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河南消息(记者 万庆丽):2025全省旅游发展大会6月26日在开封启幕。大会期间,开封集中展示自贸试验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国际艺术品保税仓的实践成果,举办《豫见·毕加索——海外名画开封特展》。
《男人和女人体》 摄影 万庆丽
据介绍,自贸区开封片区是一个以发展文化产业为主的自贸片区。2020年7月,国际艺术品保税仓建成运营,“先行先试”开展艺术品贸易,2021年8月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实现了河南省特色服务出口基地“零的突破”。
作为“2025文化自贸保税仓艺术季 ”重要活动之一,本次《豫见·毕加索——海外名画开封特展》重磅引进2幅毕加索真迹及40余幅版画,包括毕加索艺术生涯的巅峰之作《男人和女人体》。
这次展览采用“保税展示”模式:境外艺术品在仓内免关税布展,实现“口岸提货、仓内展览 ”,通关时间由7天缩短至最快可当天通关,让国际顶级艺术展品实现真正的“快进快出 ”。这些艺术品在仓内还具备交易功能,为河南搭建起连接全球的艺术品交易平台。
在拍卖厅,正在进行的是《文化自贸保税仓艺术季·2025夏季艺术品拍卖会/拍品预展 》。“保税拍卖”这一创新模式显著降低了艺术品交易门槛,仓内进行的拍卖标的物委托底价均不包含关税成本,有效带动了河南中小型艺术品交易市场的发展。
回流文物 摄影 万庆丽
此外,保税仓首创“海外文化驿站”模式,提供全产业链的境外回流文物专业化服务,一举解决个人零散回流中出现的痛点问题,确保合法来源证明、填补外贸数据统计空白、降低回流成本,为国际文物回流构建起“合法、安全、高效”的全产业链服务通道。
目前,该模式已成功回流150余件文物艺术品。在《中国海外文物回流特展》,展出了包括瓷器、玉器、钟表器物等各类文物在内的42件文物艺术品。
据介绍,保税仓开仓至今,文化贸易进出口总额已突破13亿元,其中今年已突破1.4亿元。
民族乐器 摄影 万庆丽
解决了保税业务如何从国外“引进来 ”的问题,保税仓又持续探索以政策创新,推动“两器一服”(瓷器、乐器、文化服务)等文化产品走向全球。如推动汴绣这项传统技艺与高端制造业跨界联动,通过中日非遗企业联合开发打造生活化用品,使汴绣通过“国内文创+国际出口”,成为了国际友人了解开封文化的“第一扇窗口 ”。
视频制作:万庆丽
以北宋临摹名画《合乐图》为创作灵感,保税仓通过“乐器复刻、非遗展演、音乐创作”三大方式,推动民族乐器从“卖产品”转向“卖服务”,不仅出口乐器,更让中国音乐文化IP走向世界。
绣制汴绣 摄影 万庆丽
以《文会图》为创意蓝本打造的文化贸易服务展区 摄影 万庆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