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鄢陵:绘就高质量发展的“花都春色图”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4-16 15:47:45

  从厚植工业基础、做优三大产业支撑到用好资源禀赋、做强三个特色经济,从聚焦城乡融合、做实四项重点任务到“多点韧劲”、“多点开花”真抓实干,70万许昌市鄢陵县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各项既定事业的发展,书写着新时代的鄢陵传奇。

春到鄢陵万象新_fororder_图片1

中磷大化项目俯瞰

  发展新速度 日新又新之春

  在鄢陵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数千名工人日夜奋战,155个重点项目如明珠镶嵌,38个省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70.7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27.7%,国家电网220千伏掣升储能电站、国统集团高性能混凝土制品生产等85个重点项目先后投产投用。许昌职业学院花都职教产业园项目顺利签约,河南省首个高值化再生塑料循环经济产业园——城发环境(许昌)循环经济产业园落户启动,河南交投交通安全设施制(智)造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当年投产,企地合作的领域日益拓展、成果加速涌现。

  2024年,鄢陵完成生产总值425.2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3%,位居全市第一;经济发展质量综合指数居全市首位;签约引进高新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项目35个、总投资132.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居全市第一。

  2025年第一季度,鄢陵工业用电量6631.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9.9%,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9%,高于全市平均增速1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一。

  六个“第一”的背后,是鄢陵全县上下在困难多、挑战大的境况中,坚定信心,稳扎稳打,善作善成的成果。

春到鄢陵万象新_fororder_图片2

风光旖旎鹤鸣湖

  生态新画卷 和谐共生之春

  鄢陵的春天,不只是鹤鸣湖的湖阔水清,还有鱼游浅底、百鸟翔集。

  在多次获得国内大奖的自由摄影师万枫的手机相册里,有一则“鸟浪”视频:冬日的鹤鸣湖,远山如黛、湖面如镜;傍晚时分,随着阵阵鸣叫声,万鸟齐飞,不断变换着队形,在空中形成“鸟浪”壮观景象。

  2024年,鄢陵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同比分别提高2.8和1.2个百分点,空气优良天数233天,“荷塘苇海、鸟类天堂”胜景再现,铺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春到鄢陵万象新_fororder_图片3

唐韵小镇人流如织

  花,是鄢陵的符号。鄢陵唐韵小镇以“唐风雅韵·玉兰倾城·樱花烂漫”为主题,精心策划了“玉”你相约、“樱”你而来唐韵花海花朝节等多项旅游活动。“文旅+节会”“文旅+非遗”“文旅+研学”等多业态融合,与在全县开展的9项春游花海系列活动、9项群众文化系列活动、10条精品旅游线路、26处特色餐饮住宿配套推介,把鄢陵春季旅游活动推向高潮,热门景点被人潮淹没、大小酒店一房难求、网红餐厅等位超过五桌、停车场场场爆满……

  良好生态是鄢陵的王牌。鄢陵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推动花木和康养融合发展,努力拓展以康养为核心的绿色产业。该县依托风景秀丽的鹤鸣湖景区,规划了总面积30平方公里的国家级健康养生养老示范区,坚持节约集约、绿色低碳、有序发展的原则,建设国际康养小镇、生态休闲小镇、运动健康小镇、中医药文化小镇等,打造多业态跨界融合的特色主题小镇集群,力争在5年内实现康养产业总产值500亿元。

  持续走好擦亮花木品牌,向文旅、康养等多业态拓展,以生态环境优势推动整体发展优势的路子……站在新起点,鄢陵,这座用初心调色的平原小城,信心满满。

  幸福新生活 和煦温暖之春

  宏伟篇章的最终落点,是人民群众生活中触手可及的温热。

  “亲家母你坐下,咱们说说知心话……”4月6日,在鄢陵县怡康苑的小广场上,54岁的护理员刘爱春又唱起她拿手的豫剧《朝阳沟》。台上,她嗓音洪亮,手势、身段有板有眼;台下,十几个坐轮椅的“戏迷”听得津津有味。

  怡康苑是鄢陵县的一家养老机构,也是全国普惠养老城企联动的首批试点之一。在这里,绿色的苗木、芬芳的花草随处可见,贫困重度残疾人享受免费集中托养,有专业治疗,有专人照理,还能看戏、锻炼、做手工等。

  在翠薇路社区,从衣食住行到文体教卫,步行15分钟范围内,幼儿园、便利店、老年活动中心、养老驿站等设施一应俱全。“15分钟生活圈”重新定义现代城市生活的幸福尺度。老年活动中心里常年笑声不断,老人们在这里打乒乓球、打牌、下棋、唱歌。

  在大马镇屈岗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道路、粉墙黛瓦的庭院,还有街角处一字排开的分类垃圾箱。

  在陶成镇的一处高标准农田,“四情监测站”正将传统农谚转化为数据语言,种粮大户刘迎春正在根据监测站数据,通过水肥一体化蝶式喷灌,为小麦输送水和肥料。这处300多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每年可节水近万立方米,增产粮食4万公斤。

  林荫停车位、垃圾分类箱、村口直饮水点、社区活动室……鄢陵从细微之处入手雕刻城乡,带给人们“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

  站在“十四五”向“十五五”跃进的风口,鄢陵御风行来应可期。可期的,不仅是鄢陵干部与群众的“双向奔赴”,更是鄢陵经济发展与人民向往的“同频共振”。(文/图 郑法魁 )

编辑:万庆丽
2024“打卡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你好,河南!”网络国际传播活动_fororder_移动端banner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