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农文旅综合体让乡村有处玩有钱赚
柴堂社区鸟瞰图
“红色谢寨”建设了党群服务中心、幸福大食堂,服务群众零距离;“七匠陆何”的花墙泥瓦匠把小片荒变成了“网红打卡地”,竹编手艺人“编”出一间文创博览室;柴堂借助本村书法爱好者云集的优势,打造的“清香柴园”充满书香气息……7月20日,记者走访周口市郸城县汲冢镇发现,该镇探索“政府引导+产业引领+农户参与”的乡村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因村而宜打造“一村一品”农文旅综合体,集观光采摘、休闲度假、夜市经济于一体,培育了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新热点,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力。
“五星”支部 照亮“红色谢寨”
“大热天,不想在家做饭了,中午就来幸福大食堂吃碗面条,空调屋里还凉快,吃完饭和几个老伙计下象棋,真幸福。”7月20日11时40分,谢寨行政村72岁的村民谢学井在该村幸福大食堂端起面条碗,心里满是幸福。
“河南省2022年度‘五星’支部”是谢寨村最为骄傲和自豪的新荣誉,这彰显了该村奔向乡村振兴全面发展的实力。近年来,汲冢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高质量建设谢寨村党群服务中心、幸福大食堂,现已成为集“服务群众中心、文明新风窗口、基层党建阵地”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场所。
“俺村都在河南周口国家农高区范围内,有谢寨、史老家、周庄3个自然村2850人,创办企业8家,其中有中广德农5G辣椒产业园、三峡电能光伏发电、华清农业涉农企业等特色产业,企业带村致富、村助企业壮大,收获双赢,激发活力,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该村党支部书记宋明华说。
在该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前广场上,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服务大厅内金色党徽熠熠生辉。走进谢寨,大街小巷干净整洁,房屋墙体绘画精美典雅,路两旁的“五星”支部宣传文化墙创意优美、内容新颖,百日红、树桩月季、金叶榆、红叶石楠等绿化树高低搭配、错落有致,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美丽而整洁的村容村貌令人陶醉。
汲冢镇党委书记梁辉说,谢寨村在“五星”支部创建工作中,8家企业齐发力,创建“产业兴旺星”马力十足;产业兴旺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争创“生态宜居星”扮靓了小村;村里有平安建设中心,“平安法治星”一创而成;生活在这样的村庄里,老人免费在大食堂里吃饭,“文明幸福星”幸福指数满满;党支部带富能力强,全民一心向党,“支部过硬星”得到了肯定。“红色谢寨”就是乡村振兴道路上高擎党旗的先锋队。
乡村巧匠 创出“七匠陆何”
“美丽乡村 幸福陆庄”。在陆庄行政村村口,由红砖衬底、青砖雕刻、青瓦装饰垒出来的20米长花墙和8个迎宾大字别具一格,不由让人赞叹村里必有能工巧匠。
“‘七匠陆何’说的是陆庄和何楼,这俩村原来是一个村。别说七匠,八匠九匠也有,例如竹编匠、柳编匠、木匠、花墙泥瓦匠、制秤匠、捏耙匠、彩绘匠等,你到俺村里走走转转就能看到了,所有能工巧匠的手艺作品都在村里展示着呢!”70岁的陆克同是竹篮编织匠,一天能编一个竹篮,“现在买竹篮、买耙子人的少了,像俺这些手艺人做的竹篮、鱼篓、耙子全部由村里收购销售,有一部分放在了村里文创博览室。”
走在陆庄、何楼村的大街小巷,每一处小片荒周围都垒起了花墙,墙上雕刻的有党徽、五星、农耕、花朵等,有些墙面还把自行车、压水井等老物件铺砌在墙体内,更具特色;村室里的文创博览室,所有能工巧匠的作品都有展示。特别是该村巧匠们不吝传授手艺给监测户何庆军夫妇,让这对聋哑夫妻走上了致富路。
在该村村室的后墙上有8个编织的竹筛,每个竹筛上彩绘一个字和茅舍、河流等图案,组成“党建引领 乡村振兴”文化墙,美观大方又颇具艺术特色。
村室的院落免费开放,成为周末的“乡村夜市”,品陆何文化、吃夜市烧烤,既展示了“七匠陆何”,又在家门口挣到钱,一举两得。
书法爱好者云集 打造“清香柴园”
从陆庄向东,沿柴西走廊行走1公里,便到了柴堂社区。这里和谢寨、陆庄不同,这里古朴典雅、书香氛围浓郁。原来,著名书法家柴建方是柴堂人,该社区便发挥柴建方反哺家乡建设“柴建方书法篆刻碑廊”的优势,提出“建设书香柴堂、推进乡村振兴”目标,把书法融入新时代乡村振兴,把传统文化“种”到居民心间。
柴堂和县城毗邻,从公园西路走进柴堂,迎宾牌坊上的字就是柴建方的书法篆刻。一路向西,村庄两侧建筑丹楹青瓦、曲径亭台,枝叶扶苏、相得益彰。村内大街小巷房屋墙上的彩绘与书法长廊交相辉映,从书法篆刻碑廊到墙体彩绘一条街,村中画、画中村,成为一道靓丽景观。特别是刚刚打造的“书香柴堂 清香柴园”文旅夜市,茅草凉亭、仿古单间、月球灯等,现代化夜市烧烤和古色古香的装扮相融合,清香柴园有着特别的清香。
目前,该镇已建成烧烤夜市3处,入驻小吃摊点、商贩、游乐设施等近100家,日带动消费1.5万元。还有汲冢大街福溪市场、鲁庄的仙桃采摘园以及每个村的周末“幸福汲冢·百姓舞台”等等,该镇以农文旅融合打造乡村新业态,以乡土“根”文化引起村民和在外游子的“老家情结”,让乡村更香、农民更富。(记者 徐松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