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里的年味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1-26 10:47:26

  “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门上守住家;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绕着跑。”过年贴年画,是中国人的传统年俗,当年画贴在门窗、墙壁上的时候,年就来了。

  年来了,年画更火了。

  “我们每年都来朱仙镇请年画。不贴年画,不算过年嘛。”在朱仙镇尹氏老天成年画博物馆,来自山东菏泽的三名游客用词很讲究。

  尹氏木版年画第五代传人尹国法正在专注地雕刻木版,手中的刻刀,勾勒着纷繁蜿蜒的线条,把唐的饱满、宋的神韵、明的奇骨与新年祝福一并刻进这块小小的木版里。

  尹国法的妻子高秀英一边和客人交谈,一边印制年画。明快鲜艳的色彩印在纸上,浓浓的年味瞬间就飘满了整个屋子。

  弥漫着年味的屋子是尹国法的年画博物馆,670平方米,七个功能区,依次展出了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起源、历史变迁、制作流程等。年画题材丰富,涉及民间故事、历史人物、花鸟虫鱼,以及融入现代元素的清官文化、英雄文化等,顾客基本上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喜欢的。

  朱仙镇木版年画源自汉唐壁画艺术,由桃符演变而来,是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它兴于宋朝,盛于明清,融合了绘画、木雕、砖雕等多种艺术特点,线条粗犷奔放,构图饱满匀称,色彩浑厚强烈,乡土韵味浓厚,是代表性的中国农耕时代的原生态艺术,是珍贵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张贴年画,祈福纳祥、驱邪避灾,也寄托着人们对风调雨顺、农事丰收、家宅安泰的美好愿望。

  2025年蛇年迎来首个“非遗版”春节 ,尹国法特意制作了“巳蛇四福”年画,销量特别好,甚至吸引了外国客人。

河南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里的年味

被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年画《对金爪》 摄影 刘永安

  “刻版得有耐心,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觉得一天一晃就过去了,很短。”尹国法顺手拿起一块巴掌大小的版说,“这是二十四节气的刻版,170个字,和豆子一般大,我一天最多能刻30个。”

  尹国法站起身,走到店铺墙角一个有年头儿的木架前,上面堆叠着三层版。他指着最下边的一层说:“这是俺祖上留的。刚开始我不愿意学,后来想想,传了几辈人的东西断在我手里,对不起老人。”

  香灰木炭柳枝条,朽稿贴梨共刻雕。从初中毕业至今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尹国法成功挖掘出六色、七色、九色版,恢复传统木版年画品种65套,创新雕版70套,创作出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以及朱仙镇古代英雄人物系列等,赋予了年画时代色彩和文化元素,为年画的传承延续注入了时代印记。

河南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里的年味

大学生体验木版年画刷色过程 摄影 李俊霞

  为了使朱仙镇木版年画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近年来,开封市祥符区制定了中长期保护规划,成立了“朱仙镇木版年画社”和“朱仙镇木版年画研究会”,实行人才传、帮、带工程,实现老、中、青阶梯式人才储备;面向省内外大中小学生常态化开展木版年画研学活动,建立了培训实训基地。开封市成立了 “政府+企业+景区+传媒”文创团队,引入仿生仿真、VR、AR等先进科学技术,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推动了朱仙镇木版年画文旅文创融合发展。

  如今,朱仙镇木版年画门店近20家,年画远销法国、英国、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年产值近4000万元。古老的朱仙镇年画艺术走进千家万户,走向世界各地,传播和展示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亮丽名片之一。(文 李俊霞)   

编辑:张雨晴
2024“打卡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你好,河南!”网络国际传播活动_fororder_移动端banner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