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河南内乡:金惠工程惠三农
“金惠工程开展以来,县人行组织银行经理对我村村民持续开展了多场培训,把金融知识送到村民手中、心中,让我们原本觉得高大上的金融,变得触手可及,丰富了村民的金融知识,提高了运用金融手段致富的能力。”在“金惠工程”项目评估现场会上,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湍东镇花园村村支书王建立高兴地说。
内乡县原是国家秦巴片区贫困县。2019年被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纳入川皖豫地区“金惠工程”农村金融教育普及项目区试点县。“金惠工程”项目开展以来,人行内乡县支行提升政治站位,把农村金融知识教育普及作为一项长期惠民工程,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推动力,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务求项目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建立组织,制定制度,搭好平台
为扎实推进“金惠工程”工作,内乡县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人行行长为副组长,县辖各金融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金惠工程”协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先后多次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对具体实施工作进行整体谋划、系统推进。
坚持制度先行。领导小组先后组织制定了《内乡县“金惠工程”协调领导小组职责》《内乡县“金惠工程”培训方案》《内乡县“金惠工程”年度工作计划》《内乡县“金惠工程”志愿者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做到有据可依,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确保“金惠工程”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人行内乡县支行组织在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青年员工中吸纳志愿者,现有注册一级志愿者20名,二级志愿者28名。领导小组在做好志愿者培训的同时,组织72名县直有关单位和各乡镇领导干部参加基金会组织的线上金融公益培训,做到每个乡镇都有金融“明白人”。
大力宣传,定向培训,提高效果
“志愿者经常来给我讲金融知识,听了志愿者的讲课,才知道了这么多金融知识,以后养羊致富更有信心了。”内乡县师岗镇苗庄村贫困户吕继党说。
这些青年志愿者们不仅年轻、有活力,而且扎根基层、乐于奉献、勇于实践。他们常年活跃在人员密集的活动场所和农村偏远山区,配合金融扶贫和普惠金融推广,走村串户,与广大农户进行“扫村入户式”的宣讲和恳谈,帮助他们提升运用金融杠杆、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能力。
人行内乡县支行在重要宣传日,如“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6·14征信宣传日”、“存款保险宣传月”、“网络安全宣传周”、九月“金普月”等特殊时点,组织县辖1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县衙广场、琴治公园、梨园山庄等人员流动大的场所,集中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宣讲活动。
人行内乡县支行组织开展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等“四进”活动,金融宣传培训不留死角。先后组织志愿者送金融知识进马沟小学、城镇一小、赤眉一中、宛西中专等10多个学校,送金融知识进苗庄村、王岗村、水牛沟村等200多个村庄,送金融知识进山庄社区、县衙街区商圈,送金融知识进恒辉牧业、川豫情等小微企业,送金融知识进农业大棚等活动。这些金融宣讲活动涵盖了不同需求的人群,精准定向地使城乡各界群众都能掌握所需的金融知识。
近三年来,志愿者共参与各种集中宣传培训692次,受益群众达50多万人次。
创新形式,解决难题,服务群众
充分利用普惠金融服务站点多面广、贴近群众的优势,开展面对面地金融培训,是内乡县实施“金惠工程”的一个特色。人行内乡县支行组织各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全县行政村建立了218个普惠金融服务站,内乡农商银行在每个乡镇均设立1至2个示范性站点。在站点摆放宣传折页、展架,站点负责人边为农民群众办理小额取款、查询等金融服务,边向农民培训金融知识。
马山口镇关帝坪村的张奶奶腿脚不方便,支取儿子打到卡上的生活费不方便,站点负责人携带便携式助农取款设备上门服务,给张奶奶讲解办理流程,取出了现金,张奶奶脸上笑开了花。截至11月底,全县金融机构已为600余名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众提供了上门服务,解决了他们的实际困难,受到这些弱势群众的广泛称赞。
在当前电子化、网络化日益普及的今天,人行内乡县支行注重结合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在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同时,引导群众学习领会金融知识。近年来,组织金融机构大力开展了智慧公交、智慧医院、智慧餐厅等便民为民服务,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例如,在智慧餐厅方面,内乡农商银行开发出新型支付产品,由学生家长办卡充值,同时在手机银行上录入学生面部信息,支付餐费时,学生只需在食堂刷脸支付。这就解决了中小学生就餐支付过程中的结算慢、充值慢、忘带卡等难题,受到家长和学生们的欢迎。
“通过金惠工程的开展,广大农村地区群众的金融政策和金融知识得到普及,金融风险意识明显增强,金融素养和金融获得感得到提升,金融服务更加便利,农村经济更加活跃,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人行内乡县支行党组书记、行长郑兆敏说。(徐浩 牛晓云 别致诺)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