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河南省科学院发展促进条例》实施第一天 首席科学家拎包入职了
9月1日,余龙带领团队成员操作环保型保水缓释化肥包裹材料实验。河南日报记者师喆摄
9月1日,《河南省科学院发展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第一天。从广州乘飞机落地郑州后,新任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首席科学家余龙拎着一只公文包,轻松走进了河南省科学院龙子湖院区。
4楼崭新的办公室内,小到一台符合个人生活习惯的制冰机,大到做实验所需的各类仪器设备,只要首席科学家有需求,都会尽快得到省科学院各研究所筹建专班解决。“住房、交通、医疗,省科学院把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安排好了,没有后顾之忧,只需要想科研的事儿就行。”余龙轻装上阵背后,是《条例》给他增添的底气。
这是全国首部为一家科研单位发展“量身打造”的法律法规,突出务实管用,聚焦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尤其是为营造创新环境、汇聚高层次创新人才提供法律保障。
根据《条例》,河南省科学院将建立以首席科学家为核心的科技创新组织管理制度。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在河南省科学院,科研怎么干,将由首席科学家们说了算。
“首席科学家拥有自主制定技术路线、按需组建人才团队、合理支配科研经费等决定权,科研能力能够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余龙曾任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院材料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和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院长,在他看来,现在的省科学院将“科研管理”变为“服务科研”,体制机制创新及科研配套政策正趋于一流水平。
办理好入职手续,余龙走进河南省科学院展厅参观。对于河南省科学院,他有着难以忘怀的深厚感情。1982年,余龙从华南理工大学毕业后,曾在当时的河南省科学院工作过一段时间。暌违40年,再度回到这里,成为化学研究所的一名首席科学家,余龙感叹:“我回家了!”
对这个十分熟悉又焕然一新的平台,余龙将无尽的期待和展望,倾注进科研项目的规划中。“河南是农业大省,我们团队选定的反应挤出连续生产聚乳酸、环保型保水缓释化肥包裹材料、全淀粉可生物降解材料等研究方向,都立足于省内资源禀赋和产业现状。希望能尽快产出一流的科研成果,实现技术转化和应用,更好助力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他说。(河南日报记者 师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