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Hello,河南   |   直观中国  |   热点专题    |   文旅   |   金融   |   国际播报   |   豫见国际    
【河南人的一天·第7期】啤酒瓶子当“凳子” 练就油田“郭大师”
2020-07-10 16:39:5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高桠责编:石丽敏

  编者按:平凡孕育伟大,劳动创造幸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每一个劳动者都是主角。为挖掘河南人“讲不完的出彩故事”,让世界看见河南人的精彩,激励每一个中原儿女在各自岗位上继续奋斗、争做贡献,国际在线河南频道推出“河南人的一天”特别策划,捕捉河南人在各自岗位上“抓紧每一天,干好每件事”的发光发热点。通过这些普通人“浪花式”的平凡点滴工作和生活情况,人们可以看到河南人乃至中国人在复工复产中表现出来的淡定从容、务实自信、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坚定步伐。而这,正是2020年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真正动力和可靠保障。

(有修改)【河南人的一天·第7期】啤酒瓶子当“凳子” 练就油田“郭大师”

河南油田首席技师郭亮检查液压油管钳 摄影 周壮志

  国际在线河南频道报道:如果说,一身“石油红”、一顶红色安全帽、一双黑色的工靴,是石油工人最显眼的特征,那么“中原大工匠”、河南油田首席技师郭亮就是其中一抹非常亮眼的“石油红”。无论晴天雨天,无论春夏秋冬,这一抹“石油红”永远闪耀在生产一线。

  6月24日上午8点,郭亮刚到办公室,一堆工作就扑面而来。“一会儿,专家要来讨论楼633井大修方案,你再把方案细化完善一下。”“你联系一下现场,看看是什么情况?”“先重要后次要,一步一步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习惯了忙碌的郭亮早就有了应对忙碌的对策,他有条不紊地分配好工作,还不忘幽默地跟同事打趣两句。

(有修改)【河南人的一天·第7期】啤酒瓶子当“凳子” 练就油田“郭大师”

郭亮检查油管质量 摄影 周壮志

  郭亮仔细地研究了楼633井大修方案,他发现,这次的问题非常棘手。楼633井是口斜直井,该井于2004年1月投产,累计产油2149.5吨,前段时间遇到问题导致生产效率下降,随即停井小修。但小修了一个多月,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要想解决问题,提高该井生产效率,他们必须采取大修措施。

  对于郭亮来说,大修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没有现成的技术可以套用,完全需要自己去摸索。郭亮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但他并不害怕,反而觉得充满挑战。而这种底气得益于他多年来的警枕砺勤、苦练本领。

(有修改)【河南人的一天·第7期】啤酒瓶子当“凳子” 练就油田“郭大师”

郭亮检查油管丝扣磨损情况 摄影 周壮志

  在河南油田工人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钻井苦,油建累,又苦又累作业队。”井下作业工这个工种在河南油田是辛苦的工种之一。

  郭亮年轻时就是井下作业工,他清楚地记得参加工作的第一天,他就遭遇了一场“鏖战”。当时,他体重只有100多斤,班长安排他抬抽油杆。井口的修井机把抽油杆吊起来,他把另一端抬到井口,一根抽油杆重二三十公斤,一来一回要走20米。好不容易才把200多根抽油杆下完,突然,井口憋压憋不住,领导让他们加班查找原因。当时是冬天,他戴的单层帆布手套被油水浸透了,手套结了一层厚厚的冰。他把手套放在修井机的排气管上烤了烤,继续干活。干完活已经是第二天9时。工作第一天的经历让郭亮体会到,要改变现状,必须要有一身过硬的技术本领。

  于是,每天下班之后,他就在宿舍看书。宿舍没有凳子桌子,他就把书放在床上,把啤酒瓶子用绳子捆起来当凳子,创造学习条件。那个时候,没有电脑,所有的知识都要用手抄。一年多时间,郭亮记下了1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也慢慢地熟悉了井下作业的各种操作要点。1998年,他第一次参加河南油田采油一厂技术比武,就拿到了冠军。

  第一次成功,激发了他更高昂的斗志。在辛苦的磨砺中,郭亮练就了一身“绝活”。9点20分,讨论开始。专家们“唇枪舌炮”、各执己见,郭亮坐在旁边,边听边记,最后根据自己的分析,提出建议:“先下铅印,摸清楚问题的真正原因,再进行其他工序,是最省时有效的办法。”郭亮的建议一提出来,专家们都“眼前一亮”,认为比较合理,于是采纳了郭亮的建议。

(有修改)【河南人的一天·第7期】啤酒瓶子当“凳子” 练就油田“郭大师”

郭亮(左)在0511井场给员工交代作业关键工序 摄影 崔洪武

  讨论结束,趁铅印没有拉到楼633井场的间隙,郭亮又奔往楼0511井场。6月19日,这个井的抽油杆断到油管里了,要进行套洗打捞作业。通往井场的路坑坑洼洼,人在车中简直要被颠簸散架了,郭亮却在聚精会神地看作业方案。“我们早都习惯了这种颠簸,不颠簸还不习惯呢。”他乐呵呵地说。到楼0511井场,井场一片泥泞。郭亮踩着泥泞直接到了作业人员身边,叮嘱现场作业人员:“单根管起出时一定要快,冲洗一定要彻底,避免油管遇堵。”

(有修改)【河南人的一天·第7期】啤酒瓶子当“凳子” 练就油田“郭大师”

郭亮在楼71408井测量井下作业工具尺寸 摄影 崔洪武

  11点,郭亮刚记录完数据,楼71408井员工又催促他赶快到作业现场。此时临近中午,阳光越来越毒辣,郭亮的工衣已经湿透,汗水顺着安全帽流下来,形成了一道道“沟坎”。作业工反映说:“通井规下井时遇堵。”郭亮量了量通井规的尺寸,又查看钻头,发现是钻头沾满了泥浆导致的通井规遇堵。他说:“问题找到了,就好办了。”

(有修改)【河南人的一天·第7期】啤酒瓶子当“凳子” 练就油田“郭大师”

郭亮检查井口作业情况 摄影 周壮志

  这时,铅印运到了楼633井,他又迅速赶往楼633井。一番仔细测量尺寸后,发现铅印尺寸没有问题。他告诉作业人员:“铅印下去,就能印出遇堵之处的形状和大小,我们看可以精准磨铣。”处理完这个问题已经12点多了。

(有修改)【河南人的一天·第7期】啤酒瓶子当“凳子” 练就油田“郭大师”

郭亮(左)和同事在施工现场讨论下一步措施 摄影 崔洪武

  整整一个上午,郭亮没有停歇一分钟,他身上的那一身“石油红”在炽热的天气里,映着他刚毅的脸庞和深邃的眼神愈发“火热”。他取下厚厚的手套,倒了倒里边的水,向同事们“显摆”了一下被汗水浸泡得发白的手,幽默地说:“看,咱的手多白。”

  俗话说“能者多劳”,拥有一身“功夫”的郭亮在工作中能时刻冲锋在前,为器械“排忧解难”,为工友“雪中送炭”,所以被工友亲切地称为“郭大师”。现在,每天检查六七个井场是郭亮的日常。对郭亮来说,忙碌已经成为生活的常态。 “每天的‘战斗’有成效,忙才值得,不忙不‘得劲’。”郭亮说。(文 万庆丽 王小军 常换芳)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