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Hello,河南   |   直观中国  |   热点专题    |   文旅   |   金融   |   国际播报   |   豫见国际   |   舆情智库
端稳中国饭碗 让中国田野种上更多河南种子
2022-04-12 09:19:28来源: 河南日报编辑: 张雨晴责编: 石丽敏

  原标题:让中国田野种上更多河南种子

端稳中国饭碗 让中国田野种上更多河南种子

4月11日,济源市王屋镇柏木洼村蔬菜制种基地,层层叠叠的白菜花与周围的村庄相映成趣。近年来,当地大力扶持发展蔬菜制种产业,该产业已成为助推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周顺 摄

  4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

  念兹在兹,习近平总书记对种业安全非常关注。2021年5月,在河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在赴南水北调渠首考察途中临时下车,走进一处麦田察看小麦长势。看到丰收在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夏粮丰收了,全年经济就托底了。保证粮食安全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从培育好种子做起,加强良种技术攻关,靠中国种子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作为粮食大省和种业大省,河南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河南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2021年9月23日,“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为河南省首家种业省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揭牌,他强调,要争创国家种业实验室,打造服务国家战略、代表国家水平的种业科技力量,让中国的田野里种上更多河南种子,让中国人的饭碗里装有更多河南粮食。

  有基础有优势

  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的新闻时,河南省农科院花生科研团队杜培博士正在海南南繁基地种植花生野生种资源,“很激动,也很受鼓舞,作为青年育种家,我有信心也有底气为端牢中国饭碗作出应有贡献。”

  杜培的底气来自河南在种业方面的基础和优势。

  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粮食、油料、蔬菜、食用菌、畜禽、林果等农产品生产大省。位于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区,河南省生态类型代表性强,选育的许多农作物品种可辐射到周边多个省份乃至全国。

  杜培的底气更来自河南在种业创新上取得的一系列成就。

  河南省是全国农业生物育种的重要研发基地。“豫麦13”“郑单958”等先后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品种;“远杂9102”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花生远缘杂交品种;“夏南牛”是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牛新品种。2000年以来,河南省种业领域获得国家科技奖励3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项,居全国前列……

  锻长板补短板

  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强良种技术攻关。河南在小麦、玉米、花生、大豆、芝麻等粮油领域有着明显优势。

  “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立足河南实际,基于自身优势学科和优势团队,首先从优势领域着手开展研究。”神农种业实验室主任、河南省农科院院长张新友院士表示。

  目前,神农种业实验室围绕作物经济性状的遗传机制解析取得进展,挖掘出多个控制小麦品质性状的基因位点,掌握了花生单染色体涂染技术,并在染色体层面上揭示花生染色体的演化机制。

  在锻长板的同时,还要“补短板”。长期以来,河南在遗传育种上取得的成就主要集中在应用研究领域,进入新发展阶段后,全面提升创新体系的整体水平,要在基础前沿研究方面“补短板”,解决“卡脖子”难题。

  “这是神农种业实验室的使命。”神农种业实验室小麦领域首席科学家许为钢院士表示,要从理论研究、支撑品种选育的重大技术研究、材料创新等方面,谋划小麦遗传育种学科的研究方向。

  聚人才起高峰

  “要把体制机制创新放在首位,设计并逐步建立有利于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的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充分激发人才创新热情,助力种业创‘芯’高地上起高峰。”神农种业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把河南省内科研人员尽可能凝聚起来,神农种业实验室还将根据任务布局,面向海内外招聘基础研究领域的人才和骨干创新人才。

  打造一流创新生态,让创新创造活力充分涌流、竞相迸发。破解科学研究与产业脱节的问题,破解创新资源开放共享难题……借助神农种业实验室的加速发展,我省不断创新交流合作机制,实行“揭榜挂帅”、“赛马制”、首席专家负责制等,协同解决育种领域的难题。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攥紧中国种子,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有了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信心和底气,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之贡献河南力量,站上种业高峰。(河南日报记者 刘晓阳)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