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实验室是河南省委、省政府支持洛阳打造的重大创新平台。
中信重工高端电液智能控制产业基地。
本栏图片均为倪睿 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近日,洛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印发《洛阳市建设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动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了洛阳市建设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总体思路、建设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将把洛阳打造成具备完善创新体系,拥有密集创新主体和众多创新人才,创新氛围浓厚的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重振洛阳辉煌提供强劲创新动力。
以创新引领发展
彰显城市鲜明特质
何为国家创新型城市?洛阳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主要特征是城市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在创新发展上走在前列,其重要标志体现在有完善的创新体系、有密集的创新主体、有众多的创新人才、有浓厚的创新氛围。
2010年科技部启动创新型城市工作。2016年以来,科技部不断加大布局建设力度,支持78个城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洛阳是一座充满创新基因、富有创新特质的城市。
当下,洛阳正聚焦“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重振洛阳辉煌”,以产业发展“136”工作举措为统揽,以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目标,突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推动创新平台矩阵构建、科技企业集群培育、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等工作,切实把创新落到产业上、产业落到风口上,让创新成为最鲜明的城市特质,为现代化洛阳建设提供澎湃动力。
据悉,2018年至2021年,洛阳市研发经费投入从99.36亿元增长至153.91亿元,年均增幅15.5%。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14%增长到2.83%,连续四年居全省第一、连续三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创新平台总量从2014个增长到2853个,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突破100个、占全省近1/3。高新技术企业由469个增长到1036个,年均增长21.9%。
“洛阳近年来虽然科技创新取得长足发展,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不小差距,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洛阳市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洛阳将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主战略,把建设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目标。
《行动方案》明确,到2025年年底,一流创新生态基本形成,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显著增强。全市各类创新主体达500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6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3000家,各类创新平台载体总数达到4000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75%,财政科技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突破5.0%。
聚焦8项主要任务
绘就建设“路线图”
《行动方案》提出,洛阳市要把建设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根据《行动方案》绘出的建设“路线图”,洛阳市将重点围绕8项主要任务开展行动。
打造一流创新平台。重点是建设提升伊滨科技城、重塑重振洛阳高新区、推动洛阳经开区提质升级、加快智慧岛建设、高标准打造一批科技产业社区。
洛阳市要求,聚焦伊滨科技城、高新区、经开区“三大创新平台”,牢牢抓住科技产业发展、周山双创智慧岛和伊滨智慧岛建设、科技产业社区建设试点等三项重点工作,增强“三大创新平台”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核心支撑。
推进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量。重塑重构实验室体系,引导支持先进耐火材料、拖拉机动力系统、矿山重型装备、航空精密轴承等在洛全国重点实验室优化调整研究方向,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力争在全国重点实验室整合中跻身入列。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聚焦重点产业集群和风口产业优势领域,鼓励驻洛高校、大院大所大企业以项目合作方式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吸引国内“双一流”高校、国家级科研机构、中央企业和地方大型国有企业、世界500强企业来洛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布局建设中试基地和产业研究院,形成产业创新示范效应。
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引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创新型企业集群。健全科技型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机制,打造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企业为支撑、创新龙头企业为引领的创新型企业集群。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格局,聚焦风口产业发展,分类施策、分层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成长性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加快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风口产业集群。
引进培育创新人才。深入开展“才聚河洛”招才引智活动,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建立专业化市场化人才评价机制,实施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引育计划、“河洛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等,助力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
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强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围绕重点产业、风口产业“卡脖子”技术、关键共性核心技术等,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专项、“揭榜挂帅”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
协调城乡共同发展。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全面贯彻落实市委乡村振兴“151”工作举措,以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优化科研组织模式,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为目的的科研项目管理体制。推行和优化“揭榜挂帅”、首席专家制、经费包干制等机制。
营造创新创业生态。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科普人才建设工程等五大工程。同时,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创新、发展靠创新的良好氛围。(河南日报记者 田宜龙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范坤鹏 河南日报通讯员 张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