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北粮仓”滑县:连续30年坐稳粮产“头把交椅”

2019-12-25 10:01:53  来源:人民网  责编:石丽敏

  编者按: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70年来,在这片有着8000年底蕴的黄土地上,亿万中原儿女团结一致、敢闯敢拼,推动河南大地改革潮涌、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成就,开放的河南越来越“中”!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人民网河南频道联合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策划推出《壮丽70年·河南创造的70个第一》融媒体系列报道,对河南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创造的国内或省内多个“第一”进行集中采访。今天推出第48篇,人民网记者走进滑县,探寻“中国小麦第一县”“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县”滑县的丰收秘诀。

  “以前都说‘农民种地不用学,人家咋着我咋着’,现在不一样了,我们都要学会科学种田。”

  冬日的一天上午,河南省滑县白道口镇西河京村的科技联络员黄国兴随意选择一块麦田,对围过来的农户说,从墒情看,需要浇水了。另外,今年小麦的包衣不错,可以避免不少病虫害,但开春后要注意随时观察蚜虫。

  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黄国兴所在麦地是一块五十万方的高标准良田,望着一片绿色,黄国兴喃喃自语,“明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从丰收到一直丰收,自从1989年以来,滑县粮食总产就稳居河南省县级第一位,2003—2014年连续12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称号,被农业部誉为全国粮食生产的一面旗帜。“中国小麦第一县”“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县”的名号享誉中原大地。

  人口不是最多,耕地面积不是最大,“豫北粮仓”滑县为何能连年“称霸”?

【焦点图-大图】【移动端-轮播图】“豫北粮仓”滑县:连续30年坐稳粮产“头把交椅”

最美的劳作(资料图)  吕中杰 摄

  守护土地“命根子”打造全省最大的集中连片高标准粮田

  土地,国脉所系,民生所依,是农民的“命根子”。滑县多年来坚持“藏粮于地”的高质量发展理念,牢牢守住耕地红线,治理违法违规占用农地的问题,对易复耕砖瓦窑厂、闲置宅基地、废弃厂房、农村建设用地等进行复耕,确保“农地姓农、农地农用”。通过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占补项目平衡和复耕,共产生耕地指标近5万亩。

  围绕解决旱、涝灾害问题,滑县先后建设大功引黄补源灌区、人民胜利渠牛屯补源灌区、桑村引黄补源灌区三大引黄灌区和卫南引黄调蓄工程,初步形成井、灌、沟、渠布局较为合理的水利工程体系。目前,全县拥有干支渠1208条,骨干排水沟河21条,桥、闸、涵1375座,机井3.9万眼,机井拥有量居全国县级第一。滑县发展的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120多万亩,2009年被确定为“国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重点县”。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滑县大力实施了“百千万”建设工程和高产创建,规划了高标准粮田155万亩。其中,以白马坡、卫南坡和留固万亩高标准粮田示范区为核心,打造了全省最大的50万亩集中连片高标准粮田示范区。示范区内一眼望不到边,白墙红顶的灌溉井泵房整齐地排列着,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随着设施的改进、产量的增加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滑县饭碗”变得愈加牢固了。

  几十年砥砺前行,滑县步履铿锵、硕果累累。2014年以来,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80万亩、单产500公斤、总产140万吨以上。2019年小麦种植面积181.2万亩,单产515.5公斤,总产93.4万吨,再创滑县历史新高。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