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Hello,河南   |   直观中国  |   热点专题    |   文旅   |   金融   |   国际播报   |   豫见国际    
为打造全国领先的武术产业强省 河南又有新举措
2021-07-07 08:44:18来源: 大河网编辑: 万庆丽责编: 石丽敏

  原标题:中原武林重振威名 河南推崇的是盖世武功吗?是侠义精神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大师辞世已经三年了,他用一支妙笔为世人留下了多姿多彩的武侠世界,英雄盖世,侠义肝胆。武侠世界里自然少不了门派相争,小说中各种门派高手如云,各有秘籍。当然,最负盛名的还是少林寺。

为打造全国领先的武术产业强省 河南又有新举措

  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武功出达摩。金庸小说里面达摩祖师练成的少林寺七十二绝技更是威震天下。金庸先生笔下少林寺的高手很多,有的是终身在少林寺出家的武僧,有的是未出家的少林俗家弟子,有的是离开少林另立门户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人都曾在少林寺学过功夫,拜少林高僧为师,纵然后来离开少林寺,也算是少林出身。

为打造全国领先的武术产业强省 河南又有新举措

  中原武林流派众多 是为盖世武功吗?

  其实,除了少林拳,河南还是陈氏太极拳、苌家拳、形意拳的发源地,河南孕育着40余种武术拳种,占全国总数的近三分之一。

  中原武术源远流长,回看殷墟废址,古老的冷兵器时代周武王就给大武舞中的“夹振之而四伐”作过战斗诠释;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在《典论·自序》中记载了当时的剑术“四方之法各异,唯京师为善”,还创造了与将军邓展斗剑“三中其臂”而不败的纪录;“十三棍僧救唐王”,为光大少林武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北宋靖康之难,二帝被俘,河南出现了“还我河山”的民族英雄岳飞;明清时期武术大盛,陈王廷、苌乃周创造中国名拳;近代查拳大师常振芳在开封长期授拳艺播天下;1936年在德国柏林奥运会期间,表演中国武术的国术队员中就有5位河南籍选手;中州武术文化孕育了新中国第一代的河南籍武术名家常振芳、张文广、刘玉华……

为打造全国领先的武术产业强省 河南又有新举措

  河南人痴迷的是盖世武功吗?在记者看来,我们之所以痴迷武侠小说,钦佩里面的盖世英雄,是因为他们锄强扶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是因为他们胸怀天下、精忠报国的家国情怀。人虽渺小,却都有心系国家、救人于水火之中的忠肝义胆。

为打造全国领先的武术产业强省 河南又有新举措

  所以,时至今日,河南人仍然时常出现在全国的好人榜和英勇榜单中:河南男子殷晓非在湖南娄底市勇救落水女子,义举感动三湘大地;河南农民工魏青刚,在青岛遭遇的麦莎台风中,三次跳入水中救人;李学生为抢救两名儿童,献出了自己年仅37岁的宝贵生命;中国驻马里共和国维和部队遭遇恐怖袭击年仅29岁牺牲的申亮亮……

  中国武术文化传承千年,侠义精神一直受世人追捧,哪里有不平,哪里就有侠义,古有劫富济贫打抱不平的绿林好汉,今有见义勇为挺身而出的时代英雄,传统武术中的侠义精神在当今社会依然熠熠生辉。

为打造全国领先的武术产业强省 河南又有新举措

  河南武术蓬勃发展如何打破瓶颈?

  作为武术大省,河南武术蓬勃发展,习武人数众多,各类赛事、展演等活动精彩纷呈,已创建“全国武术之乡”8个。以少林、太极等为代表,河南武术产业已形成以竞赛表演、健身休闲、培训研修、用品制造、武术旅游和武术文化演艺融合发展的格局。

  武术文化繁荣发展,太极拳成功“申遗”,编纂出版《河南省武术志》《河南省武术拳械录》等武术典籍,为武术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打造全国领先的武术产业强省 河南又有新举措

  武术进校园进课堂深入开展,已命名省级武术特色学校109所。武术国际交流持续拓展,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合作协议,国际化专业人才交流、跨国赛事互访合作成效显著。

  但是总体发展质量不高,规模和水平还不能很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存在着规范标准不统一,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行业优势、资源优势发挥不充分,市场主体竞争力不强,开放合作程度不高等问题。

为打造全国领先的武术产业强省 河南又有新举措

  这些问题如何解决?或可从这份文件看到出路

  日前,河南研究制定了《河南省武术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

  规划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少林、太极“两拳”品牌资源优势,促进区域特色拳种有序发展,推进武术高端赛事、武术文化、武术表演、武术旅游、武术影视动漫、武术用品制造等业态融合发展。

  到2025年,培育5~10家知名武术服务和产品制造企业,打造3~5个武术竞赛精品项目,创建15个“全国武术之乡”、160所省级武术特色学校,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武术产业体系,成为全国领先的武术产业强省。

为打造全国领先的武术产业强省 河南又有新举措

  传承武术精神,推进地方特色拳种传承与保护,挖掘整理具有区域民族特色的武术项目,鼓励和引导心意六合拳等地方拳种、地域性武术健身休闲项目的传承发展。

  鼓励符合条件的与武术相关的项目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建设武术博物馆,搭建武术名人堂等,发挥武术史料和代表性传承人在武术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为打造全国领先的武术产业强省 河南又有新举措

  做大做强武术竞赛表演 打造高水平赛事

  河南电视台《武林风》为何能名扬海外?源于一批忠粉。

  规划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武术,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武术的发展方式和路径,引导散打等具备条件的搏击类武术运动项目走职业化道路。

  持续办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等赛事活动,丰富赛事内容、提升赛事内涵。打造一批横跨不同武术门类的本土原创武术品牌赛事。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武术(搏击)类品牌赛事。

  支持以登封少林寺、温县陈家沟为中心,以赛事节会为纽带,打造世界功夫之都和太极圣地。打造一批以武术为主题的体育产业示范单位和示范项目。鼓励发展武术高等教育,积极支持申报全国武术之乡。

为打造全国领先的武术产业强省 河南又有新举措

  培育表演市场,以武术套路、散打等观赏性强的武术项目为突破口,打造一批娱乐功能强、商业价值高、表现形式多样的武术表演节目。鼓励开发体现河南优秀文化、具有河南特色的武术表演精品。

  大力推进武术段位制工作,到2025年,全省开展武术段位制工作的县区达到50%以上。开展“武术六进”工作,推动武术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稳步扩大武术人口,支持有关市县将少林拳、太极拳纳入中小学体育课。

为打造全国领先的武术产业强省 河南又有新举措

  少林、太极“双拳”出击 河南将打“功夫”牌

  作为河南的金字招牌,发挥河南少林、太极的文化功能与价值,增强河南武术在国内国际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吸引国内外多元主体和各类资本进入武术领域,拓展河南武术产业发展空间。

  比如依托武术协会和海外武馆,建设中国功夫海外推广中心,打好“功夫”牌,提升武术国际影响力。鼓励省内武术社团、企业与国际武术组织进行合作。

  加强中华武术文化外译与传播研究工作,研制武术专业术语中外文标准。

  推进武术“走出去”。支持武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外友城工作向海外发展,打造武术“国家名片”。(大河网记者 莫韶华)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