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Hello,河南   |   直观中国  |   热点专题    |   文旅   |   金融   |   国际播报   |   豫见国际    
河南再建两个引黄灌溉工程 每年可增粮食5.65亿斤
2021-05-28 09:09:37来源:人民网编辑:万庆丽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四水同治在行动】河南再建两个引黄灌溉工程 每年可增粮食5.65亿斤

河南再建两个引黄灌溉工程 每年可增粮食5.65亿斤

正在建设中的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及灌区工程。彭可摄

  人民网济源5月27日电(张毅力)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河南再建两个引黄灌溉水利工程。5月25日下午,河南“四水同治”集中采访团来到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及灌区工程和小浪底北岸灌区工程施工现场,看到工程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为河南增产粮食5.65亿斤。

  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及灌区工程施工3标衬砌段位于焦作市温县境内,1.8公里的渠畔已经硬化结束,2022年年底可以实现全部主体工程完工。该工程是国务院第48次常务会议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河南省委、省政府实施“四水同治”战略首批推进的1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工程建设涉及洛阳、焦作、新乡3个市的吉利区、孟州市、温县、武陟县、卫辉市、延津县等6县(市、区),总长202.09公里。

  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及灌区工程建设管理局局长朱留杰介绍,工程通水后将惠及洛阳、焦作、新乡三市的6个县(市、区),每年可引黄河水总量2.13亿立方米,发展灌溉面积31.18万亩,为下游武嘉灌区、人民胜利渠及大功灌区补水面积140.1万亩,每年可增粮食4.1亿斤。

  位于济源市内的小浪底北岸灌区工程也在施工中。小浪底北岸灌区位于小浪底水利枢纽下游的黄河左岸支流沁河与黄河干流汇流三角区,该区域土地资源丰富,光热条件较好,适宜农作物生长,是河南省重要的粮食产区。但是,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该地区降水量年内、年际分布不均,遇干旱年农业缺水严重。近年来,小浪底北岸地区的济源市、沁阳市和孟州市等城市迅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小浪底北岸灌区工程的建设将会为上述地区“解渴”,工程已经纳入了《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和《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2008-2020 年)》。

  河南省豫北水利工程管理局局长符运友介绍,工程建成后,将对完善全省水资源配置网络,优化豫北水资源配置格局,构建黄河北岸清水走廊,解决灌区农业灌溉及城乡生活与工业用水需求,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工程年引黄河水量2.39亿立方米,发展灌溉面积51.7万亩,补水面积20万亩,为城镇工业生活供水1.12亿立方米,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55亿斤。

河南再建两个引黄灌溉工程 每年可增粮食5.65亿斤

正在建设中的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及灌区工程。彭可摄

河南再建两个引黄灌溉工程 每年可增粮食5.65亿斤

正在建设中的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及灌区工程。彭可摄

河南再建两个引黄灌溉工程 每年可增粮食5.65亿斤

正在建设中的小浪底北岸灌区工程。彭可摄

河南再建两个引黄灌溉工程 每年可增粮食5.65亿斤

正在建设中的小浪底北岸灌区工程。彭可摄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