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上午,郑州二七路大卫城冰场,一群孩子脚踩冰刀、穿戴护具,前后拉着衣角排成一溜儿,在教练的牵引下缓缓滑行,小心又兴奋地体验着“冰上之旅”,场面十分有趣……
当天是第十个全民健身日,适逢北京申办冬奥成功三周年(2015年7月31日),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推出的“全国大众欢乐冰雪周”河南站系列活动,让这个炎炎夏日多了些“冰雪”的味道。
冬奥进入“北京周期”,相关话题也渐渐热起来,最为河南人所熟知的,恐怕就是跨界选材了。目前国家冬季项目集训队中的河南队员超过一半,河南的冰雪项目跨项、跨界选材走在了全国前列。不过,与从武校、体校等处跨界挑选冰雪运动苗子这种“从运动员到运动员”的“专业路线”相比,在普通青少年中普及冰雪运动,不仅是“两条腿走路”,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
“欢乐冰雪周的目的就是在全国推动冰雪运动四季拓展,实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激发全社会关注和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助力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欢乐冰雪周河南站系列活动的承办单位、省社会体育管理中心主任陈真说,近两年我省群众性冰雪运动发展势头强劲,2016、2017连续两年的“欢乐冰雪健康中原”全民冰雪运动体验活动,参与人数都超过了十万。
7月31日,作为欢乐冰雪周河南站的开篇之作,省内唯一一台室内滑雪机在我省冰雪运动进校园试点学校、郑州中原区澜景小学“上岗”。这台价值85万元、与荷兰国家队曾用的训练设备同款的机器,将在多名专业教练的操持下,给6~12岁的孩子们上滑雪公开课。
“9天来了400多人,孩子们都玩儿疯了!”省社体中心的祝婕告诉记者。
一系列冰雪周活动给孩子们带来了乐趣,而除了体育职能部门的着力推进,社会力量也在潜移默化着河南冰雪运动的未来。
郑州市曾经拥有三家专业水准的真冰滑冰场:宝龙城滑冰场、万象城滑冰场、大卫城滑冰场,不过据了解,目前仅后两家保持着正常运营。
2015年中开始营业的大卫城冰场,正赶上北京申办冬奥成功、公众对冰雪运动热情升温的时候。冰场经理赵林对此的最深切感受是:“专业教练抢手了,底薪就得一万。”
33岁的赵林是吉林长春人,从小接触冰雪运动。在他看来,“灌输冰雪运动理念”是专业冰场的重要职责,而“上升通道”对于冰雪运动普及也必不可少。“各级选拔、运动队组建都得跟上。”赵林说。
距离大卫城直线距离仅几百米,就是2014年开业的冰纷万象滑冰场。
“北京成功申办冬奥后,走上冰面的孩子这两年在增多。”冰纷万象滑冰场负责人吕广宇告诉记者,“我们会以完善的专业培训、评级以及丰富的各级赛事活动,帮助这些热爱冰刀运动的孩子‘练出来’、‘走出去’。”
冰雪运动的升温,给两家冰场带来了大致相当的业绩——每年10万+的客流和数千名长、短期学员。不过,专业冰场的维护和运营成本都意味着不小的压力。
“电费一年就一百五十万。”赵林说。而在冰纷万象滑冰场,吕广宇指着场边的冰车说:“开冰车的师傅以前是国家队训练基地的。”
采访中,两家冰场都表现出与学校合作开展冰上运动进校园的意愿,这种合作的“双赢”之处显而易见——一方面可以拓展冰场的经营,另一方面,有组织、有规模地走进校园,也是冰雪运动进一步广泛开展的基础。
冬奥,让中部省份河南的孩子有机会感受冰雪运动的魅力和乐趣,同时也扩大了我省冰雪运动的人口和选材面。希望这场“冰雪奇缘”,能为河南的冰雪运动带来惊喜。(记者 黄晖 通讯员 闫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