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长垣:肃肃鸨羽 其音嘹嘹
来源:大河报  |  2020-12-10 08:47:35

  原标题:瞧百余只大鸨在记者镜头里扑棱 今年400多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到长垣黄河滩区越冬

河南长垣:肃肃鸨羽 其音嘹嘹

长垣黄河滩区之内,2020年飞来了400多只大鸨。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们是稀客,也是河南省的常客。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许俊文摄影

河南长垣:肃肃鸨羽 其音嘹嘹

河南长垣:肃肃鸨羽 其音嘹嘹

麦田里的大鸨

河南长垣:肃肃鸨羽 其音嘹嘹

400多只大鸨今年在长垣越冬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大鸨在《诗经》里,在诗句里的草木之间,也在河南省的黄河滩区之内。长垣黄河滩区之内,2020年飞来了400多只大鸨,承载了东方亚种四分之一的大鸨。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们是稀客,也是河南省的常客。

  冬天已深,寒风正凛,十万多只候鸟停留在这里,“肃肃其羽”,“其音嘹嘹”,共同度过又一个冬天。

  【发现】大鸨出没在40多公里的黄河滩区

  黄河九曲十八弯,最后一弯出兰考,浩荡东流去。黄河大流向,从东西方向,渐转为西南东北方向。长垣和兰考隔河相望。

  长垣境内的黄河滩区,长度约有42公里,面积更是达到了18500公顷。滩区之内,无山无村,一望无垠,地势平坦,在天地交界处向东西两个方向延伸。黄河对面,便是山东的东明县。

  大雪节气已至,寒风毫无遮挡地扑打在脸上。行走在黄河滩区,能看到起落于滩涂之内的白鹭、野鸭,能看到成群的灰鹤,还能看到黑压压一片的豆雁,但大鸨并不那么容易看到。

  “这要看运气,滩区面积大,大鸨究竟在哪块田地里觅食,我们真没把握。”同行的长垣市林业局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股的负责人如是说。

  幸运的是,深入滩区之后,过了没多久,一行人便悄无声息停下来。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股的耿晓鹏立即拿出了专业设备,对焦,放大,压低声音对我们说:“你们运气真不错。四五百米外,那群麦田里的鸟,就是你们要采访的大鸨。”

  虽然大鸨就在视线之内,要想成功拍摄到它们的身姿,可是费了一番功夫。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股股长张海玲说,这群大鸨有一百余只,它们性情非常警觉,有专门放哨的,其它大鸨低头吃东西,它们则直着头观测,发现危险,及时告知大家,然后迅速起飞。

  “二百米就是极限距离了,越过这个线,它们肯定要飞,建议你走几步,停几步,慢慢靠近。”耿晓鹏这样交代大河报摄影记者。接近二百米,镜头能够较为清楚拍摄到大鸨,还没按几下快门,这一百余只大鸨便扑棱棱全部飞走了。

  【种群】400多只大鸨今冬在长垣越冬

  “大鸨,土名叫做地鵏,是鹤形目鸨科的大型地栖鸟类,是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张海玲说,2010年,长垣首次发现了15只大鸨,后来,来到这里越冬的大鸨数量越来越多。

  2016年,长垣黄河滩区发现了100多只大鸨。2017年之后,每年发现的数量稳定在300多只。2020年,长垣黄河滩区已发现有400余只大鸨落足,最多时发现350只左右的大鸨聚在一起觅食。

  张海玲说,大鸨嘴短,头长,翅膀大而圆。大鸨是世界上最重的飞鸟,成年雄性往往在三四十斤。由于身体比较沉,所以起飞之前,需要助跑几步。它们喜欢成群活动,主要吃小麦的嫩芽,也吃遗落在地里的豆子、玉米、花生等。

  大鸨雄性和雌性之间的体重差距极大。雄性往往在三四十斤,但雌性则是在十五到二十斤之间。每年10月底到11月初,大鸨会飞到长垣黄河湿地,开始越冬。到次年3月中上旬,最晚到3月15日,它们就会飞回繁殖地。

  大鸨是候鸟,河南省的大鸨越冬地,主要是沿黄河滩区分布,从西到东依次是中牟、开封、兰考、长垣,其中长垣的大鸨数量最多。“最近一次国内同步调查,大鸨数量有1600多只,长垣今冬发现400多只,占到了四分之一。”张海玲说,这也就意味着,长垣市黄河湿地承载了东方亚种四分之一的大鸨。

  【保护】官方与民间协同巡护,安装“天眼”掌握候鸟一举一动

  那一百余只大鸨刚刚飞走,从远处就驶过来两辆汽车。汽车停稳,下来了几个人,其中一位是中华大鸨保护地负责人宋克明。

  宋克明的另一个身份,是长垣市绿色未来环境保护协会会长。“我们还以为又有闲人进到滩区里面,扰乱候鸟生存环境呢。”宋克明说,每年进入10月,他们就组织起20多人的志愿队伍,对滩区进行昼夜不间断的巡护。

  2020年,他们巡护的范围扩大,把兰考、封丘、东明也都囊括了进来。由于长垣境内的黄河弯道较多,滩区面积也大,巡护起来的难度也较大。到了晚上,他们便在滩区内林业部门的值班房内休息,夜班人员则继续开展巡护。

  大河报记者了解到,每年入冬之后,当地林业局便成立专门的巡护队伍,对滩区进行全天候的巡护。同时,他们还设置了监控平台,通过滩区内的监控设备,实时掌握鸟类的生存情况、人类活动情况,及时发现任何非法行为。为了减少对大鸨的干扰,他们严禁社会人士进入滩区拍摄大鸨。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保护,才是最科学、最尊重自然规律的保护呢?张海玲说,保护大鸨,首先要摈弃的,便是人为的投喂。人为投喂,确实能为大鸨提供充足的食源,但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它的天性,不利于它们以后在自然环境下的生存。

  走在长垣市黄河滩区,土地平旷,视野辽阔。没有一座高层建筑,即便是电线杆,也是极少出现,成片的树林,距离黄河较远,硬化路面,也并不多见。张海玲说,他们对电缆进行了改造,增加地埋线,减少架空线,因为黄河滩区大雾天气多,鸟类很容易撞到架空电线和高大建筑上,所以当地都进行了优化调整、升级改造。

  如今,长垣市黄河滩区之内,已经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景象了。有过境的天鹅,有越冬的灰鹤,有成群的雁鸭,还有这些“国宝级”的大鸨。目前,仅豆雁数量就在10万只左右,整个滩区的候鸟数量,在十几万只。

  它们,都将在这块水草丰美、食物充足的地方,度过又一个安全舒适的冬天。(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刘瑞朝文许俊文摄影)

编辑:万庆丽
2024“打卡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你好,河南!”网络国际传播活动_fororder_移动端banner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