特大型城市建设及成长性评价结果。评价结果显示,2019年九个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总体分两个梯队,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处于第一梯队,建设指标在0.28以上;成都、武汉、西安、郑州、天津处于第二梯队,各项指标与第一梯队城市相比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成长性指数上看,2019年成都发展步伐加快,成长性指数为0.6465,排第一位;西安、郑州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重庆、武汉、广州、北京分别列第四、第五、第六和第七位;上海、天津则分别列第八和第九位。除成都外,各国家中心城市成长性指数差距不大,表明国家中心城市发展逐步从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国家中心城市以外新选取的10个特大型城市发展潜力评价结果显示,深圳的发展潜力排名第一,指数为0.5101;沈阳和南京分别排名第二、第三,发展潜力指数分别为0.4161、0.3754;杭州、青岛、厦门排名第四、第五和第六位,发展潜力指数分别为0.3328、0.3002、0.2960;宁波、长沙、济南和合肥排在后四位,发展潜力指数分别为0.1970、0.1949、0.1630、01345。

  重点研究探讨郑州高质量发展问题

  该蓝皮书对2019年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作了简要回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城市影响力显著提升,经济规模、人口规模持续增长,交通枢纽地位稳步提高,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对外开放、产业转型等支撑更加有力。

  同时,该书综合分析和研判了郑州市成为国家经济增长中心的优势和潜力、机遇与意义,提出了郑州打造国家经济增长中心的基本思路和政策举措;阐述了郑州提升城市能级的意义和紧迫性,探讨了提升郑州城市能级的目标任务和路径选择;阐明了建设郑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的意义和价值,指出建设郑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的定位、战略重点、主要任务、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该蓝皮书还探讨了建设韧性城市应着力把握的六个要素,阐述了推进特大型城市韧性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提出新发展格局下推进特大型城市韧性建设的路径与举措。

编辑:万庆丽
2024“打卡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你好,河南!”网络国际传播活动_fororder_移动端banner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