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宝看千年前的喜怒哀乐 你Get到了吗?
来源:大河网  |  2024-05-30 13:17:46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文物,是历史的信使、文化的化石。在这些静默的见证者身上,不仅镌刻着精湛的工艺与特定的时代风貌,还隐藏着一种更为微妙的存在——情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文物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情感世界——

从国宝看千年前的喜怒哀乐 你Get到了吗?

牵驼胡人俑

  喜:盛世的使者

  唐代,一个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熠熠生辉的时代。这一时期,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多元,对外交流频繁,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更是将大唐的影响力远播至亚欧大陆的另一端。

  你看这件牵驼胡俑!他身着异域服饰,面带笑容,眼神中透露出对旅途终点——大唐的无限憧憬与到达后的满足。唐代牵驼胡俑的喜悦,正是整个大唐盛世开放包容、商贸兴盛、文化交融的生动体现。他们犹如一扇窗,推开窗,是个兼容并蓄、繁荣昌盛的伟大时代,那份跨越千年的喜悦与自豪伴着驼铃阵阵扑面而来。

从国宝看千年前的喜怒哀乐 你Get到了吗?

东汉石辟邪

  怒:威慑和守护

  古人不仅创造“愤怒”的神兽,还有“愤怒”的武士。

从国宝看千年前的喜怒哀乐 你Get到了吗?

三彩铠甲武士俑

  在唐代,武士俑通常身披铠甲,全身装备严谨,呈现出一副随时准备战斗的架势。其中,那些带有愤怒表情的武士俑,面容生动且富有戏剧性,眉头紧锁,双眼圆睁,嘴唇紧抿或是怒吼状张开,无一不透露出强烈的意志力和战斗的决心,似乎能感受到他们内心涌动的激昂热血。这样的愤怒表情并非工匠随意雕琢,随着国力的强盛和边疆的拓展,军队成为国家稳定的基石,武士们不仅需要有过人的勇气和武艺,更要有誓死捍卫疆土的使命感。因此,即便来到另一个世界,作为俑的武士,仍是忠诚、勇敢精神的化身。

从国宝看千年前的喜怒哀乐 你Get到了吗?

壁虎纹陶缸

  哀:生死与别离

  “自古多情伤离别。”哀伤,不仅仅是人类情感的流露,它被赋予了更为深邃的文化内涵与艺术表达。

  瓮棺葬是仰韶时期流行过的一种丧葬习俗,可以简单理解为用瓮或者罐等陶器作为葬具,前期使用者儿童居多。壁虎纹陶缸便是此时的葬具之一,壁虎尾巴具有断而复生的特点,试想失去年幼孩子的父母,用日常陶器将孩子尸骨埋在居室附近,并精心制作壁虎形装饰,祈愿夭折的孩子能再次转生到自己家中。可怜天下父母心,丧子之痛凝成的悲伤眼泪,打湿了千百年来数不尽的父母衣襟。

从国宝看千年前的喜怒哀乐 你Get到了吗?

郭巨埋儿画像砖

  汉时,统治者采用“举孝廉”作为重要的人才选拔方式,旨在从民间选取德才兼备的人充实官僚体系,强化中央集权和维护社会稳定。人们为了功名利禄,投其所好用各种方式彰显自己的孝行,因此,衍生出很多愚孝和荒唐之孝。这种社会政治背景下催生的产物,在今天看来,虽然荒诞、讽刺,却也透出淡淡的悲哀。

从国宝看千年前的喜怒哀乐 你Get到了吗?

白釉黑彩蹴鞠图瓷枕

  乐:世俗生活的欢歌

  宋元时期,民间艺术如同一轴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不仅承载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更生动描绘了世俗生活的欢歌与社会风貌的多彩篇章。

  宋代商品经济与城市文化高度发达,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长,市民阶层逐渐壮大,各种娱乐活动应运而生。其中,蹴鞠,上到贵族下到平民都为之狂热。

从国宝看千年前的喜怒哀乐 你Get到了吗?

  看这件白釉黑彩蹴鞠图瓷枕上,连梳着小辫儿的孩童都专心致志地玩着,仿佛在苦练颠球运球的技术,预备和小伙伴们一较高低,他快乐的身影,正是宋代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的具象体现。

  这一时期的人物俑,在造型与表情上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动与丰富,它们不仅是丧葬礼仪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当时社会生活、宗教信仰、民俗风情的缩影。

从国宝看千年前的喜怒哀乐 你Get到了吗?

舞蹈雕砖俑

  元代城市经济繁荣,创作需求、素材和人才都取之不尽,元杂剧由此拥有了兴旺发展的沃土,不仅融合传统的诗、歌、舞、乐,还穿插杂耍、吹哨、打鼓等民间技艺,并运用大量充满生活情趣的通俗口语,深沉的感情抒发和热闹的歌舞场面一应俱全,在市井街头、茶楼酒肆广泛流传,成为民众日常生活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元代墓葬中出土的杂剧俑和雕砖,表演者个个神采飞扬,俏皮十足,你也被他们的欢乐氛围感染了吧。

从国宝看千年前的喜怒哀乐 你Get到了吗?

吹口哨雕砖俑

  文物,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它们或许没有生命,却因人类的情感而被赋予了灵魂。文物中的喜怒哀乐,不仅是古人情感的映射,更是世俗百态的缩影。

  当我们再次凝视这些文物,不仅是在与过去对话,也是在思考自我与当代社会的情感表达。

编辑:张雨晴
2024“打卡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你好,河南!”网络国际传播活动_fororder_移动端banner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