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换道领跑“郑”出发③丨抢滩占先新兴产业 看郑州经济转型出新“招”
编者按: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营商环境的支撑。营商环境优,则市场活力足;营商环境好,则发展后劲强。2022年以来,郑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聚焦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创业办事的痛点难点堵点,进一步细化落实各项举措,持续打造优质营商环境。郑州市委网信办联合大河网推出郑州“两会”特别策划《换道领跑 “郑”出发》,全面展示郑州营商环境水平整体提升的生动实践和有效成果。
大河网讯(政务记者 赵檬)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实施创新驱动、换道领跑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成为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驱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动力。近日举办的“奋进十四五 建功新时代——河南省‘十四五’专项规划政策解读”系列第八场新闻发布会对《河南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进行了解读,规划提出要将河南建成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高地。河南省实施换道领跑战略,郑州如何在未来产业上前瞻布局,在新兴产业上抢滩占先?
据2021年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0年郑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工业指标企稳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工业投资增长20.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52.6%。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达38.8%、提高8.1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33.3%、提高6.4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产业比重降至26.2%、降低0.4个百分点。近年来,郑州市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量规模不断扩大,产业能级逐步提升,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呈现出规模化、高端化、集聚化的良好发展态势,对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
一核两带五区 郑州创新引领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11月22日,郑州市发改委就《郑州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郑州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5%左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突破万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五大特色优势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新能源、数字创意、相关服务业等三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
进入“十四五”,郑州发布最新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规划编制总体上采用“1+9”规划编制体系,“1”即编制一项《郑州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规划》,“9”即编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产业等产业发展九项子规划。
郑州着力构建“一核、两带、五区、多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格局。其中,“一核”即中原科技城,“两带”即沿黄科创带、南部新兴产业带,“五区”即郑东新区、航空港区、经开区、高新区、金水科教园区等5个核心功能区,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抢滩占先 郑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示范显著增强
“要以前瞻30年的视野审视和规划未来五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郑州市政府召开的第一百一十三次常务会议强调,要着力抓创新、强主体、育集群、拓开放、优生态,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五链”深度耦合,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新能源汽车、生物、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构建高能高质高优“153N”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
郑州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积极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大数据、5G通信、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研发平台,引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在全市转移转化等一系列措施,集成多方资源,支撑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同时,带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壮大创新主体,培育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统计显示,2020年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70家,总数达到2918家,科技型企业总量达到7846家,2019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04%,首次突破2%,新建省级研发平台209家,研发平台总量达到3680家,2019年国家孵化器评价中,郑州市9家载体被评为优秀,数量居全国大中城市第5位。
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完善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创新功能,引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郑州市科技局于近日起草了《郑州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要求到“十四五”期末,郑州科技创新水平实现新跨越,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一流创新生态基本形成,国家创新高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强化重大战略科技力量,提升科技创新引领力,统筹谋划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高标准推进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激发高校院所创新活力,切实增强源头创新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