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在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南陵村的一处麦田里,秦印红将收割的小麦装车。
眼下正值“中原粮仓”河南的麦收时节,麦田里随处可见“麦客”驾驶着联合收割机穿梭其中。来自河北省无极县的秦印红就是其中的一员。
51岁的秦印红干“麦客”这行已经20多年,每年麦收时节,他都会包车载着他的收割机追逐着成熟的麦浪往返于河南、河北两省。今年,秦印红的麦收迁徙从5月20日开始,“我们第一站是南阳,然后到平顶山,现在在周口,在这干完就到新乡,最后回河北,一趟下来差不多20多天。”秦印红说。
在麦收的20多天里,秦印红和同伴每天五点多起床,维护机械、收割作业,通常要干到晚上八九点,平均一天可以收打80多亩麦子。“出门在外,不干活就是在赔钱,我们也得抢时间。”大部分时间,秦印红和同伴以车为家,吃住都守在收割机旁,“刚干‘麦客’那会儿机器不行,又脏又热,现在开的都是带空调的联合收割机了,速度快还不受罪。”秦印红笑着说。
午饭时间,雇主送来了烧饼和简单的凉菜,秦印红和同伴蹲在地头匆匆吃完,躺在机械边短暂午休之后,又登上了收割机,继续着一天的忙碌。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5月29日,在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南陵村的一处麦田里,秦印红为收割机安装除尘设备。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5月29日,在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南陵村的一处麦田里,秦印红驾驶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5月29日,在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南陵村的一处麦田里,秦印红检查维护完机械后登上收割机擦拭汗水,准备开始收割作业。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