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暴雨没顶也高产 我省大豆新品种“豆坚强”受热捧
前不久,一条消息在网上转发:2021年河南下暴雨,很多地方的大豆都被淹坏了,但是有一个品种顽强地扛过了长时间水淹,并获高产。
这个大豆品种叫“郑1307”。“豆坚强”在2021年暴雨中的表现究竟有多强?新乡市获嘉县是“郑1307”的主要推广地,12月6日,获嘉种子站站长张国际介绍,2021年无论是暴雨短期没顶,还是长时间水涝,“郑1307”的表现都超乎人们意料的优秀。
“我们这里7月份暴雨淹了七八天,9月份降雨后积水十多天,大多数品种扛不过,秆都变黄、变黑、烂掉了,唯独‘郑1307’,秆黄了,但水一退,又返青了,还获得了亩产255公斤的好收成。”照镜镇东彰仪村种植户王荣涛兴奋地说。
10月24日,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组织有关专家在获嘉县冯庄镇对“郑1307”生产田进行了实收测产,亩产319.29公斤。“从实收结果来看,‘郑1307’经受住了今年豫北地区持续暴雨及症青、根腐病危害的严峻考验,产量再创新高。”国家大豆改良中心郑州分中心主任、河南省农科院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副院长卢为国研究员告诉记者。
“郑1307”是卢为国带领河南省农科院大豆育种团队培育的大豆新品种之一,卢为国说,“郑1307”以高产、稳产为主要育种目标。
自2017年开始参加审定试验以来,“郑1307”在国家黄淮南片区试中连续成为高产典型,以所有试验点次全部增产的成绩通过国家审定。经过3年的示范推广,“郑1307”逐渐显示出高产潜力和推广前景,受到市场热捧。
“目前收到的订单,至少可销售250万公斤‘郑1307’的种子。”河南省豫煌种业有限公司大豆板块负责人张亚南估计,2022年“郑1307”的种植面积有望增至80万亩左右。(河南日报记者 尹江勇)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