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临近春节 持续降雪 “菜篮子”“米袋子”供应有保障(新春走基层)
1月22日,在中部地区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园蔬菜区,工作人员忙着卸货装货,运进运出新鲜果蔬等产品,保障雨雪天气农副产品的供应。河南日报记者 王铮 摄
临近春节,持续降雪严寒天气和疫情交织,“菜篮子”“米袋子”保供情况引人关注。
1月23日,郑州万邦农产品批发市场,运送蔬菜和水果的车辆在入口处排起了长队,测温、查验核酸证明和行程码,一切有条不紊。
农批市场是农产品价格的“晴雨表”。“目前市场上各种蔬菜和水果供应充足,价格基本平稳。”万邦农产品批发市场市场部经理宁亚兵告诉记者,西红柿价格上涨了20%,主要原因是目前本地西红柿供应量小,春节前后才能大规模上市,商户从云南、四川等地进货,运输成本增加。目前,万邦市场积极组织商户调配货源,蔬菜单日交易量在1.4万吨左右,水果单日交易量在1.3万吨左右。
“菜篮子”一头连着老百姓餐桌,一头连着农户。生产环节要抓好源头安全,保障市场供应。
持续降雪令扶沟县柴岗乡梅桥村银装素裹。这两天,村党支部书记梅根清忙得脚不沾地。“村里200多个大棚的蔬菜都下来了,仅黄瓜一天的交易量就在13000多公斤。”梅根清说。
疫情下,为了保证蔬菜的安全,梅根清定了不少“规矩”:采摘人员全程佩戴口罩,摘下来的蔬菜要用保鲜膜包装,做到采摘、运输全过程“无接触”,大棚外每天两次消杀,遇到技术问题,线上请教专家,尽量不让外人进入蔬菜基地。
在汝南番顺产业园,一个个塑料大棚点缀着大地。大棚内,西红柿“吹”着暖气,菜农只有穿着特定服装才准进入,采摘使用采摘剪,采摘后的西红柿通过自动分拣机快速分拣包装,全程冷链配送。生产过程“较真儿”,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才更有保障。
生产环节蔬菜供应量如何?
“截至1月20日,全省蔬菜在田面积461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7万亩,每天供应量在16万吨左右。”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经济作物处处长黄伟表示,河南省全年蔬菜供应量每人每天2.5公斤左右,冬春季节生产淡季每人每天1.5公斤左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生产环节能有效保证市场供应。
蔬菜生产出来了,还得卖出去,流通环节要畅通,农产品要出得了村、进得了城。
众所周知,蔬菜等经济作物要全国大流通,不可能全部自产自销,当前的疫情对河南省蔬菜外调会产生一定程度影响。本地蔬菜不好出去,外地蔬菜不好进来,部分蔬菜价格会出现小幅度波动。
为畅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河南省为民生保供企业及时办理运输通行证,确保粮油、蔬菜、水果、肉蛋奶、育成畜禽等农产品区域间快速调运。省里下发的农资、农产品应急运输通行证,也优先保障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调运需求。
相比“菜篮子”,“米袋子”供应则更加安全无虞。
在中原粮食集团多福多食品有限公司,馒头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公司副总经理韩红军介绍,这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郑州本地过年的市民逐渐增加,对粮油的需求量也直线上升。现在郑州一天馒头需求量在200万个左右,公司加大马力,从农历腊月二十五开始,每天将生产30万个馒头,直供大型商超和居民小区便利店,春节期间生产配送不停歇,保证市民主食供应。
吃得饱更要吃得好。“我们顺应春节习俗和市民的消费习惯,推出了红糖枣馒头、麦胚馒头等,让就地过年的市民有更多消费选择。”韩红军说。
窥一斑而知全豹。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河南省粮食家底殷实,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粮食标准仓房仓容达9500多万吨,居全国第一,粮食消费量常年稳定在800亿斤至900亿斤,粮食自给率超100%,田头产量足、库里储备足、市场货品足,节日期间“米袋子”保供稳价基础扎实。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省入统各类应急供应企业3618个,实现了粮食应急网络城乡全覆盖,建立了原粮储备与商品粮面粉库存协同应急机制,保证在应急情况下,企业社会责任储备和各级政府储备依次响应、无缝对接,保障粮食有序供应根基稳固、底气十足。
春节将至,河南省发出《关于切实抓好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的紧急通知》,“菜篮子”“米袋子”供应无虞,老乡大可放心。(河南日报记者 刘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