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10月31日,新乡市封丘县人民法院受理各类案件8615件、审结7747件,同比分别上升14.25%和16.60%;受理执行案件4680件、执结4079件,同比分别上升25.36%和32.17%,办案质效主要指标均实现新突破。
“我们深刻感到,理论强才能方向明,只有我们自己带头铸牢党建融合意识,才能保证工作行稳致远,不跑偏、不走样。”如何融合推进队伍政治建设、业务建设,实现促公正提效率?封丘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宋克如是说。
上好党建课 初心不褪色
“我们坚持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找准工作结合点,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审执工作创新发展。”封丘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狄少增分享了该院的经验做法。
据介绍,该院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严格落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举办专题研修班,赴焦裕禄纪念馆、红旗渠等地开展现场教学,让干警在追寻红色足迹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定期举办支部连支部、党建大讲堂、诵读红色经典等活动,让干警在活动和经典中学思想、强党性、建新功。
2024年,该院开展“三会一课”99次。以“素质”强院为依托,该院还定期开展优秀裁判文书、办案能手,调解能手评比,营造了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
截至目前,全院受理审、执各类案件13295件,结案11826件,为封丘县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该院被新乡市委、市政府评为“新乡市文明单位” ,被市中院评为“全市先进基层法院,被封丘县委评为“党的建设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
“深耕+善治” 诉源能化冰
该院干警从“心”出发,在一次次进村入户中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用实际行动为基层社会治理开辟出了一条新路径。
李应荣是封丘县人民法院诉前调解员。自2021年5月担任封丘县人民法院诉前调解员以来,她调解矛盾纠纷479件、疑难纠纷15件、群体性事件3件,被评为“新乡市十佳调解员”“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等。在封丘,与她同样优秀的调解员还有多名。他们在长年的基层调解工作中,各自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望、闻、问、切”调解方法,筑牢了化解纠纷的第一道防线。
该院要求各法庭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巡回审判,以案普法;适时邀请代表委员、干部群众走进法庭,旁听庭审;经常性到农村市集、辖区企业、行政机关进行现场专题普法,宣传法律知识。2024年以来,该院开展巡回审判20余场,深入乡村普法宣传28场,发放普法材料2000余份,解答咨询600余人次,对170余家企业专题普法,大大提升了辖区群众和企业涉诉风险防范意识。
目前,在10名特邀调解员进驻院机关的基础上,该院2024年又增加15名诉前调解员,在法治协同、诉调对接中通过有序而不失灵活的方法寻求纠纷最佳解决方案。
重拳铁腕 勇往“执”前
2024年以来,在院党组的坚强领导下,该院执行质效持续向好,共受理执行类案件5350件,已结4104件,整体结案率为76.71%,执行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新突破。
依托府院联动机制,该院切实解决好涉党政机关为被执行人的执行案件,并推动协作联动机制向基层延伸,与公安局、检察院联合打击拒执行为。3月18日,封丘县人民法院和封丘县公安局执行联动警务室正式揭牌成立。联动警务室成立以来,共协助查询被执行人信息63次,协助采取临控措施179人次,协助拘留12人次。
目前,该院执行局通过“大中心+小团队”执行新模式,平均结案时间缩短32.36天,执结罚金刑案件360件,督促履行456.16万元。
依法执行是底线,能动履职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宋克洋表示,解决执行难问题还需要疏其泉源、注重治本,从源头上、本质上化解矛盾。为此,该院主动将执行工作融入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强化沟通协调配合,扩宽执行“朋友圈”,汇聚综合治理执行难的强大合力。
府院联动 双向奔赴
2023年,封丘县第一次府院联席会议提出,要依托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平台,加大诉前调解力度,推动府院联动由个案协调、事后化解向前端治理、源头预防转变。
封丘县人民法院在巩固和深化府院联动工作成效的基础上,深入贯彻落实力量联合、数据联通、风险联控、社会联治的工作要求,通过提出司法建议,与相关机关开展联合调研,联合出台规范性文件等方式,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倾力打造“府院联动”升级版,推动实现府院联动工作更有建设性、更富生命力。
2024年以来,封丘县人民法院共受理诉前争议20件,化解20件,化解率达到100%,减轻了当事人诉累,增强了行政机关公信力,节约了司法资源,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收到实效。
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该院不断加强对行政复议法及其配套法规制度的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和行政相对人对行政复议的认知度、认可度和参与度。为此,该院不仅注重在立案前与原告进行沟通,做好申请人工作,还建议败诉党政机关应积极主动履行判决,还争取尽快结案,切实保障当事人胜诉权益的及时兑现。
“枫桥式人民法庭”、新时代“枫桥经验”等荣誉纷至沓来,这些都是封丘县人民法院全体干警坚持内心良知,以虔诚之心对待法律,以善良之心传递司法温度、服务社会大局、公正司法为民的有力注脚。(文 郭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