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学院参与组建千新星寻找计划 助力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后随观测
来源:河南日报  |  2024-05-07 09:25:50

  原标题:省科学院参与组建千新星寻找计划, 助力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后随观测

  近日,我国爱因斯坦探针卫星(Einstein Probe,简称EP)首批在轨科学探测图像正式发布,得到广泛关注。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立项实施的空间科学卫星系列任务之一,由中方主导,欧洲航天局、德国马普地外物理研究所和法国航天局以国际合作形式参与任务实施,于2024年1月9日发射升空。该卫星主要用于观测宇宙中的剧烈爆发现象,捕捉这些转瞬即逝的宇宙“焰火”,因主要科学目标涉及黑洞、引力波等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重要科学预言,故取名为“爱因斯坦探针”。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主要通过X射线信号来监测天体的活动和爆发,而这些天体的其他信息也同样至关重要。河南省科学院引力波天文研究所(筹)研究员杨圣参与组建千新星寻找计划(Kilonovae Finder,简称Kinder),从光学波段为该卫星找到的天体提供了大量后随观测支持。

河南省科学院参与组建千新星寻找计划 助力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后随观测

  Kinder项目由杨圣研究员团队与英国牛津大学Stephen Smartt教授团队等共同组建,利用位于台湾鹿林的1米口径Lulin Optical Telescope(LOT)和40厘米口径Super Light Telescope(SLT)望远镜,快速跟随拍摄美国的泛星计划 (Panoramic Survey Telescope & Rapid Response System,简称Pan-STARRS)、小行星陆地撞击持续报警系统(Asteroid Terrestrial-impact Last Alert System,简称ATLAS)等巡天项目的候选天体,旨在发现颜色红、演化快的光学暂现源,分辨其是否可能为千新星。其中,杨圣负责开发Kinder-pip管道工具(Yang et al. 2022, A&A, 646, A22),用于图像的预处理、图像相减、候选源提取和点扩散函数测光等数据处理任务,以快速提取天体流量信息。

  Kinder项目运行至今约两年时间先后观测了共计40多颗快速演化光学暂现源,有一批重要发现,如实时拍摄了黑洞潮汐瓦解事件AT2022cmc的早期重要数据(Pasham et al. 2023, Nature Astronomy, 7, 88)等。值得一提的是,Kinder项目在我国EP卫星正式在轨观测后,一直为其提供后随观测,找到了多颗EP天体的光学对应体。如EP240315a的光学对应体ATLAS24dsx/AT2024eju,我们通过数据分析,证实其为一颗红移约为5(约680亿光年)的伽马射线暴。

  河南省科学院引力波天文研究所计划建设“河南省科学院光学望远镜”(HNAS Optical Telescope,简称HOT),该设备预计在建成后,将持续为我国多项大工程(如EP卫星)和拟由省科学院牵头打造的第三代引力波探测大科学装置提供后随观测支持。(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师喆)

编辑:张雨晴
2024“打卡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你好,河南!”网络国际传播活动_fororder_移动端banner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