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Hello,河南   |   直观中国  |   热点专题    |   文旅   |   金融   |   国际播报   |   豫见国际   |   舆情智库
信阳息县:小小红薯“红出圈” “豫道”品牌拉长乡村振兴产业链
2024-03-21 15:04:42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 万庆丽责编: 石丽敏

  一颗小红薯,能做什么?在信阳市息县,它被做成了大产业。滑溜溜的红薯粉嚼劲十足,黄灿灿的红薯脆条入口即化,软糯的红薯冰淇淋爽口开胃……在息县,红薯正以另一种方式成为主角。

  息县地处淮河上游,淮河两岸的沙土地漏风土孕育出了息县的好红薯。该县红薯种植面积达20万亩,年产60多万吨,以红薯为原料的各类产品产值达15亿元。其中,以豫道农业生产的优质红薯粉条为原料的酸辣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据了解,2015年,河南豫道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专业生产以红薯为原料的方便速食产品、休闲产品等,全力进军红薯产业,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家集红薯研发、育苗种植、储存、精深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绿色全产业链企业。

  作为息县红薯产业化特色产品之一,豫道酸辣粉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很高,2023年先后荣获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农交会金奖产品”和比利时布鲁塞尔“顶级美味大奖”。豫道酸辣粉的火爆出圈,让息县红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息县县委、县政府察觉到酸辣粉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又与当地红薯产业相得益彰,对红薯产业链上的企业进行大力支持。

  “息县历史悠久,物产富饶,连续九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是名副其实的‘中原粮仓’。近年来,息县加快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200多万亩的息壤宝地产出了优质红薯,打造出了红薯全产业链,孕育了‘豫道酸辣粉’,酸辣粉产业优势显著、未来可期。”息县县长郑春表示。

  2022年10月,《河南省酸辣粉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出台,提出到2025年全省酸辣粉产值达300亿元,要将河南打造为全国酸辣粉知名生产基地,并着重指出要大力支持信阳息县发展红薯全产业链。信阳息县迅速行动,提出以豫道为“龙头”,打造“双基地双小镇”(中国红薯研发基地和红薯小镇、中国酸辣粉创新基地和酸辣粉小镇)目标。

  把准方向,方可行稳致远。息县县委、县政府立足红薯大县实际,将红薯产业作为群众脱贫致富主要产业进行大力扶持,高规格成立红薯产业专班和薯业协会,每年投入财政资金近2000万元,培育打造集育种、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红薯全产业链。

  息县引进优良品种,培训科学种植知识,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先后10余次出资,邀请浙江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省农科院等农业科研专家现场指导,高薪聘请专家长期驻地指导农户种植,帮助提升种植技术,为稳产高产高效做好保障工作;豫道公司与薯农订立最低限价收购合同,保证种植户的红薯或红薯初加工淀粉收购,保证薯农利益。

  “过去的红薯是‘救命口粮’,如今的红薯是增收‘金疙瘩’。每年我都会留足土地种红薯,有收购商兜底,不愁销路。”东岳镇邱庄村村民邱冬汉说。几年前,邱冬汉结束多年在外打工生涯,回到老家种地,把日子过得有模有样。

  “东岳镇属于旱作物区,漏风土,透气性强,非常适合红薯生长。我们和豫道公司喜结‘扶贫缘’,用一块小小的红薯,撬动整个产业链。农户种植的红薯不愁销路,种苗有保障、种植有指导、产品就地卖,红薯种植已逐渐发展成农民致富的大产业。”息县东岳镇党委书记李西伟无比自豪地说。2023年,东岳镇共种植红薯3万多亩,呈现“规模种植、链条完善、产销两旺、群众增收”的美好景象,迈出了红薯小镇发展的坚实步伐。

  种植一片红薯,发展一个产业;连接一批农户,富裕一方百姓。红薯虽小,在息县却成了大产业,越来越多的村民通过种红薯实现致富增收。站在新的起点,息县将探索红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不断拓宽产业链,将香甜的红薯变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当前,正举全县之力打造‘双基地双小镇’,力争在五年内实现年产值50亿元、十年内打造出百亿级产业集群。”息县县委书记管保臣表示。(文 余江 胡译丹)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