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邓州民警何海静:刑侦战线上的别样人生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0-12-10 15:08:01

  国际在线河南频道报道:破获命案、命案积案80余起,打掉犯罪团伙130余个,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1000余人……从警20多年来,他长期战斗在刑事侦查第一线,在侦破大要案、追逃犯等方面屡立战功,先后荣获“河南省先进工作者”、全省“中原卫士”、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南阳市优秀人民警察、南阳市优秀执法民警、南阳市命案侦防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他就是邓州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何海静,一个似乎天生就是干刑警的铁骨硬汉。

  “就是要比犯罪分子内心更强大!”

  48个小时,7场审讯,嫌疑人从百般抵赖,到痛哭流涕认罪悔罪……对于何海静来说,最难忘的审讯经历,莫过于和一名潜逃30年的命案逃犯正面交锋。

  1990年,邓州市十林镇胡某远、胡某贵因纠纷致人一死三伤后潜逃,消失在茫茫人海中,这一逃就是30年。2020年4月,何海静获悉一条线索,新疆哈密检查站查获了一名邓州市十林籍的无身份人员。何海静经过多方排查,确认此人就是胡某远。随后,何海静和战友立即赶赴新疆,对胡某远进行审问,并通过其供述,将另外一名命案逃犯胡某贵抓获归案。

  “当时就怕嫌疑人落网后抵赖,所以我们一面进行抓捕,一面走访调取案发时的所有证据线索。”虽然当年的办案人员均已退休,甚至有的已经去世,但何海静坚定誓破此案的信心,走访当年参与办案人员,了解当时案件侦办情况,制订出了周密的讯问策略和计划。

  “我们为什么抓你?你为什么会坐在审讯室?你想想我们抓你的理由。”第一场审讯一开始,何海静的“灵魂三问”就初步击溃了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从第一场审讯到最后一场审讯,在前期掌握的大量证据支持下,何海静从法、理、情方面出发,终于攻破嫌疑人的心理防线。胡某贵也从开始的抵赖,到最后的痛哭流涕,对自己持刀杀人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随着胡某贵的认罪,这起长达30年的命案积案成功告破。

  “作为刑警,内心一定要坚毅,要有一种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精神。”何海静说。这起30年前的命案成功告破后,何海静觉得,作为一名刑警,终于能给受害人的家属一个交代了。

  “作为一名刑警,是要有温度的!”

  13岁的华华(化名)怎么也想不明白,已经辍学在家的自己是怎么重返校园的。他怎么也想不到,在背后默默关爱着自己的是一群不留名的“刑警叔叔”。这一切,还要从何海静办理的一起系列盗窃案说起。

  2020年5月,邓州市城区接连发生多起沿街门店被盗案,犯罪分子疯狂作案,气焰十分嚣张。何海静和战友们立即成立专案组,对该系列案件展开侦破攻坚。

  在监控中,嫌疑人是一名戴着口罩、帽子和手套的长发“女子”,但在查看监控中,何海静从监控中发现该“女子”的异样,手臂粗壮、肌肉暴起,根本不是女子特征。“难道是有人男扮女装?”顺着这一思路,何海静和战友迅速改变侦破方向,将嫌疑人抓获归案。

  在去嫌疑人家进行调查时,嫌疑人家中的情况让何海静和战友们心里不是滋味。因为嫌疑人有前科,出狱后老婆和其离婚。家中孩子华华和年过七旬的奶奶一起生活,家里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奶奶也没有劳动能力,华华当时已辍学在家,脚上穿的鞋也破破烂烂。爸爸被抓,孩子辍学在家,如果孩子过早进入社会,很有可能走上歧途。

  “决不能让孩子毁了!”何海静和战友们悄悄伸出了援助之手。他在村里、学校以及教育部门之间跑了无数次,多方协调。看到一位刑警为了一名嫌疑人的孩子来回奔波,众人都被何海静感动,减免了华华的生活费等费用,最终帮助他又重新回到了校园。天气转凉后,何海静和战友们又一起凑钱,给华华送去了过冬的衣服。

  这一切,华华其实都不知道,何海静和战友们只是默默地付出着。“刑警也是有温度的,除了和犯罪分子做斗争外,我们更有颗忠诚为民的火热之心。” 何海静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文 王小军 张占书)

  

编辑:万庆丽
2024“打卡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你好,河南!”网络国际传播活动_fororder_移动端banner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