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共建“一带一路”·权威访谈丨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专访河南省副省长张敏
新华社郑州10月7日电 题: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专访河南省副省长张敏
新华社记者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承东启西,区位居中,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着内陆腹地战略支撑作用。河南省副省长张敏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十年来,河南以做优做强物流枢纽为突破口,创新推动“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个方面协同发展。迈上新征程,河南将继续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构建高质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开放格局,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开新局
十年来,河南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参与度、影响力稳步上升。
国际交通物流枢纽能级不断增强。“近年来,河南综合交通线网总里程达到28万公里,基本形成‘米+井+人’综合运输通道布局,公路、铁路、航空运载能力居全国前列。”张敏说,河南已形成以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为引领,“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个方面协同发展的开放格局。
“空中丝绸之路”越飞越广。2013年,卢森堡国会高票通过河南航投收购卢森堡货航35%股权议案。从开航到2023年9月20日,卢森堡货航郑州航线已累计执飞航班6062班,贡献货运量超过100万吨;卢森堡货航常态化运营8条以郑州为中心的洲际货运航线,触角延伸至全球200多个城市。
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方面,张敏介绍,河南发展河海联运、铁海联运,连通“海上丝绸之路”。周口港、信阳淮滨港开通20多条国际、国内集装箱航线。开通至青岛、宁波等港口的铁海联运班列。2022年全省铁海联运班列运输集装箱18.9万标箱,成为豫货出海的“快速通道”。
人文交流日益密切,文明互鉴日益开放。作为文化大省,河南已与51个国家建立125对友好城市关系,友城数量稳居中部地区前列。成功举办8届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累计有近500个国外城市市长或市长代表参加。
“我们充分发掘利用历史文化、根亲文化、武术文化、丝路文化等资源禀赋,精心打造中国功夫、天下黄河、老家河南等知名国际文旅品牌,讲好中国故事,融入‘一带一路’。”张敏说。
多举措推进对外开放提质扩容
近年来,河南加快开放载体平台建设,持续拓展对外开放广度深度。
以制度创新培育新优势。张敏介绍,作为引领河南制度型开放的“火车头”,近年来,河南自贸试验区持续推进制度创新,释放政策红利,已累计形成546项改革创新成果,其中16项被国家推广,多式联运、商品期货等领域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推进开放通道和枢纽建设。张敏介绍,河南正加快建设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推动中欧班列(中豫号)形成21个境外直达站点、8个出入境口岸的国际物流网络,境外网络覆盖欧亚40个国家140余座城市,打造出“数字班列”“恒温班列”和“运贸一体化”等特色名片。截至2023年8月底,中欧班列(中豫号)累计开行9224列,年底前预计突破10000列。
优化服务促进贸易便利。“我们通过畅通进出口物流、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帮助企业减负增效、服务外贸创新发展等创新举措,持续优化河南外贸营商环境。”张敏说,目前,河南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较2017年分别压缩69.1%和94.9%,空运进口整体通关时间全国领先。
内外连通开拓国际市场。张敏介绍,河南正高质量融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构建“优进优出”贸易发展格局。2022年河南对东盟国家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4.6%,东盟成为河南第2大贸易伙伴。在豫世界500强企业达到198家,600余家河南企业走进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新起点上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当前,河南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站上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张敏表示,河南将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主线,继续深入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充分发挥市场规模、人力资源、产业基础、区位交通、开放通道等优势,推动对外开放规则、规制、管理、标准创新,构建高质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开放格局,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在强化重大基础设施支撑方面,张敏表示,河南将加快推进郑州机场三期工程、高速铁路网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辐射全国的立体集疏网络,打造国际综合交通物流中枢,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
未来,河南将着力构建坚实的全域开放体系。“河南将进一步健全空、陆、网、海‘四路协同’立体开放通道体系,推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成更具国际影响力的门户枢纽,高水平实施河南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进一步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开放通道和载体平台支撑体系。”张敏说。
开启新征程,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面临新要求。对此,张敏受访时表示,河南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畅通国际投资贸易合作渠道,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在高水平开放中打造竞争新优势,更好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记者张兴军、孙清清、翟濯、刘怀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