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建绿色廊道 展幸福画卷
来源:人民日报  |  2023-07-24 09:17:43

  原标题:河南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建绿色廊道 展幸福画卷(美丽中国)

河南:建绿色廊道 展幸福画卷

沿黄生态廊道洛阳市新安县段。张雨田摄

河南:建绿色廊道 展幸福画卷

黄河生态廊道开封段步道。石斐摄

  核心阅读

  西起三门峡、东至开封,一条蜿蜒的绿色廊道,成为当地百姓的生态廊道、致富廊道、幸福廊道。近年来,河南通过在黄河沿岸打造生态廊道,推动生态修复、打造生态产业、发展生态旅游,在守护一泓清水入黄河的同时,也让黄河之水滋润沿岸百姓生活。

  夏日傍晚,在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黄河大堤南侧的大河路街道前刘村,宽敞平整的景观步道上游人如织,两旁的绿植郁郁葱葱。“这里环境美,节假日带着孩子来逛一逛,欣赏下美景。”市民尹继业说,和家人围坐在绿荫下,一边饮茶一边聊天,感觉非常惬意。自然生态的氛围、舒适怡然的空间,让黄河生态廊道吸引了越来越多市民来到这里欣赏黄河、亲近黄河。

  近年来,河南省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在黄河沿岸建设复合型生态廊道,流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系统功能不断增强。

  推动生态修复,营造亲水空间

  三门峡大坝两岸青山连绵,树木葱郁,黄河从这里流入河南。沿岸,20余只黑鹳时而栖息石上,时而跳入水中,与白鹭、苍鹭争相捕食。

  一旁的市民张明云兴奋不已,赶忙按下快门,记录这些生动的瞬间。“现在三门峡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空闲时间我喜欢拿着相机抓拍珍稀动物。”张明云说。

  好生态引得百鸟来。黑鹳是一种候鸟,数量极为稀少,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近年来,黑鹳频频光顾三门峡。此外,大鸨、灰鹤、白天鹅、鸳鸯等也成为这里的常客,使得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更为丰富。

  崤山为伴,土塬连绵,三门峡地势高低起伏,河道蜿蜒。三门峡境内,240公里复合型黄河生态廊道功能彰显,串联起黄河岸边的山山水水。近年来,三门峡市按照“三河为源、四水同治、五库联调、六区受益”工作总布局,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恢复河流健康生态。如今,三门峡境内18条黄河一级支流已实现“清水入黄”。

  弘农涧河流经三门峡灵宝市,是三门峡市最大的一条黄河支流。沿弘农涧河而上,这里的沿黄生态廊道中点缀着休闲驿站和景观小品,沿岸步道整洁美观。“这里建有儿童乐园,周末我们会带家人过来亲近黄河,变化真大!”在河边散步的灵宝市民李战生感慨。

  近年来,三门峡深入推进“四水同治”,持续推进天然林修复、公益林保护,营造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林,弘农涧河水质从劣Ⅴ类提升到Ⅱ—Ⅲ类之间。

  “我们将持续推动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工作,通过强化水质监测分析、推进清废行动,把黄河生态廊道打造成造福百姓的幸福廊道。”三门峡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裴宗杰说。

  2022年,三门峡市国考断面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为“优”,全年水质达标率100%,优良水体比例100%;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100%。

  打造生态产业,助力村民增收

  “你看,这白对虾,个大饱满。”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曲兴镇大蔡村崇溪水产养殖基地,技术员张利朝正在岸边忙着投喂饵料,“黄河生态廊道建成,俺也吃上了生态饭!”

  曲兴镇北依黄河,地下水矿物质丰富,水产养殖优势得天独厚。借助黄河生态廊道建设的发展契机,大蔡村整合资源,引进精细管理模式,建设水产养殖基地。2021年,大蔡村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坑塘600余亩,发展水产养殖业,当年销售收入2600万元。

  “以前外出打工总是担心家里,现在在家门口上班,一个月能挣三四千元。”实现家门口就业,村民王沙心里乐开了花。

  近年来,开封市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以特色产业发展为抓手,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草则草,引导沿黄乡镇因地制宜科学选取适合本地的水产业。目前,祥符区毗邻黄河的4个乡镇在规划的黄河生态廊道范围内已发展水产养殖面积1.5万亩,相关产业年收入总值达4000万元,特色产业与生态保护实现有机结合。

  眼下,祥符区袁坊乡袁坊村黄河生态廊道蝉鸣阵阵,1万多亩莲藕进入盛花期。2020年,袁坊乡开发利用坑塘,种植莲藕,成立合作社,发展特色养殖产业。袁坊村莲藕合作社还注册了商标,走品牌化路线。藕农柴素叶已经种植莲藕5年多,藕田由20亩发展到现在的300多亩。“去年莲藕销售行情好,每亩收入超万元。”柴素叶说,今后她打算继续扩大莲藕种植规模。

  开封市持续把生态廊道建设和高效农业建设相结合,沿途增设现代农业设施等,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鱼虾养殖、莲藕种植等产业产生了显著经济效益。

  发展生态旅游,传承黄河文化

  过了小浪底水利枢纽,从高原峡谷奔腾而来的黄河水便涌入广袤肥沃的华北平原。在洛阳市新安县石井镇黄河神仙湾风景区,一湾碧水,满山林果。登上山岭之巅俯瞰,黄河生态廊道宛如游龙盘在山腰上。在荒坡改造后建成的果园里,果树郁郁葱葱。

  神仙湾风景区位于石井镇东侧的黄河岸边,是黄河生态廊道的一部分。借助良好的生态环境,石井镇抓住机遇,全面发展全域旅游,在神仙湾风景区布局研学体验、高端民宿、户外露营等新业态,走出生态打底、旅游赋能的发展道路,成为当地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支撑。投壶、射箭、制陶,孩子们研学于此,亲近山水,寓教于乐;露营、越野、采摘,青年人欢聚于此,纵情放歌。2023年以来,石井镇接待游客人数50万人次,神仙湾风景区接待游客超过15万人次。

  沿黄河生态廊道逆流而上,走上新安县正村镇石泉村观景平台,壮美黄河一览无余。一处谷底坐落着连片的民宿,田舍相望,密林相拥,白墙黛瓦的新中式建筑错落有致。“观黄河,看流云,近郊游也能亲近自然、放松身心。”洛阳市民李玉丹说,自己利用周末假日特意来到新安休闲放松。

  过去石泉村山荒田薄,2020年黄河生态廊道修到了村口,当地抢抓黄河生态廊道建设机遇,依托集体经济,整合闲置资产,通过市场化方式招募运营商,与经营主体共同打造民宿集群,建立运营商与集体经济、集体经济与农户的双向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良性循环。

  游人纷至沓来,文旅消费升温。“村里把黄河边的窑洞改造成文创小院,集中展销黄河澄泥砚、函关窑瓷器、乡村老粗布等极具黄河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受到游客的喜爱。”石泉村党支部书记毛献新说。2022年,石泉村入选河南省首批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全年接待游客30万人。

  2023年6月,黄河生态廊道贯通,黄河非遗研学体验、黄河主题文旅文创等新业态新产品也在近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生态为基、文旅赋能的幸福画卷正在黄河岸边渐渐展开。(人民日报记者 王乐文 王者)

编辑:张雨晴
2024“打卡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你好,河南!”网络国际传播活动_fororder_移动端banner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