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5月27日报道(文/刘金辉)受俄乌冲突、新冠疫情、部分国家禁止小麦出口等因素影响,世界粮食安全遭遇重大挑战。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近日发出警告,人类或面临“二战后最大粮食危机”。中国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同时,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多种途径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农业和食品加工技术,为他们的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积极发挥自身在种植、养殖、食品加工等领域的优势,一方面鼓励企业“走出去”,培育了一批在海外开展种植、养殖、深加工等产业的企业;另一方面积极培养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让他们将中国先进的农业、食品加工等技术带回国,推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帮助发展中国家也将饭碗端得更稳。
老牌农场造福“高山之国”
在被称为“高山之国”的塔吉克斯坦,距离首都杜尚别70多公里的塔中农业合作示范区内,3000多亩小麦即将迎来丰收。这是老牌国有农场河南黄泛区农场在异国租种的第一块土地。
塔中农业开发公司总经理楚文杰说,他们在这里租种了13000亩土地,均为灌溉土地,主要种植棉花、小麦和玉米。“去年我们小麦产量是每公顷5700公斤以上,普遍高于当地农民种植的小麦产量。这些小麦都被加工成种子,销售到塔吉克斯坦各地。”
河南黄泛区农场地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黄河因战争决堤、泛滥造成的大面积区域。在三代农垦人的努力下,10万亩盐碱地已变成沃土良田。
随着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黄泛区土地不需要那么多人来耕种了。黄泛区农场境外投资部主任翟金中说,农场现有的10万亩耕地难以负担3万多职工的生活,急需寻找新增长点。十几年前,农场开始瞄准海外市场,先后赴非洲的纳米比亚、乌干达和东南亚的柬埔寨、缅甸等国家考察。最后,2013年,农场在塔吉克斯坦找到了适宜投资的土地,开始建设塔中农业合作示范区。
目前,黄泛区农场已在塔吉克斯坦投资2.6亿元,并一直把农业科研作为重点,持续加大农作物品种研发、繁育和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已研发繁育推广小麦、棉花、玉米新品种20个,为塔吉克斯坦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作出了显著贡献。塔中农业开发公司通过推广优良品种、合理密植、配方施肥、膜下滴灌、农机农艺等农业新技术,在塔种植的农作物平均产量均大幅高于当地水平,还创造了当地农业生产的最高纪录。
“我们刚来这里时,当地农民基本上都是一年种一季小麦或棉花,小麦种完就不再种了,因为再种玉米的话,产量特别低,投入不划算。根本原因还是种植技术和基础设施不行。”楚文杰说,“我们引进了滴灌等先进农业技术,实现了播种、打药和收割的全程机械化,再加上种子质量好和田间管理水平高,所以产量就高,能实现‘一年两熟’。”
现在,示范区“一年两熟”的种植模式已非常成熟,带动了当地部分农民和示范区合作,使用中国种子、技术以及大型机械进行农业生产,推动了当地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除了种植和育种,公司还建起了中亚地区最大的棉花加工厂,生产的棉花主要出口到伊朗和土耳其。
目前,示范区除了十几名中方管理人员外,其他工作人员均为当地居民,其中长期工50多人,短期工每年数千人次,仅棉花采摘季就需要1000多人,促进了当地就业。此外,示范区还安排部分长期工到黄泛区农场考察和参加培训,现在他们已成为示范区的骨干力量。
示范区所在地的塔吉克亚湾区政府为表彰其在农业发展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授予塔中农业开发公司“国家独立日”奖状以及经济发展贡献奖。
引领“亚洲之星”农场复兴
面积5.67平方公里的吉尔吉斯斯坦养殖场“亚洲之星”在苏联解体后逐渐没落,最终濒临破产。2011年,河南贵友集团全资收购了这家企业,将其打造成为一个中吉农业产业合作区,目前已有多家中国农企入驻。
贵友集团副总经理刘俊永告诉记者,他们进驻“亚洲之星”时,这个农场几乎处于废弃状态。他们首先对土地、功能区、道路进行了规划,然后对水网、道路、热力、电信、厂房、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提升。
经过多年持续的投入和改造,贵友集团在“亚洲之星”建成了集种植、育种、养殖、屠宰加工、饲料加工、国际贸易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刘俊永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越来越多的中国农企想到中亚地区投资,但却缺乏信息和平台,于是公司成立了帮助中国农企投资吉尔吉斯斯坦的合作平台,目前已有超过8家企业入驻。“‘一带一路’倡议就像催化剂一样推动着中国企业到中亚寻觅合作机会。”
目前,“亚洲之星”的种植以玉米为主,主要用来育种并销售给当地农户。养殖业主要是养鸡和牛,也以在当地销售为主。
2019年,吉尔吉斯斯坦投资促进和保护署与“亚洲之星”农业产业合作区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同意将合作区作为重点推动项目,给予更多优惠措施和政策支持。双方同意共同推广和升级吉中“亚洲之星”自由贸易区项目。
除了在当地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外,贵友集团还邀请农场雇用的当地工人到中国考察学习。2018年11月,时年39岁的马里克获得了这一机会。他们一行30人在河南濮阳市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学习农业技术,参观“互联网+农产品”电商园以及位于河南商丘市的贵友集团。
“合作区引进了优良的种子和先进的技术、机械,玉米的产量提升了一倍;还雇用了大量工人,为当地的就业作出贡献。”马里克说。
同样参加了此次培训的一名吉尔吉斯斯坦官员说,该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山地,农田稀少,因此更需要中国精耕细作的理念和技术,比如大棚和滴灌技术以及深加工技术,希望在这些方面能与中国加深合作。
吉尔吉斯斯坦农业专家扎兹古尔说,感谢中国邀请他们来学习,他们考察了农业种植、农产品加工、木材加工等产业,感到很有帮助。
漂洋过海学习中国技术
近年来,中国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大了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培训力度,涉及种植业管理、食用菌技术、农机技术、动物疫病防控等领域,以增强这些国家的“造血”能力,提高农业技术水平。
苏丹青年沙一杜是一名漂洋过海来中国求学的博士研究生。
苏丹是联合国宣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1987年,沙一杜出生在苏丹一个中等城市辛纳市的农村。大学毕业后,他到辛纳市卫生局工作了3年。2015年,他获得了到兰州理工大学留学的机会,享受全额奖学金。拿到硕士学位回辛纳市工作一年后,他又来到河南工业大学就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
河南工业大学的前身是郑州粮食学院,该校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
“沙一杜给我的印象是沉稳而好学。2019年刚来的时候,实验对他来说很困难,许多仪器都不会用,”沙一杜的导师郑学玲教授评价道,“他很认真,一点一点地学,积极向老师和同学们求教,很快就赶上来了。”
按照计划,沙一杜将在明年毕业,现在正忙着写博士论文。当记者跟沙一杜约采访时,他只有中午和晚上有空,其他时间都在做实验。
他的研究课题是高粱发酵等方面的技术,因为高粱是苏丹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非常感谢老师们支持我做这方面的研究,也非常感谢中国政府给我留学的机会。”沙一杜说,“毕业以后,我想回国继续从事食品科学的研究,希望我的研究能转化为实用的技术,生产出更好的食品。”
与沙一杜一样,津巴布韦人瑞沃德也在河南工业大学攻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我来中国留学,首先是因为津中关系很好,双方在很多方面都有合作。其次是中国有着先进的食品加工技术,并愿意与发展中国家分享。”瑞沃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