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南召县驻村“第一书记”董县中:做贫困群众的“贴心人”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0-12-16 16:56:48

  国际在线河南频道报道:从南阳市农技系统知名的青年专家,到脱贫攻坚战中多方称赞的驻村“第一书记”,他在平凡中实干出彩,先后获评“南阳市先进工作者”“南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南阳市拔尖人才”“南阳市万名干部助脱贫先进个人”……他就是南召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驻南河店镇韩店村“第一书记”董县中。

  建强基层组织 提升治理水平

  南河店镇韩店村原是一个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在村情复杂、班子涣散的情况下,董县中敢担当、勇作为,很快成为村“两委”的“主心骨”。他通过抓党建促整顿、抓党建促脱贫,提升基层组织凝聚力,指导村党支部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开展“主题党员活动日”活动,抓好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提升工作,新发展党员2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名。

  董县中指导村“两委”规范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健全工作制度,提升素质能力;争取资金帮助村“两委”更新办公桌椅,配置电脑、打印机、多媒体党员教育培训设备等,进一步完善、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办公议事、党员活动、教育培训、便民服务等综合功能;组织开展“优秀党员”“先进村务工作者”“励志教育”等评选活动,提升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村委治理水平,营造文明和谐的村庄环境。

  开展“志智”双扶 推动精准扶贫

  2017年,到韩店村驻村不到一个月,董县中已将全村77户贫困户的户情熟记于心。按照“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的宗旨,他多次组织召开扶贫知识政策培训会、脱贫户座谈会和志智双扶表彰会,宣传落实国家的扶贫政策,开展励志教育,解决了少数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的问题,进一步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几年来,在村“两委”和全体帮扶责任人的共同努力下,韩店村申请“雨露计划”、助学金、低保、残疾鉴定、慢性病鉴定、公益性岗位、星火计划奖励,协调安排到户增收、危房改造、“七改一增”、重残无障碍改造等项目,使贫困群众在国家扶贫政策上应享尽享,彻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存在的问题。目前,韩店村77户187名贫困群众已全部实现脱贫。

  心系困难群众 帮扶倾情暖心

  “有困难,找书记”,董县中成了77户贫困户和群众的“贴心人”。驻村以来,他协调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捐赠等帮扶活动,帮助特殊群体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协调组织开展春节慰问,给村民送去价值3万余元的慰问物资;协调企业为贫困大学生和大病贫困户捐资1.6万元;为无条件上网课的两位孤儿协调捐赠手机和平板电脑;发动群众为特困户王永琴及孙女爱心捐款一万余元,协调易地搬迁和镇保洁公益岗,解决了她们俩的收入、居住和就学等难题。

  发挥行业优势 助力脱贫攻坚

  针对该村无特色支柱产业、带贫成效低的问题,董县中发挥行业优势,多次组织市、县农业专家到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动员成立村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全部贫困户入社,先后引领23户贫困户发展养殖或花卉苗木种植项目,50余户贫困户入股合作社实现年分红500元;利用“第一书记”项目资金,引进发展香菇种植达2万余袋,吸纳带动弱劳力贫困群众十余人务工,人均月收入2000元左右。

  韩店村原来道路狭窄不平,多个村庄还是土路,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产业发展受限制,群众意见较大。几年来,董县中多次到县交通、国土、文化、农业和水利等部门,争取协调项目投资达800余万元,先后为该村硬化村组道路6.5公里,修便民桥2座、建文化广场1个,修拦河坝1座,硬化水渠500余米,水库除险加固、坑塘清淤8处,安全饮水实现户户通,农村卫生厕所改造整村推进。(文 王小军 赵澜波 石为璧)

编辑:万庆丽
2024“打卡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你好,河南!”网络国际传播活动_fororder_移动端banner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