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十四五”·共绘新篇章】河南开封:智启汴梁 “粉”动中原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3-07 16:58:41

  编者按: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节点。从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到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从内陆腹地到开放前沿,河南正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在经济转型、生态治理、民生改善、开放合作等领域实现历史性跨越,在新时代赶考路上书写属于中原儿女的辉煌篇章。国际在线河南频道推出“决胜‘十四五’ 共绘新篇章”系列报道,聚焦郑州、开封、洛阳、南阳等城市的创新实践,围绕产业升级的突围路径、民生改善的底层逻辑、生态治理的绿色智慧、区域协调的破局之道等维度,探寻河南高质量发展的破题密码与未来蓝图。

  国际在线河南报道(记者 张雨晴):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古都开封,处处涌动着奋进的热潮。从机器轰鸣的产业园区到塔吊林立的项目工地,从人头攒动的文旅景区到焕然一新的美丽乡村,一幅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一块玻璃掀起科技风暴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开封市新材料储能产业园的开封宸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探寻碲化镉薄膜发电玻璃的“前世今生”。

  生产车间内,来自欧洲的工程师和国内工程师沟通着具体数据,工作人员在有序优化生产设备,以白色为主色调的现代化生产线闪耀着“智慧之光”。

【决胜“十四五”·共绘新篇章】河南开封:古都乘风起 奋进正当时_fororder_4N6A4715.JPG

外国工程师在厂区工作 摄影 张雨晴

  据介绍,碲化镉是一种半导体材料,通过高科技的半导体涂覆工艺,被均匀且精准地附着在玻璃表面。当阳光照射这片玻璃,碲化镉薄膜如同微型发电站,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碲化镉发电玻璃不仅可以应用于农业,还可广泛应用于地面电站、建筑幕墙等领域。

  抢抓未来产业新赛道,开封宸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了产能国内第一、单块面积世界第一的碲化镉发电玻璃生产线。一片1平方米的碲化镉发电玻璃,年发电量可以达230千瓦时左右。

【决胜“十四五”·共绘新篇章】河南开封:古都乘风起 奋进正当时_fororder_4N6A4717.JPG

碲化镉薄膜发电玻璃 摄影 张雨晴

  “整体项目投资15亿元,去年12月底我们已经完成了基本的设备调试。目前我们的产量还在爬坡,预计今年产量能达到300兆瓦,明年能达到500兆瓦。”接受记者采访时,开封宸亚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明明介绍说。

  作为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光伏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在这一过程中,新型光伏电池技术的开发、光伏应用模式等也需要与时俱进、因地制宜,为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路径。

  在徐明明看来,绿色发展不仅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更应该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开封宸亚新能源有限公司秉承“棚顶发电、棚下种植、农光互融”理念,精心规划并实施了一系列项目,积极促进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及低碳农业的技术革新,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开封宸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碲化镉组件生产线,有博士硕士20人,拥有碲化镉产业化核心镀膜技术,参与制定行业团体标准1项,申请专利25项,储备专利17项。此外,该公司还与河南省科学院、河南大学、暨南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科研合作,以期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决胜“十四五”·共绘新篇章】河南开封:古都乘风起 奋进正当时_fororder_4N6A4730.JPG

开封宸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摄影 张雨晴

  “我们的同事基本都是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回来的,在光伏行业有过五到十年的工作经历,其中很多都是河南人。我们计划在厂区建设约1000平方米的实验室,还在厂区后面规划了占地4000平方米的中试线。”徐明明表示,园区的地理优势、优惠政策等,为企业提供了扎根在此的底气。

  据悉,开封市新材料储能产业园是顺河回族区落实省委培养创新人才、集聚创新资源的重要载体区,由开封国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管理。总建筑面积18.4万平方米,其中生产厂房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生活办公服务用房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有配套广场、绿化、道路、室外管网、停车场、屋顶光伏及设备配套用房建设等,项目集生产、办公、住宿、综合配套、技术研发等为一体。通过“引才-育企-促产”良性循环,深化“产才融合”发展路径,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4家,年产值达70453万元。

  一碗粉成就一座城

  与此同时,在距离开封市区约50公里的通许县,小城里飘荡独特的烟火气,"中国酸辣粉之都”的标识随处可见,酸辣粉生产企业正开足马力生产,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一桶桶口味各异、花样繁多的的速食酸辣粉自此开始走上餐桌的远行之旅。

【决胜“十四五”·共绘新篇章】河南开封:古都乘风起 奋进正当时_fororder_4N6A4778.JPG

一盒盒酸辣粉“走”下生产线 摄影 张雨晴

  酸辣粉,这一起源于川渝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为何在通许县爆发了如此磅礴的生命力呢?

  2010年,全国第一台涂布式方便粉丝生产线在通许县丽星机械诞生,为中国方便酸辣粉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6年,在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互联网经济、新消费群体崛起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方便酸辣粉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在通许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丽星、晟丰等企业抢抓机遇,迅速向下游方便粉丝代工业务延伸,组建酸辣粉生产线20余条,斩获了国内高端酸辣粉超60%的代工订单,从此迈入产业发展的快车道。

【决胜“十四五”·共绘新篇章】河南开封:古都乘风起 奋进正当时_fororder_4N6A4767.JPG

速食粉丝生产线 摄影 张雨晴

  10桶酸辣粉,8桶河南造,6桶在通许。2024年,通许县“酸辣粉+”现代食品产业实现“两年突破”,取得十项标志性成果:酸辣粉产业园一期建成投用,所有厂房已签约完毕;启建亚洲最大甘薯、马铃薯淀粉加工产业园;招引福景堂、紫林醋业、微念公司等众多行业龙头企业;“寻味通许”线上品牌聚合馆正式上线;铺设线下实体店近500家;发布《通许酸辣粉》团体标准;参与组建河南省酸辣粉产业联盟;建设高淀粉甘薯组培室;启动低温食品产业园建设;拓展“酸辣粉+”,上都实业生产的面筋、烤麸覆盖全国四分之三的烤面筋市场。“中国酸辣粉之都”美名愈加响亮,全产业链产值突破60亿元。

【决胜“十四五”·共绘新篇章】河南开封:古都乘风起 奋进正当时_fororder_4N6A4802.JPG

工人用叉车集中运输酸辣粉 摄影 张雨晴

  酸辣粉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通许县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还在乡村振兴方面产生了“裂变效应”。通过酸辣粉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通许县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通许及周边县区红薯、马铃薯等酸辣粉主料种植面积达29万亩,花生种植面积达1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65万亩,为酸辣粉产业提供充足原材料。同时,酸辣粉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淀粉、包装、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决胜“十四五”·共绘新篇章】河南开封:古都乘风起 奋进正当时_fororder_4N6A4825.JPG

等待发货的酸辣粉包装盒 摄影 张雨晴

  通许县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将培育新质生产力贯穿高质量发展全过程,持续深化科技创新,建立起结构合理、要素集聚的全产业链生态圈,力争建成百亿级酸辣粉产业集群,打造出产业强县富民的“通许样板”。

  万物复苏的时节,在古老而美丽的开封市龙亭区,文旅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的目光;一辆辆奇瑞汽车在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车间“走”下生产线,河南省氢能精密阀门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小分子抗肿瘤创新药重点实验室孕育着科技希望,一批批“高精尖”成果加速上新;杞县的70余万亩大蒜从黄土地中积蓄能量、拔节生长,铝型材加工产业园区内火花四溅,照亮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开封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5年,该市将聚焦“四高四争先”,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加快动能转换,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稳住经济底盘,全力保持赶超发展势头;深化文旅文创融合,全力建设高品质文旅强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千年古都的新考卷上,开封以守正创新的智慧作答,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开封篇章。 

编辑:万庆丽
2024“打卡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你好,河南!”网络国际传播活动_fororder_移动端banner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