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Hello,河南   |   直观中国  |   热点专题    |   文旅   |   金融   |   国际播报   |   豫见国际    
【河南人的一天·第21期】探访开封杞县“三不要”书记杜振远的一日之计和扶贫大计
2020-11-06 17:02:5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高桠责编:石丽敏

  编者按:平凡孕育伟大,劳动创造幸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每一个劳动者都是主角。为挖掘河南人“讲不完的出彩故事”,让世界看见河南人的精彩,激励每一个中原儿女在各自岗位上继续奋斗、争做贡献,国际在线河南频道推出“河南人的一天”特别策划,捕捉河南人在各自岗位上“抓紧每一天,干好每件事”的发光发热点。通过这些普通人“浪花式”的平凡点滴工作和生活情况,人们可以看到河南人乃至中国人在复工复产中表现出来的淡定从容、务实自信、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坚定步伐。而这,正是2020年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真正动力和可靠保障,也将汇聚成让新时代河南更加出彩的磅礴力量。

  国际在线河南频道报道:“一日之计在于晨”。10月30日早上5点,开封市杞县柿园乡万寨村党支部书记、万寨果蔬产业园负责人杜振远准点起床,洗漱后就开始一天的忙碌。作为退伍军人,今年52岁的他还是常年保持了在部队里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在村里工作,我们都起得早,7点左右就要开会了。”杜振远说。

【河南人的一天·第21期】探访开封杞县“三不要”书记杜振远的一日之计和扶贫大计

开封市杞县柿园乡万寨村党支部书记、万寨果蔬产业园负责人杜振远展示当地农产品

  在杞县柿园乡,杜振远是近年来声名鹊起的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村支书。

  1997年,他辞去安逸的工作下海经商,20年间先后在郑州创办了七家大型公司,年营业收入2.73亿元。他是家族的荣耀、门面,是老乡们到郑州办事的“明灯”。但是谁也没有想到,2018年4月,这样一位年富力强的“老板”却回到家乡参加了万寨村党支部换届选举。

  有人问他,你在郑州有房、有车、有公司,回农村干啥?图啥?很多村民不理解,提出了三大疑虑:“你不懂农业,是不是就图个新鲜,回来当党支部书记干几天就走了;现在国家政策好,你是不是就想借助国家政策捞点钱;你没有遇见过挫折和困难,万一遭受重大的损失,你还能再干?”

  直面村民的三大疑虑,杜振远说:“我之所以返乡创业,是因为我看到生我养我的万寨村的5000多名父老乡亲还不富裕,还有部分乡亲挣扎在贫困线上。”他郑重向村民承诺“三不要”:一不要工资;二不要股份;三是等群众富了自己退出支部书记岗位时,在村里投资的全部资产不要,全部捐给父老乡亲。掷地有声的承诺打消了村民的疑虑,使得他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就这样,回乡后的杜援远筹措资金155万元,又争取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5万元,流转土地200余亩,建设了26个日光温室大棚,以“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为利益连接机制,通过务工就业、入股分红、提供政府帮扶岗位等扶贫模式,让全村贫困户参与其中。他也成了摸爬滚打在土里的普普通通的农民,种植果蔬致富乡邻。他还让妻子和女儿都将户口迁回老家,把家彻底搬了过来。这一扎根,就是三年。

【河南人的一天·第21期】探访开封杞县“三不要”书记杜振远的一日之计和扶贫大计

杞县果蔬研发中心

  10月30日,周五,这是杞县规定的每周扶贫日。7点左右,杜振远目前居住和办公的杞县果蔬研发中心(由一处公路道班改造而成)就热闹起来了,村“两委”成员、扶贫专干、驻村工作队长、包村包户的干部都汇聚一堂。大家坐在一起商量着接下来一天的工作,分配好走村入户的任务后,就分赴村里的各家各户,开始一天的帮扶工作。

  帮扶干部们帮助贫困户打扫卫生,跟他们说说扶贫的政策,谈谈下一步发展规划。忙活了大半天,等所有人走访完35户贫困户,已经是11点多了。

【河南人的一天·第21期】探访开封杞县“三不要”书记杜振远的一日之计和扶贫大计

杜振远(左)检查花菜的品相

  杜振远顾不上回家吃饭,紧接着又赶到了果蔬大棚。在万寨村西北方向的一期果蔬大棚基地,十几名贫困户忙碌地收割着花菜。贫困户杜开红熟练地掰开青翠的叶子,一手捧着花菜头,一手持着砍刀,只听“咔嚓”一声,一颗又大又圆、白生生的花菜头就落在了杜开红的手里。他递给搬运工,又俯身开割另一棵花菜。几名搬运工则小心翼翼地用兜布将花菜搬运到三轮车上,再过一会,这些满载着丰收希望的花菜就会被运送到生鲜超市,再进入千家万户的餐桌。

【河南人的一天·第21期】探访开封杞县“三不要”书记杜振远的一日之计和扶贫大计

丰收的花菜硕大饱满

  杜振远一边询问杜开红的“战果”,一边检查花菜的品相。看到花菜头个个干净整洁、硕大饱满,“精神头儿”十足,再听到这已经是准备出第二车“货”,预计一天能卖出去4000多斤时,他也不禁连连点头,鼓励大伙儿努力干活,抓紧时间将成熟的花菜售卖出去。“上个月我们三期基地的蜜瓜获得了丰收,结束后就种上了芹菜和小青菜,目前长势良好。像这个小青菜收购价是1.2元每斤,一亩地能产2000多斤。”杜振远笑着算了一小笔账。

【河南人的一天·第21期】探访开封杞县“三不要”书记杜振远的一日之计和扶贫大计

杜振远(右一)帮忙装车

【河南人的一天·第21期】探访开封杞县“三不要”书记杜振远的一日之计和扶贫大计

贫困户杜开红承包的大棚公示墙

  品尝着丰收的喜悦,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杜开红喜笑颜开,也对杜振远感恩有加:“以前生病后觉得生活没了希望。多亏了杜书记返乡创业,盖起了蔬菜大棚,鼓动我承包大棚、在基地务工,现在感觉精神头‘立’起来了,生活也越来越有希望。”装车的低保户杜俊远今年已经60多了,提起眼前的蔬菜大棚给他带来的变化,他乐呵呵地说:“这杜书记不用我夸,老百姓得到的实惠都看得见,公道自在人心。像我这年纪出门打工没人要,重活也干不了。这蔬菜基地活多、不重,正适合我,还不耽误照顾家里,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

  看着几个贫困户积极地劳作着,眼神里充满了希望,杜振远的心里也热乎乎的。谈起自己重做农民再创业的往事,杜振远颇为感慨:“真做了农民才体会到了农业的风险和创业路上坎坷与磨难。2018年8月,我们建好了塑料大棚种菜,也跟郑州的大超市谈好了订单。谁知道,过完年的正月初四,暖棚里的西红柿长势正好的时候,一场大雪,4座暖棚压塌3座,造价15万元的大棚损坏严重,西红柿也冻坏了。”

  回想起那个雪夜,杜振远至今难以忘怀。他站在厚厚的雪地里,看着倒塌的大棚久久说不出话来。大风刮过,眼里的泪水不自觉地也滚落下来。“我本来是抱了很大的希望的,不仅是想种出来成果让老百姓放心、跟着挣钱,也想让他们看到希望。老百姓致富、乡村振兴,这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希望。”杜振远说,赔了钱后,自己为了筹措资金,就把在郑州承包的一处山头转让了。

【河南人的一天·第21期】探访开封杞县“三不要”书记杜振远的一日之计和扶贫大计

杜振远将自己的工资转化为助学资金赠予学生

  经历了最初的摸索和挫折,杜振远反而没有放弃。2018年,在亏损状态下,产业园累计与周边6个村100户276人次签订分红协议,每户分红1000元至2800元不等;2019和2020年春节前夕,杜振远为贫困群众累计发放分红款18.1万元。

【河南人的一天·第21期】探访开封杞县“三不要”书记杜振远的一日之计和扶贫大计

杜振远检查常温存储下的蜜瓜状态

  2020年,听从河南省农科院专家的建议,杜振远第二次流转土地300亩,建成500亩的蜜瓜产业园。“我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在农科院的技术指导下,成功地种植出河南的蜜瓜,我们的蜜瓜的检测含糖量19.5%,非常甜,销路很好。以前开公司做生意挣钱了,我会有一定的成就感,现在不仅有成就感还有很强的荣誉感。”杜振远认真地说。

  2020年6月份,杜振远的300亩蜜瓜园里的60万个蜜瓜源源不断销往全国各地的供销商百果园果品超市,仅此项收入就达600万元。2020年10月份,产业园为全乡累计发放前三个季度分红款30万元。

【河南人的一天·第21期】探访开封杞县“三不要”书记杜振远的一日之计和扶贫大计

杜振远介绍柿园乡万寨村规划的现代果蔬产业园

  为充分挖掘乡贤人才,杜振远主动担任起柿园乡乡贤工作理事会会长一职,为万寨村果蔬产业园自筹社会资金1000万元,并争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00万元,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加大推动蜜瓜产业发展,将蜜瓜产业做成全乡助农增收、引领发展的支柱产业。杜振远和乡贤们还计划流转土地2000亩打造以蜜瓜种植、果蔬采摘、农业观光、农耕体验、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现代果蔬产业园,借助县里打造的滨河公园,发展“一年四季有花赏、一年四季有果摘”农业旅游观光和采摘项目。草莓、蜜瓜、火龙果……五年之内争取实现应有尽有。这是杜振远和乡贤们为柿园乡脱贫攻坚奔小康算的一笔大帐。

  “曾经年少离家门,如今回归报家恩”。作为军人,在离开家乡的30多年时间里,杜振远总在梦中回到家乡,时刻怀念家乡的土,家乡的田,家乡的蒸馍甜米饭。如今,这个梦实现了。下午一点多,成就感满满的杜振远回到了自己的小家。一盘简单的素炒花菜、酸辣土豆丝、清炒小青菜……食材都是从蔬菜基地里现摘现炒的,杜振远和家人吃着格外鲜香又满足。(文/图 万庆丽)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