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河南频道报道:近年来,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精湛的业务水平,润电能源科学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电科学”)高级工程师杨旭兢兢业业奋斗在传统火力发电技术监督转型一线。他负责开发的系统试运行以来,仅技术监督系统实时监控,就自动捕捉设备指标超限告警5万多次,自动生成指标超限问题3000多项,完成机组启停操作评价共92次。
党性为初心增色
如何将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以信息智能化平台为手段对技术监督工作模式进行升级,实现技术监督管理人员随时掌控相关技术标准在电力设备上的执行情况,对设备重要指标进行全范围监控,及时消除早期隐患,这是润电科学一直在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面对国内无先例可循,许多系统开发理念和功能需求都是首次提出的众多挑战,杨旭迎难而上,主动承担起了技术监督信息系统研发重任。
工作复杂而繁琐,杨旭反复思考、逐个敲定。遇到不同类型机组适应性差,输出量不足等难题,他经常是白天组织研讨解决办法,晚上设计方案并模拟效果,直至问题解决。
技术监督其中一项重要功能初版开发完成后,恰逢江苏南热发电有限公司2号机组即将启动,杨旭闻讯后立即组织开展功能测试。在长达几十个小时的机组启动期间,他废寝忘食,时刻紧盯机组启动过程中的主参数实时对标、设备操作告警等输出结果,随时记录数据异常和系统缺陷,为功能进一步优化做好准备。经过团队共同努力,最终该功能经过五次版本迭代,已基本可以满足多型号发电机组的启停操作评价需求。
信息化为火电技术监督赋能
润电科学技术专家杨旭在进行技术监控功能优化 摄影 张晓婷
在常规技术监督业务实现线上化运行之外,杨旭还带领项目组创造性地研发出监督指标实时告警、机组启停操作评价等重要功能,借此对发电设备重要指标进行全方位监控,从海量信息中自动捕捉影响设备健康的严重事件,预测设备状态发展趋势。
为了促进项目落地,杨旭又与行业专家、用户进行了无数次的探讨,深入研究用户的应用场景,对技术监督各项功能逐项进行精雕细磨。经过一年多的应用,该系统协助各层级用户实现对技术监督工作进行统一标准化管理,保障监督网络各层级指令畅通,大幅度提升发电设备安全水平和管理效率。
行百里者半九十。面对信息化时代电力行业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杨旭笑着说:“党员就该走在前、干在先,越是困难越要有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斗志。”(文 张晓婷 宋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