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架起跨越欧亚大陆的科技之桥
10月23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国际优秀科技创新项目对接合作专场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河南日报记者 聂冬晗 摄
高质量晶体生长技术、多功能环氧防静电系统、全降解食品保鲜袋……10月23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国际优秀科技创新项目对接合作专场活动上,一项项跨越欧亚大陆的科技成果集中亮相,让人目不暇接。
据了解,这次专场活动共征集了120余项成果,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100余名代表现场参加,为推动河南与中东欧国家间的创新科技合作搭建起桥梁。
专家话前景 期待豫欧合作再上层楼
国际科技合作是大趋势,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
专题讨论环节,中国前驻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波兰大使徐坚,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协会会长姚为克,中国驻乌克兰使馆前科技参赞李谦如等6位专家,围绕“国内产业界对中东欧合作的期望”这一主题展开热烈讨论。
在徐坚看来,中东欧国家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既是东西方连接带,也是“一带一路”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板块。同时,中东欧地区具有境外投资充沛、一体化市场动力强劲等优势,正处于创新能力的积聚期和紧随西欧发达国家的追赶期,中国与中东欧地区创新科技合作潜力巨大。
而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通信枢纽、能源基地,近年来在交通、物流、农业、能源等领域,与波兰、克罗地亚等部分中东欧国家及全球其他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引进吸收先进技术和成果300余项,带动了全省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攻坚期,河南对于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构建一流创新生态,有着迫切需求。”李谦如说,此次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国际优秀科技创新项目对接合作专场活动,正是持续拓展河南与中东欧国家合作深度的务实之举,双方的合作将“再上层楼”。
企业秀“家底” 120余项科技成果寻求“落户”
“我们是欧洲规模最大的充电运营平台服务商,业务遍及30多个国家,帮助全球超过400家合作伙伴建立了未来电动汽车充电业务,具有丰富的运营经验。”当天举办的中国中东欧国际科技合作案例分享及产业领先技术项目路演对接会上,远在芬兰的威尔达公司负责人通过线上屏幕,极力宣介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争取投资人的青睐。
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据河南省科技厅科技合作处处长曹贵金介绍,多年来,河南坚持实施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成果日丰,这次专场活动共征集了120余项成果,都是优质的创新创业项目,具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路演项目中,来自比利时的“VITO城市内涝Flood4Cast模型”技术赢得与会专家的赞叹,来自俄罗斯的“用于神经网络优化和加速的自动化深度学习平台”受到大家的深度关注,来自塞尔维亚的“多功能环氧防静电系统”让不少企业心动,来自芬兰的“可回收、可生物降解和可持续纸饮用吸管”让参会企业代表期待合作……
中东欧国家有句谚语,“好的建议比黄金更有价值”。路演环节结束后,台下投资人和产业人士对项目逐一点评,有的为企业成果点赞,有的则提出了发展建议。
创新火花在这里碰撞,合作意向在这里萌发。这座跨越欧亚大陆的科技合作之桥,让河南与中东欧的距离越来越近。(河南日报记者 冯军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