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保重点 抓关键 重治本 我省对灾后重建项目用地应保尽保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始终把灾毁农房重建作为重中之重,把影响2022年安全度汛的重要水利工程修复作为关键之举,把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作为治本之策,强力推进灾毁农村村民住房建设,力保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用地。
全省12个灾后恢复重建专项规划共涉及使用新增建设用地6.45万亩,包括贾鲁河系统治理工程1.8万余亩、卫河系统治理工程3.5万余亩,以及村民住房集中安置区、交通、能源、水利、通信、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等类别项目共9288个,涉及使用新增土地的项目有181个。截至12月10日,全省纳入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集中安置区项目有111个,涉及使用新增用地8240.3亩,目前已开工74个。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通过先行用地,也已全面开工。
2021年7月中下旬河南省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以来,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先后两次向自然资源部提出用地服务保障支持政策的请示,主要涉及灾毁农村村民住房及配套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提升抗灾防灾能力的交通基础设施、重大水利工程和民生重点等项目用地保障问题。同时,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制定下发了一系列用地服务保障的特殊支持政策,并先后三次对全省灾后重建总体规划中的“土地政策”提出修改意见,争取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因灾毁损急需易地重建的村民安置点和配套的道路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影响安全度汛、提升抗灾减灾综合能力亟待开工的重大水利工程、交通基础设施等,允许先行使用土地。经论证核实确实无法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的,将上述项目纳入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在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时,调出永久基本农田并在稳定耕地中进行补划等,确保重建工作依法规范。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突出重点,抓实、抓细、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首先强力推进灾毁农村村民住房建设,该厅成立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工作人员成立5个业务指导组,赴全省9市44个受灾重点县,指导和帮助集中安置区规划建设方案编制。其次力保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用地,对于已经列入省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清单的项目,一律先审批用地后核销用地计划指标,计划指标应保必保;对影响明年安全度汛的重大水利工程按“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进行保障,提前介入参与卫河(共产主义渠)流域蓄滞洪区安全设施建设和合河闸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规划研究;积极推进贾鲁河系统治理工程前期工作,组织召开专题用地保障紧急会,听取沿线各地工作情况汇报,梳理存在的难点问题,提出了用地保障意见。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人说,为充分发挥自然资源部门要素支撑作用,该厅将梳理基层工作存在的难点、堵点,一对一开展用地保障政策宣讲,解答基层工作中的难点困惑,开辟审查绿色通道,开展项目用地联批审批,确保各类重建项目用地加快审批。(河南日报记者 李运海)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