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学院龙子湖院区一楼展厅,正成为感受河南创新潮涌的新窗口。河南日报资料图片
时空交错重叠之处,往往蓄积着巨大能量。
8月28日,郑州,中共河南省委“中国这十年·河南”主题新闻发布会集聚亿万目光。
“我再一次诚邀海内外的科学家、杰出青年学子,尤其是河南籍的优秀人才,积极投身河南打造国家创新高地的火热实践,在这片沃土施展才干、成就梦想!”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盛情推介“上新”河南。
8个月前,这里同样响起如潮般掌声。2021年12月28日,重建重振河南省科学院揭牌仪式上,楼阳生真诚邀请人才归来。
不同的时间,同一声呼唤,不同的情势,同一种决心——让“创新”成为河南最新标识和醒目前缀,成为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响彻上空的主旋律和最强音。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观察大势、谋划全局,作出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之选。
舞龙头、带全局,抓关键、布大棋。河南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重建重振河南省科学院为一号工程,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向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全国重要人才中心进军,探索一条从科技强、人才强到经济强、区域强的新路径。
这场河南实践,将在国家战略牵引地方发展上,在解决科技与产业“两张皮”上,探路、破冰、“打样”,为我国破解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难题,交出有力答卷。
(一)一位首席科学家的回归
“我回家了!”
9月1日,余龙从广州乘飞机落地郑州,拎着个公文包,径直前往河南省科学院龙子湖院区。
那一年,刚大学毕业的他入职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后来曾任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院材料研究所首席科学家,以及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院长。
出走半生载誉归来,他的动力是什么?换句话说,科学家最看重的是什么?
站在开阔明亮的展厅里,这位新任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用目光久久抚摸展板上那一段段文字、一张张图示。
就在当天,《河南省科学院发展促进条例》开始实施。为一家科研单位“量身打造”法律法规,推动其建成高端人才集聚的创新高地、科技研发应用的开放平台,这在我国尚属首例。
他向往的“家”里,有科技研发的平台,有创新成果转化的擂台,有科研人员成长的舞台。“功能”有没有?“颜值”高不高?《河南省科学院发展促进条例》一一给出肯定答案。
不一样了,完全不一样了!
在重逢者眼中,除了“河南省科学院”这六个大字,这里从场所到架构,从人员到制度,从站位到定位,都跟过去根本不同,发生了质的变化。
这变化,如此鲜活生动,令人欣喜。
在这里,他领衔的“反应挤出”技术已经落地。把符合国际公认十大化工方向的技术及其研发人才收入囊中,河南“下手快”的背后,是识才的慧眼,聚才的良方。
在这里,他拥有充分的自主权,自主制定技术路线、按需组建人才团队、合理支配科研经费等。科研怎么干,由他这位首席科学家说了算。
在这里,小到一台调冷饮的制冰机,大到实验所需仪器设备,只要有需求,都会得到“一键响应”。对人才的尊重,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
将河南省科学院迁至省会城市最具活力与未来的新地标,这昭示着,创新的力量已从“幕后”走至“台前”。
最好的地段用于建实验室、产业研究院,最优越的环境留给科研人员,最精干的队伍来服务科学家,取舍之间,观念导向、政策导向一目了然。
让河南省科学院成为创新的策源地。
让河南成为科学家的家。
龙子湖湖心岛上,晴空如洗,天鹅掠过。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图书馆体育场错落有致。一座座高校开放分布,不设围墙,绿地间隔。
绿色和创新,两大理念交融碰撞,共赴一场时代之约。
(二)一家科研机构的沉浮
一张黑白照片,定格着河南省科学院昔日模样。
1958年那个夏天,前身为中国科学院河南分院的省科学院建院。在郑州市红专路58号一座不起眼的院落内,10余位年轻的科研人员脸上挂着笑容,站在刚建好的实验楼前合影留念。
那时的他们,风华正茂,摩拳擦掌,畅想着创下一番经天纬地的事业。
时光的车轮匆匆碾过。小院尽管仍处繁华地段,但许久平静无波,渐渐地,甚至连附近住户都不知道这里是做什么的。
曾经踌躇满志的少年,或垂垂老矣,或默默离去。有人成就斐然,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有人仍埋首实验室,向着科学之巅努力攀登。有人四处找门路把技术卖到省外,还有人因缺乏转化条件,不得不尘封研究成果,任其发黄变脆在故纸堆间。
小院曾经走过的数十年,是河南科技事业的一个现实切片。
战略规划缺乏,经费投入不够,重机关管理轻科研规律,重晋升称号轻学术贡献。创新的氛围渐渐淡薄,交流的声息渐渐关闭,机构之于社会的作用,渐渐变弱走低。
一位不惑之年的科研人员,这样描述自己曾经的消沉:
科学院原来的办公场所太局促,实验室的中试基地被迫颠沛流离、搬来搬去,像样的硬件都不具备。
不仅如此,他所在的实验室想聘用一名技术工,把科研人员的想法变成实物,但院里非博士不招,一堆科学家只好拿起刨刀锯子,笨拙地做起木工活儿。
如果成果无法诞生,科研人就“死掉”了!
他不甘心自己的科研生命就此终结。两年前,面对山东一家科研院所的邀请,他一度心动不已,只差最后一步就会离开河南。
纵有壮志凌云,徒留一声长叹。
一院如此,一域亦然。创新对环境有着相当高的要求,土壤不够肥沃,风景不够宜人,生态不够优良,即便有新苗破土,也难以长成大树参天,更别提聚木成林。
一种现象令人尴尬——在打动国人的先进典型里,河南人的身影从来都是浓墨重彩的存在,然而有个群体很少现身,那就是科学家。
最大小麦主产区、最早建成“米”字形高铁网、最先成立商品交易所……纵览河南,从不缺乏创新基因。
但是发展是一个动态变迁的过程,往往因阶段不同,导致动力和路径的差异性。就像一个游戏设计者,一次次抛出难题,等待“玩家”获取相应的装备技能,一路“升级打怪”,解锁进阶。
在新发展阶段,创新的位次大大前置。再不找准“新跑道”、激活“新动能”,就会放慢速度,甚至无路可走。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创新必退。
时代击鼓催征。放眼全国,不少地方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借助创新这个引擎,催生新技术新产业,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提高竞争力,形成新优势,一路高歌猛进。反观河南,创新要素不足是突出短板,科教质量不高更是一大痛点。
标兵渐远,追兵渐近。河南,必须尽快蹚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三)一个影响未来的决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4次赴河南考察调研,中原大省的发展,始终牵动着人民领袖的心。
以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为主导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从打好“四张牌”到实现“三个转变”,总书记在河南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创新理念始终闪耀其间。
在广袤中部地区、在黄河流域、在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版图中“起高峰、建高地、成高原”,隆起一个动力澎湃增长极,河南使命所系、当仁不让。
从农业中心、陶冶中心,到商贸中心、交通中心,是一次伟大跨越;从人力中心到人才中心、技术中心、智力中心,更将是河南现代化进程中里程碑式转折,这关乎一亿人现代化生活,关乎一方厚土崛起夙愿,更关乎一个民族念兹在兹的伟大复兴梦想。
无论是奋勇争先,还是更加出彩,创新必须“在线”,人才不能缺席。
短板中蕴藏无限潜力,河南缺的就是这点燃激情、成就梦想的一把火,差的就是这奋起直追、改天换命的一股劲,少的就是这咬紧牙关、加压奋进的一道力。
要做,就做最好!
2021年7月5日,河南省科学院迎来一位特殊的“客人”。
河南省科学院、省农业科学院、郑州大学、高新技术企业……履新河南后,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脚步密集,一次次踏入创新要素最活跃的地方。
那天,在河南省科学院七楼会议室,一场特殊的汇报会召开。两个概念首次提出——一个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高地”,一个就是“重建重振省科学院”。
3个多月后的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建设国家创新高地”作为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重要内容,正式写入党代会报告。
从“中西部创新高地”到“国家创新高地”,目标调整意蕴深远——积极服务、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在这个前提下审视谋划河南省创新体系,才能开新局、走在前。前瞻三十年,立足实际看河南,放眼全国看河南,极目世界看河南,河南省委、省政府布下一盘大棋。
而重建重振河南省科学院,正是这盘棋的“关键一子”。把河南省科学院打造成一流平台,提供一流服务、引育一流人才、多出一流成果,让它变成一个吸附资源、释放动能的“强磁场”;并以它为基点,万丈高楼平地起,在中原大地引发一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化学反应”,这是将其定位成“一号工程”“龙头带动”的深意所在。
也就是说,重建重振河南省科学院背后,其实是重建重振河南省科技创新体系。
要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理念、视野、方法、手段等一系列创新。河南省委主要领导紧扣目标,紧盯不放,一以贯之,一抓到底——
2021年7月,河南省科技创新委员会成立,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和省长王凯担任双主任,先后已召开7次会议,以前所未有的规格和力度优化决策、推进工作,充分彰显推进创新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对河南省科学院从目标架构、章程条例,乃至内部机构设置,事无巨细,亲自研究,反复推敲。
隔一段时间就去现场调研,每次调研都侧重不同主题,步步推进,层层落实,推动河南省科学院建设。
无论是省部联席会议还是省院工作会谈,不管是面对科技工作者还是创新型企业,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大力推荐河南省科学院。
……
重建重振,简简单单四个字,其实意味着一场深刻变革。
这变革,不是小打小闹、修修补补,而是推翻重来、重起炉灶。它将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根本和突破口,带来全方位、根本性、深层次的改变。攻不下坚就不算改革攻坚,伤筋动骨才能脱胎换骨。
这变革,犹如一场飓风,向人们思想深处刮去。它不仅见证一座省级科学院的重生,还将以强大的后劲和威力,重塑河南创新生态,影响河南传统面貌,乃至为建设现代化河南,提供正确路径选择。
一子落定满盘活。
(四)一场激动人心的蝶变
绘制一幅河南省科学院的走势图,不难发现,最近一年来它沿着“新型研发机构”轨道,活力值垂直攀升。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支持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新型研发机构等新型创新主体,推动投入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
自此,新型研发机构正式成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系统的组成部分,成为各地推动创新的“抓手”,打通堵点的“先手”。
就河南省科学院来说,这张“新”名片到底新在哪儿?
——新在发展定位的改变。
大学、科研院所、企业、事业单位,河南省科学院被定位成一个“四不像”的新型研发机构。放眼国内,西湖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迅速发展,都得益于类似定位。
布局基础学部、产业学部、未来学部,以研究所办院、以实验室办院、以产业研究院办院,破除“围墙”后的河南省科学院,将成长为一个开放式的大平台。
或以河南省科学院自身力量为主导,或以高校为主导,或以企业为主导,从前沿技术到应用市场、从技术到产业的通道将被有效打通。
——新在体制机制的创立。
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有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支撑河南省科学院重建重振的“四梁八柱”正快速搭建:
聚焦自身定位,规范内部关系。《河南省科学院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明确其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等,以“三定方案”形式对实行“大部制”进行规范。《河南省科学院章程》明确其主要任务、治理结构、机构和运行机制,强调首席科学家是核心、院理事会是最高决策机构。
坚持需求导向,强化外部保障。《河南省科学院发展促进条例》从法律法规层面,保障河南省科学院体制机制创新,规范河南省科学院科技创新活动。《支持重建重振河南省科学院的若干政策措施》赋予河南省科学院编制使用、人才引聚、成果转化、经费自主使用、配套要素保障等一揽子支持,营造一流政策环境。
夯基垒石,立柱架梁,体制机制创新,为河南省科学院注入了“精”与“魂”。
——新在人才团队的建设。
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十四五”期间要集聚3000名优秀科研人员,河南省科学院正热切期盼金凤凰择木而栖。
“赋予首席科学家决定性决定权”。在河南省科学院,凡是科研的事儿,都由首席科学家说了算。
“人才引进要以团队结构是否合理为标准”。一支运行良好的创新团队,有首席科学家举旗定向,有青年才俊独当一面,也有技术工人具体实施。
“除了引进优秀博士和博士后,还要引进紧缺专业的硕士和‘天才’本科生”。不设门槛,不唯学历,河南刚柔并济,引育并重、以用为主,在全国乃至全球不拘一格招揽人才。
——新在融合发展的实践。
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既要有“名”,成为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更有“实”,进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行列,这是追求,更是责任。
拿出3000名编制、260平方公里最优地段,打造人才蓄水池、创新大舞台。在没有路的地方闯出一条路,这是魄力,更是担当。
河南省科学院专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中原科技城提供发展空间、公共服务,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连通二者,“天”“地”“桥”“三合一”融合发展,这是路径,更是格局。
在郑州,金水科教园区内,多个实验室项目正“组团”开建;在洛阳,河南省科学院将与龙门实验室共同发力,为制造业打造更强关节;在焦作,“科研支撑产业,产业反哺科研”的院地合作模式,正成为良性循环;在南阳,河南省科学院正携手“龙头”企业中光学共建南阳光电研究所,为古城贴上“中国光电产业创新高地”的全新标签;在鹤壁,河南省科学院首个分院将花落淇水之滨……未来中原大地上,处处是“带不走的科学院”。
——新在创新氛围的形成。
8月,一场围绕河南省科学院创新发展的座谈会,聚集了50余位来自全国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或惊讶或赞叹,大家无不露出肯定的神情。
有人感慨“河南速度”:
提出重建重振176天后,2021年12月28日,重建重振河南省科学院揭牌仪式举行,在一大批两院院士、国家级人才见证下,河南科研新“航母”正式起航;35天时间加压推进,龙子湖院区从施工现场变为崭新模样;数学研究所、化学研究所、集成电路研究所等6个研究机构已开始运行,一些前沿课题攻关正在全力推进。
有人发现合作契机:ITO靶材让国产光电子产业更有底气,纳米润滑油脂配伍技术填补我国空白,多层复合高服役性能功能耐火材料显著降低消耗……一个材料强省冉冉升起。
有不少羡慕的声音:“能得到省委高度关注,举全省之力支持建设,这是创新之幸”“河南正在用行动打破大家的过往认知”……
也有不少真挚的建议:“要让人才充分发展”“要摸清家底找好方向,了解自身优势重点攻关”……
这张“新”名片,从打造到擦亮,有太多“从0到1”的工作要做。
无论春夏秋冬,河南省科学院的灯长明不熄。科研事业部、学部工作部……随便推开一间办公室的门,都能见到伏案工作的身影。任何时候召集会议,大家拎起包就来。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省委组织部以及省科技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人社厅……攻坚时刻,加班加点、挑灯夜战是工作常态。“不把一点一滴时间用上,就跟不上省领导的脚步。”
这样的“感动时刻”曾数次上演——从2021年7月5日至今,河南省委常委会会议、省科创委会议、省党代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专题会一个接一个,对重建重振河南省科学院作出重要指示不下30次。
2021年11月,数易其稿的《重建重振河南省科学院方案》终获河南省委“原则赞成”,鼓励河南省科学院“招兵买马、安营扎寨、粮草先行”。
2022年3月,工作专班在北京封闭,白天上课学习,晚上完成作业,硬是用一周时间拿出了《河南省科学院章程》初稿。
2022年7月,《河南省科学院发展促进条例》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会议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成为全国首部为一家科研单位发展“量身打造”的法律法规。
重建重振河南省科学院,工程系统宏大,任务长期艰巨,要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大写意”变成“工笔画”,就必须为科学家的家“架梁立柱”“夯基搭台”。基础打好了,才能住得舒心,住得长远。
艰辛付出,总有回报。
“完全颠覆了我对河南的看法。”业内一位重量级人物给出高度评价,在怎样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河南开展了生动实践,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五)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喜欢历史文物,博物馆是最佳去处;热衷益智科普,科技馆不会让你失望。
如今在河南,多了一个系统认识科技创新的场所——越来越多人走进省科学院龙子湖院区一楼展厅,感受创新潮涌。
鲜有人知,楼阳生书记曾是这间展厅的首批访客。
那天,在每个区域、每块展板前驻足良久,细细参观了两个小时后,他感慨道,从前有外地客人来访,都知道河南是农业大省、文化大省,想要看看河南的工业和科技创新,却不知该往何处。
“这个展厅展示得非常好,要永久保留下来。”他郑重叮嘱。
这间2200平方米的展厅,布设不足一年,内容已数次更新。每一块展板,每一件展品,都记录着河南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
高端平台,尽显高能。2批、6家省实验室揭牌不久,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中原食品实验室挂牌也已箭在弦上。构建省实验室矩阵,设立多家产业研究院和中试基地,重整中原科技城龙子湖智慧岛……创新体系在完善。
一流课题,一流水准。阿兹夫定获批上市已在河南投产;郑麦7698,成为面包、面条、馒头领域的“三好学生”;高效钎焊技术打破国际技术壁垒,服务保障多项国家重大工程;ITO靶材让国产光电子产业更有底气;实现光无源芯片自主可控,助力“宽带中国”建设;河南制造、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机意义非凡……“家国、自信、卓越、精进”,河南科学家们凝练一流课题,不断摘取皇冠上的明珠!
主体壮大,活力迸发。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有望达50%。标准化推广“智慧岛”双创载体,大力培育“瞪羚”“独角兽”创新龙头企业,重塑高等教育结构,“双一流”“家族”更为庞大……成长全周期,服务全方位,创新全链条。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点人才计划,榜单上有了更多河南人姓名。院士、杰青、海外高端人才全职引进,“金凤凰”们飞回了家乡。中原科技城“英才汇”平台一上线,数万人踊跃申请等待认定。华为、上汽、阿里巴巴……头部企业、人才团队、研发机构创新中心纷纷落子北龙湖畔,创新气候更宜人。
中原大地上,创新的大厦“三天一夯土,五天起一层”。
数字不断刷新,2021年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同比分别增长33%、28%。
纪录不断刷新,2021年河南省技术合同成交额首次超过600亿元。2022年前7个月,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已达620.8亿元,超过2021年全年成交额。
洼地到高地,每一次跃升都是崛起;白纸到画卷,每一笔描画都是出彩。
今日之河南,创新发展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广泛共识、实际行动,成为现代化河南建设的主旋律、最强音。
一年时光并不长,但已让河南省科学院焕然重生,在古老中原逐渐隆起一座科创高峰。透过这张“新”名片,中国乃至世界,正看到一个活力迸发、潜力巨大的新河南。(河南日报记者 柯杨 师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