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河南消息(记者 仝瑞勤):7月15日,“技能照亮前程 豫见精彩未来”——2025年世界青年技能日主题宣传活动在郑州启动。启动仪式后,中央驻豫及省内重点新闻媒体记者采访团先后走进河南技师学院、捷安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云和数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入了解河南省技能人才培养新实践,看他们如何创新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
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队伍,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近年来,河南省紧紧围绕“技能河南”建设目标,以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持续深化技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一体化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目前,河南省技能人才达1967万人、高技能人才685万人,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
河南技师学院学生正在制作“香云纱定制服装” 摄影 仝瑞勤
构建“校企协同、工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进入河南技师学院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实训区,琳琅满目的设计作品让记者眼前一亮。另一边,曾获省技能大赛一等奖的优秀学生裴家昌,正和几位同学一起完成校企合作项目“香云纱定制服装”的制作。
“之前我回学校拜访老师,在交谈中得知学校要开展产学研销项目。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能快速提升我的技能水平。”裴家昌说。于是,他毅然放弃保送大专的机会,选择返回学校深耕专业技能。
“不管是教学内容的设置,还是教学时长的占比,我们一直都是严格以技能培养为导向,始终坚持把技能培养放在第一位。”河南技师学院副校长付静介绍说,为落实“打造河南省技工院校龙头”新使命,学院制定了三年行动方案。规划显示,该学院将投资建设新校区,实现双校区各万人规模,预备技师培养规模突破5000人;将组建8个产业学院,全面推行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建设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研究院,力争实现“国赛夺金、世赛夺牌”目标。
围绕河南省重点产业分布,河南技师学院从产业学院布局、专业结构、培养模式三个方面整体推进调整优化改革,将原有的6个二级学院调整优化为数字通信、时尚创意、航空物流等8个产业学院;淘汰13个劣势专业,分批新增9个新兴专业,并推进专业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以职业能力为中心构建教学体系,全面推进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目前,该学院已有9个专业成为国家级工学一体化试点专业,80%以上专业课教师取得一体化培训证书。
采访团成员体验仿真实训系统 摄影 仝瑞勤
科技创新赋能技能人才培养新范式
作为扎根河南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捷安高科已连续三届为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提供技术支持。据该公司副总经理朱运兰介绍,企业坚持“同心多元化”战略,技术服务已从聚焦轨道交通拓展到应急安全、航空运输、智能网联汽车等多个领域。
河南“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目标是“精准适配产业需求”,技术创新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推动职业技能培训和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动力。
该公司创新研发的仿真实训系统,通过1:1还原一线现场真实岗位环境,以典型工作任务构建实训体系,同时还可以进行故障还原和再现,让学员在安全环境下训练“真功夫”。郑州轨道交通电客车司机徐欣表示:“这种‘虚实结合’的训练方式,让我们能够高效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媒体记者走进云和数据 摄影 仝瑞勤
“技能+学历+认证”成就高技能ICT数字人才
作为国家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省级“河南码农”数字人才人力资源品牌培训示范基地,云和数据以“为中国培养更多更优秀的ICT数字人才”为使命,不断强化自主创新。该公司每年培养高端ICT技术人才超万人,确保人才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作为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单位、河南省第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该公司在产教融合方面开展多维度、多层次的校企合作,实现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对接;创新采用“技能+学历+认证”高技能ICT数字人才培养模式,深度融合AI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打造新一代智慧教育体系,将企业实际需求和行业标准融入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相应的技能认证,提高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