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河南频道报道:张岭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南阳市南召县政府机关的一名干部。2015年8月担任南河店镇柏林庵村驻村工作队队长以来,他抱着“一片真心办实事、满腔热血为群众”的心态投入工作中,登门入户听民意、日思夜想谋办法,用“四颗心”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
牢记使命、咬定目标的决心
一接到驻村任务,张岭就认真分析、仔细研判,把承担的目标和任务认真梳理,下定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决心。他坚持吃住在村,任务不完成不撤退,一切围绕扶贫转。
不让一名群众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掉队,关键要有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和担当实干的党员干部队伍,而党建引领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金钥匙”。张岭指导村党支部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重点完善党组织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党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整修村“两委”办公室、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更新办公桌椅、配置电脑、打印机、多媒体党员教育培训等设备,新建卫生室、文化广场等设施,把活动场所建设成为学习培训、便民服务、文化娱乐、议事办事的主阵地。
建设乡村、为民办事的真心
柏林庵村生产结构单一,支柱产业缺乏,生活环境较差。张岭根据各户的实际情况,因户施策、因人施策,为每一户贫困户建立扶贫台账,记录帮扶措施。目前,柏林庵村建成扶贫车间基地一处,占地576平方米,带动21户贫困户就近就业;新建500千伏光伏发电站一座,带动98户贫困户收益,目前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6.3万元;争取扶贫整合资金,硬化村组道路5公里,修建田间道路3公里、水渠75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30盏,新修拦河坝5座;对村容村貌进行整治,完成墙体涂白工程2.5万平方米,文化广场增设健身器材16套,基础设施得到了完善。
情系群众、关怀备至的爱心
驻村扶贫开始,许多群众对政策不甚了解,对扶贫期望值过高,对扶贫工作不上心,甚至在填表、照相、调查等方面还存在抵触情绪。张岭不发牢骚、不怕麻烦,耐心讲道理。农忙时节,他帮着去收割庄稼;下雨天,他帮着接送孩子上下学;谁家生病了,他去看望;谁家娶妻生子,他去祝贺,千方百计与群众建立密切关系,与贫困户手牵手,心连心。对于贫困户的一些实际困难,他建立台账,只要符合政策,该办的就办,该汇报的就汇报,该协调的就协调,想尽办法解决。近年来,他协调卫生部门开展3次义诊活动,免费发放了价值3000多元的药品,还为贫困学生和大病群众捐款2万余元。
众志成城、誓要脱贫的信心
在驻村的五年多时间里,张岭始终保持着改变落后面貌,战胜贫困的信心,并将这份信心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一方面,他主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重活先由自己揽,难题先由自己干。另一方面,为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扶志”工作,培养自力更生的志向,他还定期邀请农技专家到村里为贫困户进行各类技术培训,组织部分贫困户到周边乡镇参观学习中药材种植、苗木种植、养牛等产业。目前柏林庵村特色种植50亩,其中苗木花卉23亩,中药材27亩;养猪140头、牛34头、羊68只,贫困家庭年人均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
五年多来,张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基层一线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先后荣获“南阳市优秀驻村干部”“南召县优秀驻村队长”“南召县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文 王小军 石为璧 赵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