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商城:非遗焕发新活力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6-25 17:34:26

  6月22日,在信阳市商城县特色馆非遗展示区内,香飘四溢的商城炖菜、结实耐穿的毛布底鞋、独具匠心的叶雕和剪纸等各类非遗展品集中亮相,吸引众多市民携孩子前来参观打卡。

信阳商城:非遗焕发新活力_fororder_图片6

商城剪纸汉服展演

  商城历史底蕴厚重,非遗资源丰富,目前拥有各级非遗项目112项,涵盖高山茶、蜂蜜等生态农产品的传统生产技艺,炖菜制作、剪纸等民间生活技艺,以及丝弦锣鼓等器乐演奏技艺。在传承梯队建设上,该县培育了各级传承人319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11人;打造了让非遗文化“可触摸、可体验”的各类展示馆、传习所等22处。

信阳商城:非遗焕发新活力_fororder_图片8

省级非遗项目商城炖菜烹饪技艺培训实操教学

  近年来,商城县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宗旨,出台相关制度文件,并根据项目级别,每年分别给予国家级、省级传承人2万元、6000元传承经费,每年为省级非遗项目或产业申报专项保护经费,切实以制度促进传承、以经费保障可持续发展,不断推动非遗项目“走出去”“用起来”“传下去”,让非遗焕发出新活力。

  “哎嗨哟,那个车水呀,薅秧忙啰喂!”2024年12月8日,受国家大剧院邀请,商城县文广旅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商城民歌国家级传承人付大坤、市级传承人李明凤等26人,在这座艺术殿堂演唱了20首商城民歌,演出反响热烈。“以前在田间地头唱,现在能到更大的舞台展示,我要把家乡的民歌唱给更多人听。”李明凤难掩喜悦地说。

  这只是商城非遗“走出去”的一个生动缩影。2025年5月,剪纸大师朱华梅带着她和徒弟们精心创作的剪纸汉服,远赴新加坡参加“豫韵雅集”活动,惊艳全场。现场观众惊叹:“中国剪纸还能穿在身上!”

信阳商城:非遗焕发新活力_fororder_图片7

样式改良后的三多堂毛布底鞋

  “毛布底鞋”第六代传承人李春燕则尝试用创新设计激活非遗生命力,以产业模式破解传承困境。

  “除了传统样式,我们还有新国潮风格的。香云纱鞋面、宋锦滚边,配上千层底——老外叫它‘东方潮鞋’!”李春燕指着货架上的国风布鞋介绍道。近年来,她改良经典款式,并推出千层底虎头鞋、新中式等100多种样式,产品还远销至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年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此外,李春燕积极创新生产方式,引入机械打孔设备,让留守妇女采用“机器扎孔、手工穿线”的模式工作,效率提升了三成,工资也实现翻倍。

  如今,“毛布底鞋”产业成功带动周边3个县、7个乡镇,千余人就业,20多年来累计培训产业工人万余人,累计为群众创收8000余万元。

信阳商城:非遗焕发新活力_fororder_图片10

非遗叶雕走进敬老院

  在非遗“传下去”方面,商城县常态化开展非遗上舞台、进社区、进学校等活动。近日,在商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雩风文驿”公益课堂上,50余名家长及孩子们正一边听着朱华梅的讲解,一边在红纸上小心翼翼地裁剪。

  作为剪纸和叶雕两项非遗传承人,2019年以来,朱华梅及团队不断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等“多进”活动,达千余场次。她还经常召集农村留守妇女和残疾下岗无业妇女一起学习剪纸和叶雕,掌握一技之长,把剪出的优秀成品销往省内外,解决她们的生计问题;积极开展非遗公益培训,培训学员千余人。

信阳商城:非遗焕发新活力_fororder_图片9

非遗进校园活动

  除了朱华梅,李明凤、杈伞舞传承人黄英、丝弦锣鼓传承人彭邦廉等也都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每年累计开展“多进”公益培训活动200多场,惠及群众近万人。

  “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在融合创新上下功夫,探索‘非遗+旅游’‘非遗+教育’等发展路径,提升非遗产品的附加值与品牌效应,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爱上非遗。”商城县文广旅局局长林友森说。(文/图 洪兰)

编辑:仝瑞勤
2024“打卡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你好,河南!”网络国际传播活动_fororder_移动端banner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