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连日来,河南许昌全面落实理论学习、调查研究、建章立制、推动发展等重点任务,为政府系统开展主题教育带好头、作示范。同时,加强许昌市政府各口线主题教育的指导,确保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助推发展的强大动力。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许昌市驻村第一书记充分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努力发挥“带头受教育、协助抓教育”作用,坚持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引领,聚力抓教育、解难题、促发展,推动农村党支部主题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多措并举抓学习,筑牢思想根基。驻村第一书记紧密结合农村党员工作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党员随时随地开展学习,确保学习实效。
一是把学习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结合农村党员特点,打破传统学习模式,统筹安排政策理论学习和种养知识培训,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鄢陵县柏梁镇姚家社区第一书记崔振华结合村内党员干部多从事花木种植、园林绿化的实际,组织党员干部在种植基地和工程一线开展学习交流,收到良好效果。
二是把学习课堂搬到“红色基地”。充分发挥红色村庄、村史馆、革命遗址等作用,按照就近就便原则,组织党员干部到红色基地学习,不断增进广大党员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颍桥回族镇建设街村第一书记姜楠组织村内30多名党员干部到红色革命基层政权中共颍桥区委旧址进行党性教育,加强红色教育,坚定理想信念。
三是把学习课堂搬到“手掌指尖”。注重发挥新媒体作用,督促党员干部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自学。后河镇闫楼村第一书记张涛利用村级微信公众号“闫楼我的老家”,定期推送党的最新理论方针政策,组织党员群众深入学习,确保学在经常、学在日常。
千方百计解难题,办好为民实事。驻村第一书记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着力破解制约乡村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一是着力整治人居环境。指导村党支部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用好党员积分管理、“一编三定”等,引导党员群众主动参与环境整治,使村庄更加美丽宜居。示范区永兴街道蒋东村第一书记刘冠亚协助村“两委”先后投入480余万元,新修道路5.7公里、美化街道5条;评选“五美”庭院示范户6户,推动村庄保持常态干净整洁。
二是着力化解矛盾纠纷。指导村党支部大力开展安全教育和安全隐患排查,宣传电信诈骗和网络赌博危害,提前及早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和谐稳定大局。鄢陵县张桥镇和寨村第一书记刘晓光依托“2.15”网格管理模式,带头对骨干户、困难户、重点户遍访,了解群众诉求,协助党支部及时排查化解矛盾问题7个,赢得党员群众一致认可。
三是着力优化为民服务。坚持把为民服务作为主题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想方设法为民办好事。建安区灵井镇郝庄村第一书记罗晓静充分发挥单位优势,组织为100余名百姓开展针灸、拔罐等中医理疗活动,为10名有需求的群众捐赠品牌助听器10台,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关爱、党的温暖。
全力以赴促发展,务求取得实效。驻村第一书记坚持把推动发展与主题教育有机融合,以开展主题教育促经济发展、以发展成效检验教育实效。
一是深入讨论谋方向。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群众中问需问计,协助党支部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切实找准发展方向,凝聚最大合力。禹州市褚河街道吴湾社区第一书记王中杰在主题教育期间,通过走访调研、个别座谈等充分征求党员群众意见,与社区党委确定“持续发展特色种植、积极发展研学基地”发展思路,为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二是外出学习拓思路。积极组织党员干部通过外出观摩、业务培训等,不断拓宽思维视野,提升促进发展本领,有效激发了创建“五星”支部、实现乡村振兴的活力动力。禹州市无梁镇大木厂村第一书记张李君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骨干,到外地实地考察酸枣树、连翘、艾草种植等,进一步找准产业发展方向,得到广大党员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三是因地制宜促发展。对照“五星”支部创建标准,充分发挥本地资源、区位等优势,大力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建安区桂村乡周沟村第一书记秦浩依托周沟村种植烟叶的传统优势,协助党支部领办烟叶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600余亩,年产值实现300万元。襄城县湛北乡山前杨庄村第一书记黄楷戈结合本村产业特色,在协助村党支部做大做强蔬菜种植、瓜果采摘等产业基础上,积极谋划发展面粉加工、冷链物流等产业,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有力提升集体经济发展质效。截至目前,许昌市驻村干部引进帮扶资金4438.16万元,引进集体经济项目110个,帮助销售农产品1491.23万元。(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