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术节“豫”见功夫郑州
来源:河南日报  |  2024-10-22 09:30:34

  “有功夫,来郑州。”10月20日,寓意“天地之中、黄河天水”的郑州奥体中心开门“打擂”,见证一场别样的武林盛事。

  当天,作为第十三届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的“重头戏”,少林武术大赛和中国武术段位制(境外)考评在此举行,来自56个国家和地区2560名“武林高手”同台竞技、比拼真功夫。

  传武韵禅心,合四海之音。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少林武术则是我国武术最具代表性的流派,拥有15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其门类之多、体系之大,在我国乃至世界武术运动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之称。

  赓续少林功夫文化,打造“世界功夫之城”。“从1991年起,郑州创办国际少林武术节,先后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4万余名运动员参赛。”郑州市政府副秘书长赵恒康说,武术节的延续举办,重在保护传承并弘扬少林武术文化,架起连接中外文化交融与借鉴的桥梁,也借此打响“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城市品牌。

在武术节“豫”见功夫郑州

在武术节“豫”见功夫郑州

  拳脚棍棒,刀枪剑戟……赛场上,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倾力展示习练多年的硬功夫,一招一式开合有道、虎虎生风。

  今年60岁的埃莱奥诺拉来自荷兰,是个铁杆“功夫迷”,从最早在南美接触到少林功夫,再到不远万里来中国拜师学艺,“我热爱这种闪着智慧光芒的哲学艺术。禅武、禅修和禅医给我以滋养,让我变得越发年轻。”埃莱奥诺拉说,“武术的奥义在于心怀畏惧,并能终止内心暴力。从武术到佛法思想,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带给我力量。”

  不光自己习武修心,埃莱奥诺拉还成为中国功夫的传播者。这一次,他专程带着保加利亚学生特雷斯参赛,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高手”切磋少林六合拳。

在武术节“豫”见功夫郑州

  功夫跨越国界,更不限年龄。此次大赛,运动员年龄跨度在4岁到82岁,因共同爱好聚首“功夫郑州”。年仅6岁的少林小子肖锦洋练习童子功刚一年半,说起话还稚气未脱,但打起拳行云流水,在比赛中拿到男子其他拳术项目第一名,“我最大的爱好是打拳、唱歌和背诗。回去还得好好练功,下次再拿一枚金牌。”肖锦洋萌哒哒地说。

  少林拳勇武有力、太极拳刚柔并济、形意拳栩栩如生……此次武术节除少林功夫外,国际竞赛规定套路、各式太极拳等均是比赛项目,涉及五单元,共设6个大项、315个小项。

  “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吴彬说,我国武术流派众多,但都属于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举办这样的国际性武术节比赛,让更多的武术拳种和流派习练者多多参与,各展所长、百家争鸣,充分保护中华民族武术文化多样性,也借此予以更好传承、弘扬。

在武术节“豫”见功夫郑州

在武术节“豫”见功夫郑州

  与武术大赛中的一较高下相比,段位制考评重在对习武者自身的考量,鼓励其在精进武学中勤修不怠,不断突破自我。

  本届武术节上,中国武术段位制(境外)考评吸引来自日本、荷兰、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武术爱好者参与,考评中的武术门类,不仅有杨氏、陈氏太极拳,还有少林剑、少林梅花刀、42式太极剑等,一拳一式、刀花飞舞间,展现的都是参赛者对武术的无限热爱。

在武术节“豫”见功夫郑州

  “武术段位制的考评,不仅考察其学修成果、技艺成就,还在于个人品行武德,让习武者不断认识自我、突破成长。”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专家陈顺安说,随着武术段位制标准化、系统化、规范化发展,段位制考试正不断推向国际,吸引更多外国友人通过武术段位制考试来了解中国武术,体味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因功夫而聚首,因交流而多彩,不同国家、不同肤色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参赛者汇聚天地之中,“豫”见功夫郑州,续写武术传奇。(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延辉 祁道鹏 康亚飞 文 王铮 摄影)

编辑:张雨晴
2024“打卡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你好,河南!”网络国际传播活动_fororder_移动端banner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