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你家的8亩麦子,咱村麦收志愿服务队已帮你联系好了收割机,你不用担心。”5月30日一大早,周口市太康县符草楼镇陆湾村党支部书记张有连在电话中对村民夏令彬说。
因有偏瘫后遗症,夏令彬没有劳动能力。这些年,家里的庄稼都是他的儿子夏凯、夏高强负责收种。2022年,受多种因素影响,两个孩子都没能回来。眼看着麦子成熟,父子三人都开始着急起来。
和张有连通话后,夏令彬紧锁的眉头慢慢舒展开来。随后,他又急忙拨通了小儿子夏高强的电话。“家里的麦子有着落了,村党支部书记刚才给我打电话,说咱们村成立了麦收志愿服务队。等咱家麦子熟了,服务队就联系收割机帮忙收割。你俩就不用再挂念家里的麦子了。”夏令彬对儿子说。“非常感谢镇党委、镇政府和乡亲们对咱家的帮助,家里麦收和播种问题解决了,我和哥哥就能安心在外务工了。”电话里,夏高强笑着说。
据符草楼镇党委书记杨华介绍,为最大限度降低新冠肺炎疫情传播输入风险,十几天前,符草楼镇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在全镇开展了“务工在他乡、家事我来帮”志愿服务活动,在各村成立了35支麦收志愿服务队,并提前联系了近200台大型联合收割机。该镇组织村“两委”对各村未返乡人员和老弱病残户进行排查,建立台账,明确专人联系帮扶。据统计,经过排查,全镇共有89户未返乡人员和老弱病残户的579.1亩小麦需要收割帮扶。
“我们成立麦收志愿服务队,帮助群众开展‘三夏’生产,就是为了解除在外务工人员后顾之忧,让在外务工的村民既安心又放心。”杨华说。(文 王慧星 刘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