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河南频道报道:近日,在位于许昌禹州市顺店镇下毋村的绿之茵农业有限公司食用菌种植大棚里,村民们忙着采摘羊肚菌,四处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我们公司现有200余座大棚,带动了村里100多名群众就业。”绿之茵农业有限公司经理毋校辉介绍说。
下毋村依托绿之茵农业有限公司,成立了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走出了一条“增强村级‘造血功能’、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
2022年以来,禹州市以“能力作风建设年”为抓手,紧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大任务”,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推进乡村振兴开新局。
巩固脱贫成果 政策衔接是关键
禹州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持续加压,坚守“脱贫不返贫”底线,坚持工作体系、工作要求、帮扶对象“三个不变”,做好有效衔接。
禹州市进一步完善工作例会、现场观摩、调研督导等推进机制,做到组织架构不变、工作标准不降、推进力度不松;聚焦53个脱贫村,对基础设施、脱贫产业和村集体经济查漏补缺,完善提升;重点关注农村低收入群体,每月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一次信息数据比对,加强信息数据共享,实施跟踪管理,做到精准帮扶。
实现脱贫不返贫 产业发展是根本
禹州市利用各地资源禀赋,支持具有地域特色的“林、药、烟、薯、牧”产业发展,注重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实现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目前,该市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龙头企业24家、许昌市农业专业合作社23家、种粮大户278家。
禹州市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为契机,加大对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增强其就业创业能力;探索推进“六进六销”多途径帮扶模式,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探索“旅游+帮扶”模式,推出10条旅游线路,组织旅游文化活动,大力发展山区旅游经济。
促进乡村更振兴 示范引领是途径
禹州市按照“试点先行、集中扶持、扩面增速、稳步推进”原则,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程,打造3个乡村振兴示范带、9个示范乡镇、167个示范村,力争乡村振兴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目前,神垕镇、鸿畅镇、方岗镇等依托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生态观光农业、钧陶瓷、绿色铸造等特色产业,在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磨街、鸠山、方山等乡镇依托乡村旅游集聚的优势,形成以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为龙头,融合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旅游业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无梁镇、浅井镇、苌庄镇等乡镇动员矿山资源型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大力推进矿山绿色转型发展,推动发展资源型产业向发展乡村产业转变。
如今,放眼禹州广袤田野,一个个宜居生态村庄跃入眼帘,一个个带动农民增收的项目落地生根,一幅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禹州大地上徐徐展开。(文 蔡春蕾 康党培 张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